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综合新华社
“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2010年前中国将推出一批上市文化公司。
这是昨天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透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纲要强调,要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努力形成一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企业与企业集团。
对于国有文化企业公司,纲要指出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2010年前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基本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推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文化公司。
此外,规划还提到,可以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其中包括,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形成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
规划还提出,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扩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发布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形成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
纲要还特别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纲要说,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质量,发挥效益;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纲要还提出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文化创新和精品生产、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文化产业项目的研发;用于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支持地方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用于支持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少数民族文字和盲文出版物的出版,以及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