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军:网络斗争决定“党和国家的未来”
 
 

史坦国际STANCHINA

 
  (南早中文网讯)近年来,内地官方对互联网安全的担心不断增加。有央级党媒昨日(5月19日)刊登长篇访谈,专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和网络专家。王秀军称,内地所称的网络安全问题,根本来说是“政治安全”,是要防制境外敌对势力以网路自由为名,不断渗透破坏、攻击污蔑。 

在接受《人民日报》的专访时王秀军强调,境外敌对势力已将网际网络当作对大陆渗透破坏的主要管道,以网络自由为名,不断攻击污蔑、造谣生事,试图破坏大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王指出,一些人出于政治或商业利益炒作热点敏感问题,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此外,网络新技术也被部分人当成新的传播工具,大肆散布违法有害讯息。因此,能否在网络上赢得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斗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共与国家的未来。 

王秀军表示,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面向是网络与资讯系统的安全。几年前的震网病毒(Stuxnet)使伊朗核子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显示关键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网络武器的真实攻击目标,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王同时不点名批评美国对多个国家的网络监控。他指出,斯诺登等事件表明,“少数国家”利用网路基础资源和讯息技术优势,大规模实施网络监控,窃取政治、经济、军事秘密及企业、个人敏感数据,有的还远程控制他国重要网络与讯息系统,危及国家安全。 

王秀军强调,大陆之前的网络安全管理形同“九龙治水”,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弊端,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对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王秀军指出,对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内地长期存在一些争论。而事实是,“一些应用上去了,安全问题随之而来;一些新技术出来了,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线和管理规定就会失效。” 

王解释称,随着网络安全与讯息化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客观上也要求把网络安全和讯息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亲自抓”,因此必须成立一体两面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北京高层今年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已于2月2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重点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 

王秀军介绍称当前工作,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综合治理网络生态,以及加快制定急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等。 

担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汪玉凯在接受访问时,则介绍了中共近30年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管理思路。 

汪玉凯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之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就开始设立相关机构,加强对信息化的领导和管理。最早是1982年国务院设立的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期间几经变化,2001年后设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 

汪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为了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面又设立了一个高规格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但从实际情况看,制约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管理问题仍然不少:一是管理机构缺乏权威,难以统揽全局;二是协调机制不力,统筹推进困难;三是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严重,综合效能低下。 

他举例称,原有的管理体制机制难以统筹经济社会、国计民生各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难以统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高检、高法等单位和部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难以使科技、公安、财政、保密等相关职能部门就具体政策进行协调。 

汪续指,与中央层面相比,地方层面的管理问题也很突出。一般省级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也有10多个不同类型的部门在分头管理。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从增强国家的领导力层面解决好管理问题。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是适应了这种加强领导和管理的需要。 

汪最后表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将对维护中国网络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他指出,这一领导小组不单是信息化领导小组,而是把网络安全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将网络安全问题与国家信息化整体战略一并考虑。 
 
  来源:南早中文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