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新体制拉长产业链
|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中国长影集团近日传出喜讯,到今年底,长影将生产影片15部,这个数字相当于长影前3年所拍影片数量的总和,是长影集团近7年来生产影片数量最多的1年。
经过7个年头大刀阔斧的改革,长影集团正在产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并逐步焕发出一个老企业的青春活力。

建设中的“长影世纪城”
三板斧“砍出”的新体制
赵国光曾任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1998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长影厂厂长。那时,赵国光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改革时间表,即3年使企业走出困境。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干就是8年时间。“长影的改革步履非常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打破旧机制和体制。”赵国光说。
从1993年到1997年,长影连续6年亏损,累计数额达3000多万元。由于长影是大厂,人员的包袱比其他电影厂更为沉重。赵国光接任厂长后,新班子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感到要使长影走出低谷,必须根据市场需要,走电影产业化的路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正确处理“得大奖”与“为大众”的辩证关系。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长影自1998年起,率先在中国电影界“砍出”了体制改革的“三板斧”。
事实上,长影厂的体制多年来一直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徘徊,长影是国有企业又是“非典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弊端她有,事业单位的弊端她也有。
1998年7月,长影彻底推倒了旧有体制,组建了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由事业向企业的根本性转变,并根据各下属企业经营性质、经营内容的不同,对旗下各部门进行了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改革,先后设立了16家子公司,这其中有的实行利润按股分红,有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由于子公司的员工多半都在公司中拥有股份,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如长影乐团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在改制前已濒临倒闭,改制后多数职工参股,乐团从团长到普通员工都认识到,公司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儿。1999年,乐团创毛收入100多万元。
“出资人制度”的建立,则使原来长影总厂和各车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了母子公司的出资关系;使事业单位的官员变成了企业的经营者;使吃国家大锅饭的员工变为了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的股东。这一制度的实施破解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国有资本出资人缺席、员工和企业缺乏关切度等一系列问题,不但使长影集团每年支出由4000万元减少到2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将集团及所属企业彻底推向了市场。不到一年功夫,集团公司所属的16个子公司即全部摘掉了亏损的帽子,长影由此扭亏为盈。
在此基础上,长影又建立了“准自由职业者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取消全厂600位演艺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允许他们以长影演艺人员的身份进入市场,面向社会从事影视创作生产活动,收入完全归己。要求他们按档案工资的比例,以管理费的形式,向集团缴纳保险金,再由集团公司代缴其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等。此项改革措施,改变了旧机制,每年可为长影节省开支400多万元。这项制度彻底砸烂了演艺人员的铁饭碗,为他们施展个人才艺本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0年,长影又推出了“准独立制片人制度”,内容是:长影集团拍摄电影和电视剧,不再由企业直接投资、直接组织摄制组进行操作,而改由自然人担任制片人投入生产。每个人都可以独立策划剧本,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策划剧本、共同出资、共同拍摄制作和进行营销,风险共担。
长影过去拍电影,往往因为管理不善,资金成本难以控制,造成亏损。推行“准独立制片人制度”后,企业由组织生产的单位变成为社会影视制作提供服务的基地,大大减少了长影集团的投资风险。在厂里带头试行该制度的长影集团副总经理韩志君告诉记者,自己筹集资金,甚至从自己的腰包掏钱拍片,使制片人更有意识地去控制电影制作成本,从创作初始,每个环节都会考虑票房价值,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精力、资金和时间。
“准独立制片人制度”实行3年来,长影共拍电影15部,每年生产6部左右。这期间,长影集团所拍摄的影片数量位居全国电影厂第三,获奖影片数量列居全国第二。其中《男妇女主任》、《毛泽东与斯诺》、《走向太阳》等作品,均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优秀之作。
借优势二次创业
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老牌电影制片厂,长影拥有众多优势。在改革过程中,赵国光意识到,要使长影真正成为涅槃之凤,必须以长影的品牌优势为依托,壮大主业,多元经营,以副业养主业,否则长影很难在国内外同行竞争中成为强者。这其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将是长影实现二次创业的一个重要基础。
有了思路,长影建立了中国电影厂中第一个拟上市公司——长影影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开展了影视旅游项目,将厂内的仿古一条街、摇篮宫、养心殿、道具库等对外开放。尽管这些旅游点并不新奇,但每年竟也可以吸引数十万的海内外游客,经济效益不可小视。此举着实让长影人受到启发:以电影为依托拉动旅游业,经济收益原来也能如此惊人。集团公司班子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考察市场,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拉长电影产业链的决定:利用长影自身的土地资源,盘活老厂土地,通过置换、出资建设“长影世纪城”,打造新长影。
据记者了解,长影办公大楼,位于长春市繁华的红旗街,占地面积2
8公顷,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厂房严重老化,大部分面积长期闲置。目前办公楼所在位置已经成为长春市经济中心,土地价格远远高出城郊。1999年,长影在长春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老厂的闲置土地进行了土地置换和开发,随后在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以较低价格购置了100公顷土地,用以建设“长影世纪城”。
