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884亿美元金融资产的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少不了一班显赫的明星战将。
根据黑石此前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招股材料,黑石的创办人之一、第一任主席彼得森(Peterson)现年80岁,已宣布有意于2008年12月31日之前,放弃对公司的直接管理。
而共同创办人施瓦茨曼(Schwarzman),在担任了20年的CEO之后,于2005年接过了彼得森的主席大旗,开始统帅黑石的私募帝国,彼得森则另任高级主席一职。
除了彼得森和施瓦茨曼这两位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之外,黑石究竟还有多少让业界闻之肃然的高管?它的"梦之队"又是如何搭建的 ?
执董平均45岁
这是一支平均不到45岁的"战队"——黑石的高级执行董事们,最高64岁,最低的才33岁。
在2002年加入黑石之前,黑石的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士(Hamilton E. James)曾是瑞信全球投资银行和私人股权部的主席,并在2000年瑞信完成对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DLJ)的收购后,成为瑞信的执行会议成员。之前,他是DLJ银行业务的主席、董事会成员,负责所有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詹姆士于1975年以投资合伙人身份加入DLJ,并于1982年成为该公司全球并购业务主管,1995年升任银行部门主席,负责所有投行、另类资产管理、新兴市场销售和交易。
黑石副主席希尔(J. Tomilson Hill)早在1993年就加入了黑石,更早的时候他是雷曼兄弟的投行部门主管,后成为联合CEO。他的投行生涯是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开始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高级执董格雷(Jonathan D. Gray),身为黑石房地产领域主管的他被视为一颗正在升起的明星。今年2月份,黑石390亿美元收购美国写字楼房地产信托基金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EOP)的杰作,就是来自格雷的手笔。
当时,黑石仅动用37.5亿美元的本金,便完成了这笔史上最大的杠杆收购之一。尽管看似天价,但业内人士仍然认为非常划算,甚至有业内高管直呼这次交易是"史上最绝的掠夺"。
而格雷时年不过37岁,他看起来甚至比他的实际年龄还要小。
同样,负责黑石欧洲业务的另一高级执董布里泽尔(David Blitzer),今年也才36岁,并且已经有了"无畏的投资者"的美名。他1991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商学院毕业后加入黑石,目前管理着黑石85亿英镑的私人股权基金。
从全球顶尖投行挖角
黑石对全球顶尖机构的"挖角"行动从来就不手软。尤其是这两年,黑石对百年大投行的人才掠夺变得更快更"狠"。
这从最近两年的高管队伍变更中可见一斑。
2006年4月6日,黑石宣布,原佩里资本(Perry Capital)董事总经理Manish Mittal加入黑石,成为其高级董事总经理并担任私人股权部门新成立的对冲基金的首席运营官,主要采取长短仓策略进行股票投资。
佩里资本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对冲基金,负责股票和商品期货投资。过去两年半,Mittal一直在佩里资本任职,之前他在Kingdon资本管理和SAC资本顾问任投资组合经理,最早则是从高盛的私人股票分析师起步。
Mittal的加入刚好是在行业并购加剧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随着融资成本的提升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很多杠杆收购公司都在寻找新的方式提高收益,而对冲基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而黑石主席施瓦茨曼也正花费大力气寻找能统领黑石长短仓股票对冲基金的能人。这只对冲基金是黑石首只国际性的股票对冲基金,也是黑石资产管理的第三个对冲基金。
同年5月18日,汇丰对外确认John Studzinski 将加入黑石。
Studzinski在汇丰时担任其投行部门的联合主管,当年,汇丰在欧洲为若干大项目交易担任顾问,包括Germany's E.ON 347亿美元收购西班牙Endesa,以及Suez395亿美元收购Gas de France。上述收购使得汇丰2006年前半年完成的交易量,已经相当于2005年全年的2倍,即为高达1600亿美元的交易担任顾问。
截至当时,黑石担任了5宗全球性交易的顾问,总额大约200亿美元。在2005年,该公司共参与28宗、总值620亿美元的交易。而介入更大宗并购交易的顾问业务,一直是黑石现任总裁詹姆士的目标之一。正是为了加强并购顾问业务,黑石从汇丰挖来了Studzinski,他主要负责黑石的顾问业务,并加强其欧洲业务。在加入汇丰之前,Studzinski就已经是摩根士丹利20年的老员工了,他在大摩一直升到欧洲投行部的主管和副主席。
紧接着,2006年6月15日,原主管北美资本市场及联合债务的RBS证券董事总经理David Petrucco宣布加入黑石,任企业债务部董事总经理。
同年9月21日,原麦肯锡合伙人David McVeigh加入黑石,任私人股权部门执行董事,负责投资组合管理。他在化工、能源、造纸、包装、私人股权、工业、消费行业等的市场营销、创新、并购方面有强项。
当年10月10日,在保险业驰骋27年的John Cavoores加入黑石私人股权部门,任高级顾问。
今年以来,这种挖角的势头也丝毫没有减弱。在1月份任命香港财政司前司长梁锦松为大中华区主管之后,黑石开始将更多的"明星"拢入怀中。
3月1日,Ravi Ramanan加入黑石私人股权部门,任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投资组合管理。他之前在Solectron公司和GE担任高管。
3月13日,黑石宣布,大摩干将Christopher T. Pasko将于6月加入黑石。Pasko此前在大摩做了18年的顾问,完成了总额超过5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交易。他是哈佛大学MBA毕业生,1996年建立了摩根士丹利波士顿办事处,1998年开始担任大摩美国东岸科技部门主管,2006年协助开办了大摩波士顿融资保荐部门。
黑石"挖角"更早的例子还包括,2005年8月15日,原花旗风险投资股权合伙人Chip Schor改投黑石旗下,成为高级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科技方面的投资。此前,他曾领导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投资,包括从北方半导体公司收购Fairchild半导体,这是该领域的第一宗收购。此外还有对AMI、Intersil Corporation和MagnaChip半导体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