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涛:灾难中的媒体崛起
 
 

www.stanchina.com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 媒体的成长,特别是媒体的跨越式成长是需要机会的。    

  灾难和战争,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谁都不愿意发生。但一旦发生,作为媒体,就应该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地站出来,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发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
  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极大地发挥了媒体功能,极大地履行了媒体责任。
同时,这次报道也凸显出国家媒体和国家形象之间、国家媒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联是如此的紧密。报道过程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BBC、CNN、英国《泰晤士报》等众多海外知名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肯定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在此次报道中的表现,并把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作为和国家、政府的作为等同看待。包括对中国一向不太友好的《华盛顿邮报》在5月17日和18日分别刊载文章《正在开放的中国》、《中国媒体关于地震报道坚定地采取开放态度》,对中国媒体的表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正面评价。
  但是,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1980年,CNN诞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CNN经过十年的积累,一跃成名。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诞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我们在汶川大地震报道所获得广泛赞誉的背后,是我们历时五年的准备。
观念理念的准备
  当下的中国电视出现了娱乐节目主流化、新闻节目边缘化的现象。而在新闻节目当中,又出现边缘新闻主流化、主流新闻边缘化的趋势。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为一个专业化的频道,它的理念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2006年底,我们鲜明地提出了CCTV新闻频道的理念和定位:以影响力为第一诉求;毫不动摇地追求绿色收视率;做专业频道品牌化坚定的实践者。我个人认为,做新闻需要坚守,我们的坚守就是要坚守影响力;做新闻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是不能跟风;做新闻还要不断积累和探索,我们不断探索和积累就是要做专业频道品牌化坚定的实践者。
为此,我们从改变观念和强化操作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理念、观念的革新和准备。
  首先,改变观念。比如,使直播常态化。我们认为,直播是电视新闻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高的形态。并从观念上,不断强化直播对于CCTV新闻频道的重要意义,把直播作为CCTV新闻频道最主要的报道手段和报道方式之一。
  比如,强调速度,强调时效。原来我们做新闻大多数的观念是把某一新闻的多个要素或同一主题的多条新闻凑齐之后再播发,而现在我们强调变“先齐后发”为“先发后齐”,有一条发一条,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原来我们多强调新闻在最重要的时段发,比如《新闻联播》中播发,现在我们有了频道,我们强调要在最快的时段发,因为我们全天有24档不间断播出的新闻窗口。
  其次,强化操作。在操作层面上,我们也做了一系列准备。一是进行了一系列大型灾害类事件的直播,积累了许多灾难性报道的经验,灾难报道模式渐趋成熟。二是尝试打造媒体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和直播,将各方信息有效整合到后期编播平台之上,极大地强化了后期编播系统的力量。三是通过国际突发类事件的报道,进一步提升CCTV新闻频道的突发应急反应能力,让CCTV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机制逐步得到完善。四是对政治类事件进行直播。通常情况下,历届的两会等类政治类事件收视是低于常态的,但从2006年特别是  2007年开始,通过加大直播,通过开放全天候的窗口,实现了政治类事件收视大大高于常态,使之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可以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候直播模式已经成形。
  正是经过上述的这些准备,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做到了快速、全面、权威。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四川地震发生以来,民政部获取前方信息主要就是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成了信息的源头,中央电视台成了凝聚人心、传递各方信息的平台。
组织架构的准备
  对传媒来说,组织架构就是产生力。2008年1月18日,我们正式对新闻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10个部门里面的7个进行了调整、合并、拆分和重组,规模和力度在中央电视台近年来是最大的一次。
  架构调整之后,我们重新疏导业务流程,把原来采编播分流的流程改为采编播合一,把新闻系统与栏目系统分别管理的方式改变为新闻与栏目、栏目与栏目分类管理,把运营管理和节目管理的分营状况改为运营管理和节目管理合二为一。在随后的抗击暴风雪、两会、胡锦涛访问日本等报道中,后期编播系统得到了极大强化,后期得以统筹集纳前方的各种信息;同时,报道的中间环节减少,层级扁平,管理成本大大减少。这为抗震救灾报道打下了良好的组织架构基础。
  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地震发生的第3天,为了应对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报道局面,我们成立了临时组织架构:打破部门界限,在全中心调配人力;构建导演系统和公共系统,成立四个导演组,负责后期,并分为四个时段进行直播,同时,成立了跨部门的13个小组为直播提供支撑,包括最新消息、连线、包装等小组。
  这一架构,实现了前期与后期、新闻与专栏两个系统的完全打合,人力资源的合理化调配。这样一个架构使得我们能够有序地集纳海量信息,有条不紊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直播报道。
频道运作的准备
  在抗震救灾报道直播之初,我们便取消了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朝闻天下》三个栏目之外的所有栏目,使得频道面目更加清晰、报道主题更加集中。
  全天候的直播,使得我们能够及时、迅速发布各类消息。以下是我们报道最初的一组数字统计:14∶28发生地震;15∶00用突发新闻的方式播报消息;15∶08连线重庆电视台记者,了解重庆灾情情况;15∶20新闻频道直播信号完全打开;15∶21连线成都地方台记者介绍成都灾情;15∶21至15∶45分别连线成都、湖北、山西、湖南等有震感的地方;16∶20播出震后成都最新街景画面;16∶37播出重庆震感最新画面。通过这些报道,这次地震灾害的破坏基本上局限在了汶川周围这一带,对于成都和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基本上没有破坏的事实全部传递出去,迅速地消除了周边地区公众的恐慌,主导了社会舆论。同时,我们把其他一些重要信息迅速在抗震救灾直播中进行了插播,不漏掉任何一个非灾情的重大新闻。
系统集成的准备
  在抗震救灾的前方,CCTV新闻频道共动用了卫星车和直播车42辆,这里边只有2辆属于中央电视台,其他40辆分属各个地方电视台和不同系统,之所以能有这么多转播车、卫星车供中央电视台使用,充分说明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具有超强的系统集成能力。
为什么大家甘于把他们的设备、人力纳入到新闻频道的报道中?我们认为是利益的高度一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兄弟台以及部队武警、消防都是国家的,因此,我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在电视新闻节目市场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和地方兄弟台的新闻节目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荣、共赢、共生的关系。在所有电视节目类别里面只有新闻节目是这个样子。同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为地方台、军队各个系统提供了展示机会,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新闻频道的战略目标
  此次抗震救灾报道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看到了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报道,特别是抗震救灾报道,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潜力。针对这样的潜力我们也重新界定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打造华文媒体新闻传播的第一平台。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战略目标,理由有四个。第一,蓬勃发展的中国是一座新闻富矿,有着催生超强媒体的深厚土壤;第二,对于各类突发性事件及时、公开、准确、透明地报道,已经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共识,即便对于常态新闻、常态事件也是如此;第三,多年的积累和独特的优势,让CCTV新闻频道有了成为华文媒体第一新闻传播平台的基础;第四,汶川大地震报道让CCTV新闻频道有了成为华文媒体第一新闻传播平台的强烈信心。
当我们向着打造华文媒体新闻传播第一平台这样一个目标迈进的过程之中,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人,我们有着一个更长远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把中央电视台的话筒投放到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大事件的现场!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北新胡同38号院 
TEL:010-51288959 FAX:010-51288759 
E-mail:stanchina@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