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坦国际是一个由金融界人士、人文学者、传播学专家及媒体领导组成的 中国传媒思想库及国际化投融资服务平台。 旨在为传媒经营管理、投融资合作、体制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媒体和新媒体的投融资,对于史坦国际总裁苏纲宪来说似乎早就不是一个新话题。
亚洲户外:史坦国际在媒体投融资活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苏 纲宪 : 史坦国际做的,就是帮助投资商特别是外资找到可以投资的、没有政治风险的项目,同时帮助融资方找到有意向的投资商,力求信息对称。我们对国内传媒的优势和短处了解得很清楚,为投资商筛选项目,避免风险,提供专家论证,这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对投资商有相当的了解——有些投资商是能赚钱就投资,但更多投资商做战略投资,其投资有庞大的规划,比如产业链投资规划;帮助融资方找到适合的投资商,是我们的另一项工作。我们做传媒投融资研究时间比较长,每年主持两次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一次中国最有价值媒体评选,包括年度传媒人物、投资人物评选。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投融资双方搭建这样一个桥梁。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构建国际化传媒专业投融资平台。譬如一个 SUPER-MARKET ,让大家各取所需。
亚洲户外:在您眼中,户外广告蕴含什么样的商机?
苏 纲宪 : 我不是户外广告专家。从宏观的传媒市场格局来看,户外广告潜力很大。曾经有外籍人士说过,如果在中国投资传媒的话,他只会投资在两个媒体,一个是电台,另一个是户外广告。
中国的绝对人口数量,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口基数,以及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决定了户外广告的巨大潜力。但是,如果户外广告公司是以发展上市为目标的话,除了已有的户外广告公司如白马、大贺、分众、 TOM ,其它户外广告公司要达到上市的规模,就需要新的模式——新的盈利模式、创新的媒体模式,比如结合互联网的无线互联的户外媒体形式,才能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否则,就只能在合并中被并入户外广告公司的前三甲,才能实现那样的目标。
资本市场看重的是新的概念。墨守陈规,没有新的概念或概念的创新,很难有那样的机会。在我看来,户外广告的发展轨迹会和传媒发展很相似——蛋糕很大,当前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处在跑马圈地的阶段,在几年之内就会迅速形成鼎足之势,形成在某一领域主要被几家大集团占有瓜分的局面,比如户外广告领域主要由上述几家实力雄厚的集团瓜分。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太可能出现,中国的政策因素、文化因素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几大诸侯割据的局面。
亚洲户外 :户外媒体的上市前景如何?
苏 纲宪 : 企业要上市在资本市场就需要进行整合和创新,内容资源的整合,人才资源的整合,区域渠道资源的整合,资本资源的整合。创新包括:媒体形式的创新,受众市场的创新,赢利模式的创新。有一个好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打造一个新的中国户外媒体的概念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户外媒体领域中,同类媒体需各自资源的共享,要合并同类项。如对航空媒体,高速公路媒体,社区媒体的大整合。户外媒体尤其要重视和新媒体的整合。开拓受众资源,整合客户集群的市场,如开拓社区媒体,商圈媒体。现在正是跑马圈地的时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因此大整合是户外媒体的根本出路,市场经济规律会在行业逐渐形成巨头。
亚洲户外:您对 目前户外媒体在市场中的格局如何看?
苏 纲宪 : 户外媒体大多未形成规模,这种产业鼎足而立的局面从电器行业国美﹑永乐的并购就可以看出来。市场经济要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要尽快的占有市场,不断的垄断。没有垄断就没有高额利润,这是一般的市场规律。
亚洲户外:您如何看待 户外媒体的瓶颈和风险?户外传媒对传统媒体有什么启发?
苏 纲宪 : 目前户外媒体企业除大型的如白马、德高贝登、大贺、分众、框架、 Tom 户外、维亚康母等,更多的是散兵游勇。虽然户外媒体多少也会受到政策的制约,在奥运之前,户外媒体会进行整顿。但是户外媒体相对来说政策壁垒少、门槛低,外资容易引入,如果不积极整合,很容易被外资赢家通吃。在此我们要提醒有关部门对民营资本国民待遇的提高,尽快打通国内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
户外媒体对整个传媒行业有借鉴作用。有一位史坦国际专家(美国著名主持人)曾经说过,“当我的一个脚趾头进入后,我的身体也会进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平时期更多的表现在软实力的较量特别是文化传媒产业的竞争,高手过招,兵不血刃,输赢已见分晓。
亚洲户外:您如何看待户外广告的整治行为?
苏 纲宪 : 我认为这是行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几个人在球场打球可能没人管,但人多了就会被分组,会定规则。户外广告、户外新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形式,刚开始出现时没有规则。比如列车电视,现在没几家所以还没有规则,但是我们已经接到有关部门委托,在做有关研究,准备制定规则了。政策往往是滞后的,形成一定市场后肯定要定规则。中国媒体产业的发展,就是媒体发展与管理控制的博弈。在良好的磨合状态,能够顺利发展,触碰国家政策底线,肯定是不行的——对投资方而言这是最大的风险。
亚洲户外:这次论坛试图为投融资双方构建一个接触平台。您认为投融资双方怎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以便达成合作?
苏 纲宪 : 这其实是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的问题。
第一、融资方对项目一定要捋得很清楚,找什么样的投资商很重要。一是要知彼知己,搞清楚投资方对项目是不是感兴趣,对企业发展状况是否满意。有些是天使投资,针对项目前期给予部分投资;有些只会在你准备上市了才来锦上添花。资本是逐利的,更多投资商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所以,融资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跟投资商交朋友;要以诚相待,怎么对待朋友就怎么对待投资商。把项目的优势和潜在风险说清楚。
第二、投资商不光是给资金,还能给予其它诸如财务管理、资源方面的帮助,甚至在如何处理与政府、合作者、竞争对手的关系上给予支持,因为他们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很多资深投资商本身就管理过企业,他们的建议就显得很重要。好项目找钱很容易,所谓好女不愁嫁,关键是找什么样的婆家。不仅给予投资,还能给予其它方面的支持、帮助——比较那些单纯给资金的投资商,这样的投资商就是好婆家。
亚洲户外:对于这次带着许多新项目寻找投资的户外广告公司,您有什么建议?
苏 纲宪 : 寻找策略投资、战略投资者比较适合。风险投资往往是成功的最后推手。目前户外广告公司想做大比较容易,但上市一定要有好的新概念;尽快把经济属性强的传媒推向市场,成为融资主体,进行体制创新,将其从“圈养”转变为“野生”,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另外,优秀团队的打造也是关键的一步,积极培养传媒行业的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才能积极推进传媒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