2001年,长影与北京保利集团联手,成立了东方神龙影业公司,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保利集团占90%,长影集团占10%。由此,长影借助保利集团资金,加大了制作电影的力度。同时加强了与其他国内外有关影视公司的联合。
2004年初,长影又与南方一家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两家独立制片公司。目前这两家公司已成为长影电影制作的龙头单位,新的资本运作模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资拍片,截至目前,两家公司已运作了6部电影。
2004年元旦,由长影集团创办的吉视电影频道的开通,无疑为长影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影频道的投入、运行预计年内将带来毛收入1800万到2000万元。同时,长影还充分运用其影视人才优势,创办了影视艺术学校,目前已有数批学生毕业。
在“三区”中舞出未来
“长影虽然现在已经变成了企业,但她的改革还不够彻底,下一步,我们将把改革推向纵深。坦白讲如果内部不继续改革,长影仍旧摆脱不了困境。”赵国光如是说。据了解,长影集团原有职工1800人,经过这几年的改制、分流,现在集团直接供养的职工还有近600人。赵国光说,目前的长影实际上有400人就已足够,这样看长影人员包袱依然沉重。而新的改革方案已经形成,下一步长影将着力解决改革中7000万元的资金缺口。
尽管长影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改革。7年来,困扰长影改革的一大问题就是仍有许多职工观念严重滞后,靠国家、靠企业的思想严重。赵国光认为,这部分人的思想问题并非一时能够解决,集团下一步的改革方案虽然将使80%以上的长影人受益,但还会有人表示不满。
在描绘未来蓝图时,赵国光提出了长影集团“一厂三区”的发展思路,即未来的长影将由长影老区、长影新区、长影景区三区构成。三区联合开发,长影集团的电影生产基地将会因此扩大近8倍。
所谓老区是位于长春红旗街的长影旧址,除去置换的部分外,还有办公楼和摄影棚等共6公顷土地。长影在半个多世纪的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道具和服装,这些物品不仅有实用价值,更具观赏价值。老区的厂房将作为电影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新区是在长春净月潭开发区建设的“长影世纪城”,该项目分为4个区:电影欣赏区、电影揭秘区、电影娱乐区和电影史料区,目前正在建设中。而一条通往“长影世纪城”的3.1公里的二级公路现已完工。
除了作为电影拍摄的外景地,这里还将发展成为以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风景旅游区。
另据了解,“长影世纪城”建设首期工程已于2003年4月动工,今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是少见的大手笔。对于“长影世纪城”运营后旅游方面收益的预测有两组数字:一组是保守的谨慎预测,较差年景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正常年景100万人次,较好年景120万人次。另一组是乐观的预测,较差年景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正常年景150万人次,较好年景可达200万人次。如果按人均最低消费为150元计算,两类预测所得的经济效益都将非常可观。
而待三区建设全部竣工后,长影老区、新区、景区将三点连成一线,形成吉林省长春市的影视旅游专线。刘丽娟认为,电影产业并不局限于电影生产本身,三区建设除了为长影的影视生产提供了更大、更坚实的基地外,电影旅游业也会给长影带来更大的收益。 |
|
|
<%
if SpecialID<>0 then
Response.Write "
| | "
set rs4=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4.Source="select * from special where SpecialID=" & SpecialID
rs4.Open,conn,1,1
Response.Write "相关专题:" & trim(rs4("specialname")) &" | "
rs4.Close
set rs4=nothing
Response.Write "专题信息: | | "
rs.Source="select top 5 NewsID,Title,BigClassName,SmallClassName,SpecialID,updatetime,click from News where (NewsID<>" & NewsID & " and SpecialID=" & SpecialID & ") order by NewsID DESC"
rs.Open,conn,1,1
if rs.EOF then
Response.Write " 没有专题信息 | "
else
while not rs.EOF
Response.Write " " & trim(rs("Title")) & "(" & trim(rs("UpdateTime")) &")[" & rs("click") & "] | "
rs.MoveNext
wend
Response.Write "[更多... ] | "
end if
rs.Close
set rs=nothing
end if
'------------------------------------------------------------------------------------------------------------------------------------
Response.Write "
| | "
Response.Write "相关信息: | | "
if about<>"" then
sql="select top 5 * from news where about like '%" & about & "%' and title not like '%" & title & "%' order by newsid desc"
set rs=conn.execute(sql)
do while not rs.eof
Response.write " " & trim(rs("Title")) & "(" & trim(rs("UpdateTime")) &")[" & rs("click") & "] | "
rs.movenext
loop
Response.Write "[更多... ] | "
else
Response.write " 没有相关信息 | "
end if
'rs.close
set rs=nothing
set rs1=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1.Source="select top 5 * from review where NewsID=" & NewsID & " order by reviewid desc"
rs1.Open rs1.Source,conn,1,1
if rs1.EOF then NoReview=1
Response.Write "
| | "
Response.Write "相关评论: | | "
%>
<%
if not NoReview then
while not rs1.EOF
author=server.HTMLEncode(trim(rs1("author")))
email=server.HTMLEncode(trim(rs1("email")))
content=trim(rs1("content"))
content=replace(content,"<","<")
content=replace(content,">",">")
content=replace(content,chr(13)," ")
ContentLen=len(Content)
%>
|
<%
rs1.MoveNext
wend
end if
rs1.Close
set rs1=nothing
conn.close
set conn=nothin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