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养“闲人”,国家要养“懒人”
 
 

史坦国际STANCHINA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孙大午

  企业为什么养闲人?企业要发展,企业要有未来,就应该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那就需要养闲人。如果一个企业走向末路,它不可能养闲人,它还会裁人。如果一个企业,仅仅看眼前利益,它会精打细算,不仅不会养闲人,它还会把两个人的活让一个人干,应该工作8个小时,它会让人干10个小时,不但不给节假日,还要让人们加班,减少工资。只有一个有未来有希望的企业,才会养闲人,才养得起闲人。

  “闲人”后备军

  对于人才,“拿来就用”是很多企业通用的办法,但这么做效果并不好,不是人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人才留不住。有些企业连个大学生都招不到,其实不一定是招不到,而是留不住。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能拿来就用,如果想培养他们,让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要先打好预防针,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前我说过,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工作,就是带着工资上学。要想留住大学生,就应该先培训,让他具备这种上学的心态,如果没有培训这一步,他老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实际工作又干不了,融入不到企业里来,那肯定会出问题。症结在哪里?一是新来的人理解不了企业文化,无法融入企业,他的能力就发挥不出来;二是新来的人脸面很薄,批评两句,人家可能会拍屁股走人。而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打不垮,骂不散,批评两句也能承受。所以企业用人应该内培外招相结合。

  我们企业一直是以内培为主,对于从外边招来的人,一般都会给人家三五个月的时间来融入集团。这就是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如果一个人做不了什么工作,或者一时进入不了岗位,这都很正常。做不了工作或者不能进入岗位,在我看来就是一种闲人状态。

  前两年,清华、北大的MBA班培养企业家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三个人挣四个人的工资,干五个人的活”。我说这就是专家学者在纸面上的说法,真正的企业运作时,别说三个人挣四个人的工资,干五个人的活,就是三个人干三个人的活都没见过,“一个萝卜顶一个坑”的都没有。正常的情况是十个人的工作至少要安排十一个人,还得全部是熟练工。实际上没有全部是熟练工的,大体上是三分之一的熟练工,三分之一的人勉强能完成工作,三分之一是学徒,只能在大家的帮助下才能把工作做好,这就是真实的企业状况。

  如果是计件、包活的类别,那不在我们所讨论的管理范围之内。我们所谓的管理,管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培训的,也都是过程性培养的人才,他怎么成长的,怎么提高到这个台阶的,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大午集团与其他企业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我们更注重过程管理,我们的培训也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培训。

  有未来的企业才有胸怀养闲人,尤其科技越来越发达,表面是科技手段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也是闲人后备力量多寡的竞争。

  如果我们在单位处于“闲人”状态,暂时没有被分配到重要岗位上,也不要着急;工作暂时不能胜任,也不要着急。要摆正心态,在赋闲的这段时间,在相对轻松的岗位上,你的学习时间是最充裕的,你也是成长最快的。你现在是个学习者,未来会成为一个超越者。企业要养闲人,但闲人不能永远做闲人。

  聪明的企业家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选人的时候不能要求人家全能,什么技能都会,道德品质还要好,天底下有多少这样的人?带队伍很难,你要耐心地教,还要有胸怀,能容得下人才的不足之处,容时间让闲人上位。

  我们如果把企业比作军队的话,前线打仗的将军士兵固然重要,但是参谋、干事、军师、情报人员更重要,当时可能看不出他们的成就来,他们的业绩是隐性的,他们创造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在企业也是如此,这些闲人看起来闲,实际不是闲人。他们是后备军,是研发者,只是暂时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效益。我们这个企业是农牧企业,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行业。如果从事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我们可以用机器人(48.130, 1.30, 2.78%)、机器手代替人工,即便如此我们也不会裁减工人,可以多给工人一些假期,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时间,让他们提高工作技能,让人们多一点休息时间,那才是一个和谐的企业。能够养闲人,劳资双方才能构成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这个企业才有未来,才有希望,才有大的发展。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好,因为我们是农牧企业,每月仅仅4天假,法定假日也达不到国家标准,但是我们有这种理念,有这种追求。

  最聪明的企业家一定是懂得实行宽松政策的企业家,让大家有一个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环境。我认为亨利·福特是所有企业家的榜样,当别人还是10小时工作制的时候,他率先提出8小时工作制;当别人工资很低的时候,他率先实行每小时2.5美元的工资标准,所以他的企业做得很大,是因为他的胸怀大,他没有像资本主义初期那样,靠压榨工人的血汗、增加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去赢得利润。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靠科技发展,靠优质的产品,更靠人们自觉自愿的劳动。

  所谓“懒人”

  国家为什么养懒人?一个国就是一个家,凡是出生、生活定居在这个国家的人,都是你的家人,这个家里的孩子有的天生就很勤奋,有的则比较懒惰,甚至是糟家子、败家子。一个家庭,因为他懒惰、败家就抛弃他,不要他了吗?正常的家庭都不会那样做,不但不能抛弃他,还要帮助他、教育他,为他操最多的心。

  第一,懒人未必智商低。有的人手脚懒,但思想未必懒。有人说,世界是懒人创造的。比如人们懒得爬楼,于是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自行车、汽车,火车和飞机。因为懒,人们会想办法减轻劳动强度,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勤快与懒惰都是相对的。懒人很可能是一时的懒,而不是永远的懒。如果一个人不情愿地按照指示去干活的时候,他就会懒,没有积极性。当他对工作有了热情,他可能非常勤奋。

