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华:无动力的缓慢前进
 
    除了2003年9月在北京大张旗鼓地进行的一批试点之外,歌华作为北京惟一的有线电视网  
  络运营商,他们的推进行动和目标一直都很神秘。在这届CCBN开幕式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  
  的表态意味深长:“北京奥运要求的数字电视广播,目前工作已经十分紧迫。”为此,他给北京定下  
  了最低目标:2005年安装50万机顶盒,在2007年底前,完成370万机顶盒的安装。  
     
 
先发而后至的症结
 
 
发展先进、高费用的数字电视,广东省佛山市条件着实优越:广东省惟一GDP超千亿元的地  
  级市、人均年GDP近4000美元。或许正因如此,在国家广电总局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时间表  
  里,佛山早在全国其他城市之前,就被列为2005年底停播模拟信号,实现完全数字化电视的城市  
    但是,被寄予厚望的佛山,先发却未能先至。而影响佛山数字电视发展的原因,是佛山有关方  
  面不太愿提起的一段“弯路”。  
    “我们开始认识到:靠一台台卖机顶盒,数字电视是永远普及不了的。”南海区广播电视局开  
  我们只发展了2000户。”而据说一直到了2002年底,南海区的数字电视用户也仍然只突破了  
  5000户,其发展速度之慢,令人咋舌。  
    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其中,“一台台卖”4个字正是佛山走“弯路”的所在。  
  据悉,一个机顶盒售价750元上下。  
    这个症结,之后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2004年7月20日的全国有线数字  
  电视试点工作现场会上,毫不留情地当众捅破了。  
 
从老师沦落成学生的悲哀
 
    按照张海涛的意思,青岛最初本来是到佛山来学习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佛山本是青岛的师傅,  
  青岛学习了佛山的技术,又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模式,而佛山呢,虽然  
  很早就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推广模式。  
    “2004年3月,我们向佛山介绍了青岛模式,佛山决定学习借鉴青岛模式,推动整体转换。  
  从那时起到今天短短一百天,佛山有线电视数字化就实现了转变。”张海涛的这番话语锋犀利。  
    所谓的转变,主要是指:由过去卖机顶盒转变为整体转换、免费赠送;由境外节目来推动数字  
  化发展转变为以合法节目内容和信息化服务来推动数字化发展;由过去事业发展的模式和思路转变为  
  市场运作、产业运作。这些后来竟成为现在所谓“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而电视观众每月只需承担3元  
  的新增收视费,免费送机顶盒”的“佛山经验”。历经5年才有所悟,这个经验显然来得太迟。  
    迟钝的佛山,此时只能奋起追赶,“经过2004年实行区域整体转换模式的努力,佛山现在  
  已有数字电视用户15万户,我们2005年将尽量加快速度,争取再增加50万户,达到65万户  
  的水平。”佛山市广电局一位王姓副局长介绍说。但是,据悉佛山全市有110多万户家庭,全市有  
  线电视登记用户98万户,照此看来,国家广电总局此前给佛山定下的“2005年底停播模拟信号”  
  的任务着实是难以完成了。王也表示,现在佛山计划要到2006年年底实现全部数字电视化了。  
 
佛山模式的双重资金困局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免费赠送机顶盒,最让我们广电担心的还是资金问题,本来过得好好的,  
  因为数字电视,把工资奖金都砸进去了。”南海区广电局的人这段话很生活化,但是很生动地反映了  
  现有佛山模式下的资金困局。  
    奋起直追的佛山,很有矫枉过正的意思。机顶盒现在是不卖了,而电视用户每月的收费也仅仅  
  由原来的14元上调了区区3元,比之青岛从原来每月12元上升到22元,上调整整10元的做法  
  佛山市有关部门的确像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但是,机顶盒每台750元左右的高昂价格将无法避免地造成投资回收期漫长。“佛山市近

 
  100万有线电视用户,2005年年底前光加装机顶盒一项至少需要投资约7亿元,而作为投资  
  回收需要增加的收视费又极其有限,所以按目前价格计算,不包括机房和网络改造及银行利息,仅  
  投资于机顶盒部分的资金,回收期就会比预期的要漫长,估计10年都不行。”一位当地工程师说。  
    而在用户端,由于佛山现有模式下的种种弊端,数字电视服务内容的相对单一,也给佛山数字  
  电视模式资金困局埋下了另一层隐患。  
    “我家装数字电视已经一年多了,但是到现在我也只是感觉到画面清晰、频道增加这点好处,  
  至于付费节目还从来没有尝试过。短信和政务信息更是没有必要通过电视来实现。”家住佛山市南海  
  区南桂西街的柯女士直言她对数字电视没感觉。  
 
柯女士估计,在她居住的这个小区,有近9成的数字电视用户没舍得掏钱购买付费节目。而根  
  据南海区广电局的统计,截至2004年6月底,该区桂城一带转换用户近4000户,其中自购分  
  机和订购付费节目的仅有20%和10%,这与柯女士的估计一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佛山目前所配送的还只是普通型广播式机顶盒,只能用于单向收看电视广  
  播节目,很多互动增值服务并不能真正开展。在“广播式”下,数字电视真正的商业潜力和巨大的双  
  向互动传播势能根本就不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在这种种现实的局限下,佛山现有数字电视用户的消费支出是极其有限的,区区17元月费,  
  成为主力收入,这更造成了投资人回本、收益的难度和压力。压力之下,现有投资方在节目的供应运  
  营上更放不开经营手脚,节目源更难得到进一步拓展,收费的走高愿望则又自然会更强烈,如此一来,  
  势必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循环的结果则是用户数量大涨之下的资金困局。  
    更可怕的是,数字电视尘埃尚未落定,IP电视、卫星移动电视又已杀将过来,佛山数字电视  
  这块本就有限的“产业蛋糕”能否支撑住此前从多种渠道投入的资金?  
    佛山教训还在继续上演着。  
 
(转载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丰)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北新胡同38号院
TEL:010-51288959  FAX:010-51288759
E-mail:stanchina@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