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改革不可重演“国进民退”

 
 

史坦国际STANCHINA

 
 

中国文化领域从业者数量居世界第一;年度出书品种居世界第一;报纸发行份数也居世界第一。这样神采奕奕的排名,要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亲口说出,恐怕令人难以置信。可如此庞大的体量,在国际上收割到的“文化影响力”与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实际影响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知耻而后勇。柳斌杰接受本报专访坦承“我们很惭愧”,其后不足五个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即浮出水面。在通常以为敏感的领域,又是部分实质改革陷入胶着的时刻,推出这样一份具有战略意味的改革方案,显示了现今已难得一见的改革勇气与决断力。

该方案的亮点之一,是在第14条承认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是 “新兴出版生产力”。这应该是政府文件首次对民营出版业的“除罪化”,自然就认同了他们打拼出来的半壁江山。蔚为壮观的民营出版业,从昔日“不法书商”甚至“毒瘤”的舆论阴霾中走了出来,或许不用再担心被清剿的命运。这个崭新空间的开启,弥足珍贵。

既然政府有勇气接纳民营出版业,就意味着承认出版的产业属性。既有阵地意识又有产业属性的出版业,有望逐步从过度行政管制中解放出来,放归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

大致估计,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开放国家相比,在文字出版行业,中国才释放1/4的消费力。如果全盘放开,换算成人民币,市场总量要由现在的约600亿人民币暴增至2400亿,与美国的300多亿美元持平。而且,文字出版仅仅是电影、动漫、话剧、演出等各类文化产业的基础产业,它若被充分发掘,整个文化市场的容量还将成倍增加。中国的服务业水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其实,国内畅销书市场上70%的占有额,已足以佐证民营出版业的强大生命力。若超越纯经济视角,从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长远计,政府更应克服对大企业的天然偏好,至少要两手并举,在做大做强几个国有出版龙头的同时,放水养鱼,使民营出版业得到足够成长空间。

恰在这一点上,民营出版业存在深刻担忧:处于绝对强势的国有出版龙头,在改制重组及上市后,会不会凭借雄厚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大力收编民营出版业,再演“国进民退”?

好在并非没有解套的机会。即使暂时看不到民营出版业彻底合法化的前景,只就如何充分发挥民间新的“文化生产力”而言,眼下有三条路径或可供参考:

其一是试点。分类别、分批次地选择部分上规模的民营文化工作室,给予国有出版社同等待遇,先放开不涉敏感领域的少儿、科技、生活、文体等内容。此路径可控,还可逐步积累一些管理经验。

其二是新闻出版总署开绿灯,鼓励地方创新,将民营出版业纳入创意产业园,培养一批没有出版执照,但政府承认出版资质的民营准出版社。

其三如前述“指导意见”所言,支持民资与国企平等联合运作,合作的方式、内容、股权结构方面,政府不要微观干预。镣铐戴得太多,注定跳不出美妙的舞姿。无论哪种途径,在互联网革命的时代,产品内容的天花板都应大大提高。体制已在创新,更大的舞台势所必需。改进审查方式,建立追惩制度这类关键创新尤为不可或缺。如此,则可期待出版空间日渐扩大;也就不妨期待一种强大的软力量,犹如百年前商务、中华之呱呱降生,可为未来中国留一段佳话,更可助推未竟的百年转型。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