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光:新闻与真相有多大距离?
 
 

史坦国际STANCHINA

 
 
  李希光

  一周前, 狂热的右翼极端分子布雷维克在挪威制造了一起恐怖主义事件。在没有进行任何核实的情况下,默多克麾下的福克斯新闻频道嘉宾主持人劳拉·因格拉姆立即在第一时间说:“挪威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看来又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干的”。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也在福克斯频道说,“这是伊斯兰恐怖主义者干的,因为在挪威有来自中东的大量移民。”

  不过,在奥斯陆恐怖事件的报道中,并不是只有默多克的媒体采用新闻揣测的手法报道。很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把中东移民当成这场恐怖主义袭击的制造者。长期以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这种猜测新闻主义在商业上的成功已被接纳为主流媒体的游戏法则。看来,《世界新闻报》的丑闻并没有引起西方新闻界深刻反思。

  这些猜测性报道引发了几个学界朋友的辩论。一位学者坚定地说:“这些媒体是报道新闻真相。”又一学者说,“媒体报道不出新闻真相,因为媒体只报道受众想看的新闻亮点。”

  这些西方媒体能否报道出真相?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早在100年前,伟大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此讲过一个故事。

  1870年,作为记者的马克·吐温采访了《纽约太阳报》总编查尔斯·达纳。采访中,达纳夸夸其谈他成功的秘诀:“报纸面世时绝不能没有轰动新闻。你如果没有,那就制造一个。” 

  这时,一个记者破门而入打断采访,急匆匆报出一条线索:“达纳先生,大街上传言说,马克·吐温死了。”

  “拿它做明天的头版新闻,他的死讯是条大新闻。我亲自写。”达纳说。

  听了两人的对话,马克·吐温急忙反对:“达纳先生,我还没死呢。瞧,我现在正采访您呢。”达纳说:“你不想死是你的问题。传言显示,读者渴望读到你的死讯。我们必须满足读者的喜闻乐见。不用担心,我亲自采访你,写一篇公正的报道。”

  达纳开始采访:“请问,你在世时干过哪些见不得人的丑事?“

  《纽约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都是100多年前创刊的报纸。马克·吐温可能不会想到,他当年面对的这种黄色新闻学在今天的媒体上大行其道,已经成为很多西方媒体的主流理念。

  笔者认为,不少西方媒体作为企业,获取利润是其终极目标,通过新闻报道获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这跟药房靠病人挣钱、酒厂靠酒鬼挣钱、烟厂靠烟民挣钱的道理一样,报纸靠读者挣钱,电台靠听众挣钱,电视台靠观众挣钱,网站靠网民挣钱。在今天这种商业化的媒体环境里,能抓住读者的新闻产品需具备3个要素:新闻的自动提款机(ATM)。什么是新闻的ATM?

  A(Audience)指的是新闻的受众,即新闻要满足受众需要,新闻报道的事实、观点、画面和声音必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的时候,媒体可能会夸张编造。

  T(Time)指的是新闻的时间要素和时效要素两个维度。由于今天争抢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成为新闻的第一定律,结果新闻的真实性成了第一时间的牺牲品。

  M(Money)指的是新闻报道与金钱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报道通过抓取眼球,满足广告商对潜在客户的影响和渗透,为媒体获得利润。

  作为发明纸张和印刷术的民族,许多中国读者认为西方报纸上的白纸黑字可信,对网上流传的消息也多信以为真。然而,我们所生活的媒介化的现实世界,是一个话语权越来越多被商人们和政客们操纵的世界。▲(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