  历史上很多浪子回头的故事,有些懒人觉醒后,会有很突出的作为。比如甘地,他少年时逛过妓院,抽烟,没钱买烟就借,借不到就偷,喝赌嫖偷都占全了。在病榻前照料父亲时,还找机会和妻子欢爱,可是父亲在这时去世了……他震惊而恐慌,开始反思自己。他的反思不只是救赎了他自己,也救赎了一个世界。

  公平获得权利

  一个家庭有责任养废子、痴子、懒人,这是家庭组合的基础,但是也都不会白养;即使白养,这也是家庭的义务。一个国家更应该这样。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有的人出生在荒山上,那么山上的野果他就可以随便摘;出生在河边,河里的鱼他就可以随便逮;进入农耕时代,土地开垦出来就可以随便耕种,这就是天赋的人权——我只要是人,就应该给与我“天赋”的人权。

  可是现在把资源都收归国有了:我要打渔,需要你的批准;我要采矿,你不批就没我的份;路是你修的,我走路就得给你交钱。什么都是你的,我什么也没有了,那我的权利呢?既然你们要“奉天承运”,我就要“天赋人权”,就应该给我们“免于匮乏的自由”,也就是社会的基本保障。不要说残疾人,哪怕是这个人不务正业、不愿意干活,国家也要供给他最基本的生存保证,因为他生在这块土地上,那么在这块土地上的矿山、河流、粮食,都应该有他的一份,他天生就有免于匮乏的自由。

  人是需要尊严的,讲情就是讲法,奖勤就是罚懒。“基本保障”不是“幸福指数”,一个人有饭吃,有房住,就幸福了吗?不是,这些仅仅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幸福是自由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享受。有人说现在的政策好,是政府的恩惠,让我们有饭吃了,所以很幸福。要是你原来连饭也吃不上,那么这种生活的确算得上幸福,你也有必要感恩。但我们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观不能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我们不能认为土地、矿山、河流等一切资源都是国家的,是国家在养我们。因为这些资源,这些财产本来就有我的一份。对产品社会主义原则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实际上,国家资源我们应该按人分配。

  分配制度与分配机制

  罗斯福在1941年1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就宣布了“人类的四大基本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我们国家选择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上应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危机,房子也卖不出去,煤也卖不出去。由于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非常快,于是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吸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也逐渐实行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但国家也不限制资本发展,而是采取计划分配——在二次分配时,国家要进行干预,让穷人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一做法是“计划”与“市场”比较完善的结合。

  北欧的福利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是普遍的,广泛的,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的每个阶段都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北欧各国都鼓励生育,生了孩子能得到政府奖励,多生多奖;芬兰的产妇享受一年带薪产假,如果产妇想去上班,丈夫则可以替她在家照顾孩子,也同样享受带薪“产假”;幼儿在幼儿园里一切免费。小学、中学、大学从学费到吃住都免费或享受高补助。全民享受医疗保险。老人有养老保险,政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专门的公寓,有优质的护理。失业者有失业救济金,丹麦目前失业救济金每月为1800美元。

  总而言之,人们无需为孩子上学、个人就医、赡养老人发愁,也不必攒钱养老,即使没有工作也有饭吃。醉鬼也能住上低价房屋,移民、难民也能享受到多种福利,一切弱势群体都能得到照顾。这种福利制度加上累进制的税收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使得这个社会既不可能有人拥有一切,也不可能有人一无所有。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过:“出生在20世纪的瑞典好比是抽中大奖。”这说明,连一些美国人也羡慕瑞典的福利制度。

  在提供社会福利方面美国显得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在美国,贫苦是相对的,也是永恒的。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势力,以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优势,物价低廉,居民生活富裕。但是贫富差距也非常大,一些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等,生活仍然相当清贫。美国在福利保障方面也在不断改革,每个人都有一个陪伴终身的社会保障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针对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称社会福利制度,相当于我国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针对性比较强。

  对于“劳动创造财富”这个定义,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资源比劳动更能产生财富:一块闲置的土地,白放在那里就在不断增值。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中既有劳动价值,也有资源财富的体现。马克思的观点是“劳动是人活着的第一需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物质极大丰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解决温饱,许多产品又卖不出去,这就是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既然我们是坚持公有制的,理论上讲的全民所有制,这个全民应该包括全体国民。那么,这个国土上的所有资源:土地、矿山、石油、煤炭等所产生的财富就应该属于全体国民;既然国营企业是全民所有的,那么,企业所产生的利润应该归全民所有,每年利润就应该全体国民人人有份。但是,当国营企业每年利润收入上万亿的时候,我们看到还有很多国民在受穷,无钱看病,温饱没有保障,到现在为止,没听说哪个体制外的人分到过一分作为所有者的利润。

  如果现实中社会资源都被分光、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就打洞”,人们因此普遍感觉到出生即命运的话,这个社会就要出问题。一个人生在贫困家庭,他就一辈子贫穷,生在富贵之家,就会一辈子富贵,这是不正常的。在正常的社会里,穷富是可以转化的,底层的人是有渠道向上流动的,上层的财富则是向下流动的。现在我们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上层,人才越来越向下沉淀,这是很危险的。

  我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者,也是一个实践者,大午城就是“私有、公治、共享”的共和城。我预想,将来这个社会一定是有本事的人创业,没本事的人能够在家享福,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