陈香梅:文化情怀,是一种穿越

 
 

史坦国际STANCHINA

 
 

 梅香幽远,飘飞千万里。而文化情怀,便是那幽幽梅香的一片魂。

    在陈香梅看来,一个人最重要的情怀,是文化情怀。有了文化情怀,才能站在高处看风景,才能穿越历史的尘埃,穿越功利的迷雾。 “没有文化情怀,只有‘金钱死结’,是可怕的。”

对于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陈香梅认为,不能将中华文化碎片化、浅层化、功利化、空洞化,而应当对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予以形象化、生动化地表达。

 

    冬寒,梅香。

    又是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时,陈香梅女士又一次回到中国。

    84岁高龄,依然忙碌:参观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并出任纪念馆名誉馆长,在上海组织并参与一系列慈善活动。

    “真不记得是第几次回国了。 ”斜倚在上海华亭宾馆套房的沙发上,一身玫红装扮的陈香梅露出了她标志性的典雅笑容。岁月掩饰不了她的活力四射,魅力非凡。

1980年冬第一次应邀访问祖国后,她便频繁穿梭于中国和美国之间,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一位著名使者。近年来,尽管年事已高,她仍坚持一年回国两次,在祖国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文化符号

    美国有一百位参议员,可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香梅多姿。

    在海峡两岸及中美两国间,知名度之高、活跃时间之长,恐怕无人能出陈香梅之右。而香梅女士经历之坎坷复杂,人生之丰富精彩,亦难以用文字概括。

    如果非要形容,那么,她首先是中国的女儿

    19256月,陈香梅出生于古都北京的一个望族之家,父亲陈应荣是牛津大学博士,在北大、辅仁大学任教,后成为外交官,母亲廖香词曾留学欧洲,学习音乐和艺术,外祖父廖凤舒既是学者,又是外交家,曾任驻古巴公使,而廖凤舒的兄弟,更是赫赫有名的廖仲恺。

    陈香梅在北京名校孔德学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然而,日军侵华,她只得随母迁居香港,完成中学学业后考入岭南大学中文系。1942年,陈香梅因战乱逃往重庆,但还是以优异成绩毕了业,进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为该社历史上的首位战地女记者。

    1944年,19岁初出茅庐的中国女记者与51岁名声赫赫的飞虎将军陈纳德邂逅,美丽的爱情在纷飞的战火中萌生了。跨越文化界限和年龄差异,两人毅然走到了一起,1947年,陈纳德与陈香梅在上海结为连理,轰动一时,而陈香梅也由此获得了另外一个身份——“美国的媳妇

    幸福持续了10年,1958年,陈纳德因肺癌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去世。

    失落了10年相依的伴侣,失去了10年习惯的倚赖,独自带着两个10岁不到的女儿,性格要强的陈香梅做出了又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移居华盛顿。这朵梅花,要在异国凌寒独自开

    她从编撰中英文字典、教美国学生学中文起步,历经艰辛。 1962年,陈香梅的英文传记《一千个春天》畅销,荣登《纽约时报》十大畅销书榜,助她进入政界,也为她拉开了成功的序幕。此后,陈香梅先后获肯尼迪任命担任美国难民救济总署主席,担任共和党新政委员兼副主席,担任飞虎航空公司副总裁,出任尼克松访华的顾问,美国总商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40多年来,陈香梅走出了陈纳德的光环,作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华裔女子,创下了多项纪录:第一位出任白宫公职的华裔,美国航空界首位女性副总裁,活跃于美国政坛的屈指可数的华人。

    “华人女性的传奇全美十二位杰出女性之一全美七十二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在形形色色的荣誉和称号中,最为著名也最受陈香梅看重的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小平同志是一个非常智慧、风趣的人,而且非常平易近人。30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香梅娓娓道来。

    198011月,美国总统大选,里根胜出。不久,陈香梅作为里根特使访问中国,同行的还有参议院副主席史蒂芬斯。198111日,邓小平在北京接见了陈香梅一行。

    座位是邓小平亲自安排的。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我说:你坐第一位。然后又对史蒂芬斯说你坐第二位。坐定后他对史蒂芬斯解释:美国有一百位参议员,可是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你同意吗? ’”

    没有人会说不同意”——将芬芳播撒在美利坚土地上的这株中国香梅,早已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文化自觉

    “尽管我是半个美国人,但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在东西方文化中穿梭沟通,陈香梅既是先行者,更是成功者。

    早在60多年前,陈纳德将军便与他的新婚妻子约定,要她永远做他的中国妻子,做一个中国女人。

    或许那时候,陈纳德已经敏锐地预料到,当来自东西方世界的两个人相遇、相伴时,文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他并不希望一种文化溶解另一种文化,也不需要一个彻底美国化了的中国女性,他期望看到的是一个独有东方魅力,亦能适应西方文明的中国妻子

