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行竞争性选举,选举可能变成推举”
 
 

史坦国际STANCHINA

 
  2012年1月8日,第六届(2011-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广东大部制等10个项目获优胜奖。

该奖项由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领衔创办,是我国第一个由学术机构独立举办、按照科学的评估程序和评选标准对政府创新进行客观评估的民间奖项,自2001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6届。

2011年12月,俞可平主编出版了《政府创新的中国经验: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研究》一书,并在书中对过去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113个入围项目进行了小结。

俞可平认为,政府创新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和世界性趋势。中国一直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但并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框架的改革,而主要是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集中体现为政府体制的改革创新。

他认为我国在地方政府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创新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政府决策机制存在公共利益部门化的明显倾向等。

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于2011年3月在北京启动,共有213个项目申报。与前五届不同,这一届首次向中央国家机关开放,以鼓励中央国家机关创新。国家林业局的林权制度改革和中国气象局的气象减灾防灾志愿者中国行获得了特别奖。

俞可平说,一般中央机关的创新顾虑多,没有地方积极。他们在酝酿将适时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改成“中国政府创新奖”,真正成为评价中国各级政府创新的民间奖项。

他对前五届113个入围奖项项目进行分析后认为,目前有包括建设服务型政府、简化审批、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乡村治理机制、扩大竞争性选举等在内的16个方面的政府创新是受到鼓励和推动的。

过去10年,我国政府创新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程度极其低下,政府行政成本畸高,行政管制中政出多门等。

关于竞争性选举,俞可平认为过去十年这方面进展很少。他说,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竞争性选举,选举就可能变成推举。但竞争性选举也有相当大的困境:不进行竞争性选举,民主政治就难有突破性的发展,若推进竞争性选举,则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政治风险。

他指出,民主选举解决权力产生的问题,民主决策解决权力的运用问题,对于民主政治而言,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民主选举方面,我国现行法律的制度授权相对不足,但在民主决策方面现行的制度空间则相当广阔,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决策民主的制度化程度不高,一些好的做法得不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形式主义现象在各种协商民主和决策民主尝试中比较普遍存在。

过去10年,中央屡屡强调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的渠道,但俞可平认为,这方面的探索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渠道严重短缺,政府对公民参与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俞可平还列举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如在权力监督方面的突破性举措不多,主要局限于体制内的自身监督,体制外的公民监督严重缺乏。维稳方面,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机制尚未建立,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机制正在积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增加公信力,但在俞可平看来,政府的公信力正在严重流失,依法行政的程度还不高,离法治政府的目标还有遥远的距离,科学的政府绩效和国家治理评估体系急需建立。

南方周末记者 钱昊平 发自北京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