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版
ENGLISH
首页
传媒论坛
双语俱乐部
传媒视点
学界名家
传媒通讯
史坦产品
中国需要不需要传媒领袖?
www.hexun.com 【2005.06.28 10:23】媒体安都/曹岩
今年上半年,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共同组织,中宣部具体实施的“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正式启动。“四个一批”人才是指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 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
应当说,“四个一批”工程的启动,是中共中央“人才工程”在新闻传媒系统具体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党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向前发展。但是,重新审视这个活动,我们会发现在“四个一批”工程所培养的人才都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当这“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出来的时候,谁来领导这些人?显然不会是别的什么党派,更不可能会是另外的某一个人。究竟应该由谁来领导这些人?可能会有人说,当然是“我们的党”了!这话在政治上是百分之百地正确的,但是,无论是从学术层面上还是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我们都不得不问:“党”在哪里?如果把它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话,“我们的党”就不得不把它落实到某一个某一批人身上。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新闻传媒系统的优秀干部,这批优秀干部,笔者认为就是传媒领袖。
传媒领袖应当是什么样的人?
首先,传媒领袖应当具有哲学家的思想,理论家的水平。他们是党内的哲学家,他们明确党的目标,能充分理解与领悟党的新闻政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人才工程”的实质与意义,并能把党的制度、原则、新闻政策与各项政策等密切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而灵活地运用,并一以贯之,把它贯彻到位。
其次,传媒领袖应当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他不仅要有远大的目标,还要把个人目标与党的事业密切结合起来,制定本单位的发展目标,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这个目标,从而使团队目标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目标;要有恒心,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要有爱心,尊重爱护他的每一个员工,尊重爱护他的每一个客户;要有信心,坚信这个目标一定要达到,一定能达到。
再次,传媒领袖应当是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专家。他要知道自己所长与所短,要善于识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要知道他的每一个员工的长处与短处,知道如何把每一个员工都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尽情创造。
再次,传媒领袖还应当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他自知、自尊、自爱,待人以诚,待人以宽。由于他的个人魅力,他广结人缘,并能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挥手所指,莫不争先;连他的竞争对手,个个都能成为他的朋友。
传媒领袖还应当是一个卓越的管理学家。他不仅懂得如何识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还知道如何建设和管理一支优秀的团队,懂得如何平衡各个成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让广告总监、发行总监与编辑部主任能妥善而友好地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并能把整个团队的计划执行到位。在这个执行过程中,他会让媒体良性运转,有所收益——党不需要只会说空话却入不敷出的传媒企业,也不可能为亏本的媒体埋单;每个成员也同样不需要亏本的媒体,他们不仅要生存和发展,还有着巨大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优秀的传媒领袖,能满足每个成员的需求,或者能带领大家一起奋斗,进而满足这种需求。
我们是不是需要这样的传媒领袖?
从党的利益来看,我们需要这样的传媒领袖,党需要有一批人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下去,认真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党领导一切,当然也包括党领导传媒。新闻媒体一向被认为是党的喉舌,喉舌就要起到喉舌的作用。可是如果没有一批传媒领袖来领导传媒企业,党的方针政策就会落空,就会缺乏执行力,就会影响党的核心作用与执政地位。
从整个传媒行业来看,我们需要一批杰出的传媒领袖。如果中国传媒业群龙无首,就会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如果有一批思维错误的传媒领袖,中国传媒业就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离中国传媒业的长远目标越走越远。
从人民群众看,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传媒领袖——于内部,每个员工都希望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要去哪里,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如何去做并把它做到最好;于外部,传媒企业是党和政府向全社会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人民群众需要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需要有人对党的政策做出正确的阐释,需要了解哪些人在做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然而,“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当我们明白我们需要传媒领袖的时候,遍观天下,却发现难有几人胜任传媒领袖者,且不论那些苟且偷生,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小媒体,即使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红火一时的知名媒体,又有几人堪称传媒领袖?有的人很有政治头脑,却不善管理,甚至手下的几员大将经常会窝里斗;有人能管理,善经营,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有的人能用人却不能留人,一个一个优秀的人来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人又走了,集体叛逃,众叛亲离;有人有眼光,却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合适的优秀的人才…… 传媒领袖应该如何产生?笔者以为,应当在传媒行业内部由组织部门、人力资源专家与各传媒企业组建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人才专门机构,由其从传媒行业选拔、发现这样的人才苗子,并协同各传媒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以培养,才可能产生一批传媒领袖。传媒领袖不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某一个学府某一个培训班所能造就的,然而,培养却是产生传媒领袖的重要外因,它可以促成传媒领袖的产生,培养传媒领袖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如果我们不专门培养,就永远不会有杰出的传媒领袖,中国传媒业就会一直群龙无首。但是,这种选拔,不应当是量身定做、照图索骥的选拔,而必须是公开、公平的选拔竞争,甚至可以多选拔一些这样的候选人;这种培养,不应当是先打造一个模型而后铸造一个一个有共性无个性的传媒领袖的培养,而必须是在划定的范围内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对能者,不断地沟通与指导,从中选拔出优秀的领导人,使之逐步成为中国传媒业的领军人物,带领中国传媒不断地前进。
只有我们拥有一批这样的传媒领袖,“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才算真正地落地开花,生根发芽,才能最终促进中国传媒业的良性发展。
培养中国传媒领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北新胡同38号院
TEL:010-51288959 FAX:010-51288759
E-mail:stanchina@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