    陈香梅正是这样去做的。无论是在和丈夫的相处中,还是在美国政坛的奋斗过程中,她总是自觉地保持着一个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延续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旗袍是陈香梅最为喜爱的服装。她爱它尽显女性的身段和线条,更爱它是中国女性的特有标志。她穿着一袭袭或火红或雪白的旗袍,从大陆穿到台湾,从台湾穿到美国,她穿着旗袍在舞会上翩翩起舞,在外交场合自信满满,在激烈的商战中应对自如。在美国,亮丽的中国旗袍成了陈香梅的标志性服装,媒体称她为穿旗袍的特使

    香梅也爱茶,她最爱喝的是绿茶,喝茶的方式也是纯中国式的:用沸水冲泡,一个人慢慢啜饮,或三五知己对饮。尽管陈纳德钟爱鸡尾酒,她在美国也必须经常参加各种鸡尾酒会,可陈香梅还是保持喝茶的习惯:我跑了很多地方,喝过世界各地所产的茶叶,但还是觉得只有中国茶叶最好,而喝茶的茶具,也只有中国的最有韵味。

    陈香梅还爱中国瓷器,中国瓷器是她最喜爱的收藏品。在大陆,只要遇到古瓷器展览,陈香梅都不会错过。 2002年,上海博物馆发出邀请,陈香梅立即改变活动日程,兴致勃勃来到上博。随行人员问她,青铜器、书画、瓷器、钱币等等,先看什么?陈香梅马上回答:瓷器。参观时,她聚精会神,不时插问,还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

    “尽管我是半个美国人,但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陈香梅说。而追溯她的这种文化自觉,便不难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自觉的源头。早在幼时,她就已经深深地浸润在中华文化的魅力之中。

    “我生于端午节。小时候外祖父就开玩笑说,香梅生于诗人节,长大后一定会做诗写文,否则就有辱江底先贤。陈香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尤其是孔德学校的李洁吾老师,对她影响甚大。李老师不仅送香梅《唐诗三百首》,让她每天背一篇,还介绍许多儿童读物给香梅,周末还和她一起逛书店。从小,香梅热爱文学,摘取了不少作文奖,到了小学三年级时,香梅甚至偷偷看起了《红楼梦》,被父亲发现后大骂一顿,反而收获了一套《西游记》。在香港求学时,陈香梅又受教于好几位了不起的文学老师,他们不仅熟读古文、诗词,文言诗、白话诗都是一流。

    在西方世界中,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会成为无用之学?面对记者的提问,陈香梅连连摇头:我读了不少古书,这些古书搬到异国去并非无用。我就是靠着我们传统的待人处事原则,在异乡结交了不少朋友。我们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天性,是我数十年来不退缩、不气馁的支撑力。

    “我读美国的历史,研究他们的社会,为的是要参与,但我更了解,我必须有所本,有所根,才能在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中站立起来,我以中国悠久的文化为傲,以我的祖国、我的种族为优越,我才能在平等的状况下参与,因为你只有自己先尊重自己,别人才能尊重你。正因为此,陈香梅总是强调,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练好内功

文化态度

    “中国功夫、京剧脸谱,这些并不能涵盖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陈香梅终身遵守的信条——只有胸怀宽大,求同存异,积极学习,才能迅速成长。

    在她眼中,东西方文化不存在本质的冲突:可能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比如善良、正义、公平等,都是相同的。陈香梅举例说:比如同样是得到奖励,中国人会想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语,而美国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肯定,是一种骄傲,应该和大家分享。因此,相对而言,美国人比较开朗,中国人比较谨慎、羞于表达。但面对奖励,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是从内心里喜欢的。

    在美国几十载,陈香梅曾深深地感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远不够。近年来,中华文化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让她由衷高兴:最近几年,中西方交往多了,中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有很大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发现中国文化到海外传播的比较多了,比如艺术团体的表演,比如孔子学院的开设,比如文化名人的演讲活动,等等。外国人对于这方面还是很有兴趣的,也由此加深了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少谈政治,多谈文化,更方便大家的交流与沟通。

    高兴之余,她更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从宝贵的经验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

    她不赞同中华文化被碎片化、浅层化。

    “现在外国人一说到中华文化,似乎不外乎中国功夫、京剧脸谱之类,其实,它们虽然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个具体代表,但并不能涵盖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陈香梅看来,只有当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如忠孝礼义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等,获得全世界范围的共鸣和赞同,中华文化才能更深刻地展现自身的魅力和影响力。

    她也不希望中华文化被功利化。

    对于这些年来到海外的一些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将文化交流仅仅当作商业行为的现象,陈香梅很不赞同。中华文化不应该被功利化,应该站在高远的角度,将中华文化视为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给予温情和敬意。只有金钱死结,没有文化情怀,是可怕的。

    她更不希望中华文化被空洞化。

    “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靠振臂一呼就能够完成的,必须做大量扎扎实实的事情,破解难题,扫除障碍。她主张,应该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学习,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高校设立研究基金,吸引学术人才去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要舍得投资专项基金,提供令西方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培养一大批中国通,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告诉西方普通老百姓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深度的中国。

    她期待着中华文化的形象化、生动化表达。

    “中国的媒体有很强的宣传意识,但表达的方式恐怕要进一步改正。那种抽象的、空泛的、概念化的、干巴巴的东西,传播效果不会好。在美国多年,她深知西方人的接受心理——爱听故事,喜欢深入浅出的讲述,以及感性的描绘。因此,她建议,改变表达方式,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述生动的中国故事,抓住举办重要活动的机会,如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盛会,切切实实地改进对外宣传,以文化表现力和打动心灵的感染力去吸引世界的目光。

文化情怀

    穿越历史的苦难,为的是通向未来的美好与光明。

    梅香幽远,飘飞千万里。

    而文化情怀,便是那幽幽梅香的一片魂。当它作为一种生命的品德,从光阴中穿梭而过的时候,便使一个娇弱的女子获得一种恒久而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能够穿越历史的隔阂。

    1971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约见陈香梅,向她咨询亚洲事务。当谈到海峡两岸与美国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时,陈香梅开诚布公地说了自己的看法: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中国都会走上世界政治舞台 715日,尼克松宣布接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于次年正式访华,随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突破坚冰。

    这种力量还可以穿越政治的樊篱。

    上世纪80年代初,海峡两岸关系趋于缓和。是陈香梅第一个向蒋经国提议,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人之常情,是否应允许开放大陆探亲,使万千中国人得以骨肉团聚。1987年,台湾当局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方案,数以万计的人排长队申请,圆一个归家的梦。而两年后,在西方国家纷纷声言要制裁中国,中国面临被孤立风险时,又是陈香梅,率领一个庞大的台湾工商界投资考察团到大陆访问,促进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震惊海内外。如今看来,这一开拓性创举,无疑是历史性的。

    这种文化情怀,穿越历史的苦难,为的是通向未来的美好与光明。

    “抗战的洗礼,使得我们这代人对国家和民族有深刻的热爱,而这种情怀是要真正体验才能获得的。在陈香梅的记忆中,70多年前的一幕幕,虽然经历岁月打磨,但永不褪色:逃难时在火车站目睹趾高气扬的日本兵;在课堂上听老师抑扬顿挫地讲读《最后一课》;在香港慷慨激昂地唱响《长城谣》《满江红》……民族的苦难,在长久的点滴的岁月中,无声地撞击着她的心灵,往昔的这些屈辱,熏陶了她的家国情怀,化为奋发之力,为今日的中国添砖加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在政治层面的努力之外,陈香梅还以个人名义慷慨捐助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 1992年,陈香梅与其胞妹陈香桃女士赠款设立广州陈香梅教育奖,通过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奖励当地优秀教师,至今,陈香梅教育奖已经先后在广州、武汉、南昌、南京、沈阳等十余个城市设立。1999年,教育部设立陈香梅优秀教师奖香梅千校工程启动,这些项目旨在奖励中国西部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的千所中小学校师生,改善办学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此外,她还在上海设立培训下岗女工的基金,在安徽支持开展香梅嫂子创岗行动等等,乐此不疲于各种公益和慈善活动。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香梅心系灾区人民,除了个人捐款,还不顾高龄,从美国赶回祖国,在香港、台湾、澳门、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了一系列募捐活动。20094月,陈香梅参观了位于上海闵行的一家双语学校,当即决定捐款人民币100万元,奖励在中西文化融合工作中卓有成效的教师。她说:能为祖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心甘情愿。

    上海,是陈香梅生命中的重要城市。

    这是她作为记者奔波过的城市,这也是她和陈纳德举行幸福婚礼的地方。现在,这里还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绿树成阴的住宅小区——“香梅花园

    无论是与香梅花园背后的企业家打交道,还是与上海方方面面的人士接触,这些年陈香梅的上海记忆使她情不自禁地称赞:上海的变化越来越大,上海人的素质越来越高,上海的办事越来越规范有效率。

对于越来越近的世博会,她也满怀期待:这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契机。到时候,我一定来上海看世博会!

 

来源:解放周末

记者:曹静  陈俊珺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