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正版影视商业模式正在走向成熟,”北京捷报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陆德显得自信满满,“我相信明年市场会更加成熟,会出现一个成功的模式给行业带来转机。”成立于2004年的捷报互动定位为正版影视数字分销服务商,通过与上游节目版权商的合作,在捷报的数字分销平台上通过互联网、网吧、酒店等向用户提供流媒体或下载的数字影视服务。
陆德的信心源于大环境的改善和几年来捷报互动的积累。一方面,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随着业务的发展,市场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37亿人,而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功能调查统计”一项中,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的人数占到网民总数的36.3%。也就是说,有4587.9万网民经常通过网络收看或下载影视节目,只要开发得宜,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捷报互动作为互联网行业做正版比较早、比较成熟的运营商,投入期已经很长。陆德介绍,到目前为止,捷报已经与包括央视国际、保利博纳、海润影视在内的60多家国内的主流机构进行合作,几年来累计版权方面的类似结算金额达3000万元人民币。“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万多小时的节目,其中电影有1200余部,大约2000小时,电视剧300多部,共8000多集近6000小时,还有综艺动漫等2000多小时的节目。”
无独有偶,鸿博新媒体版权中心总监陈智谦也非常看好网络正版影视的发展。尽管成立时间还不足一年,从运营第一部电话剧《义无反顾》到现在,鸿博已拥有40多部电影、1000余集电视剧、600余集综艺节目,合共超过1700小时的节目。同时,鸿博也已经与超过20家版权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并尝试投资拍摄一些短剧。在陈智谦看来,各方利益的平衡是网络正版影视行业的核心所在。而鸿博新媒体版权中心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一个“为网络新媒体提供贴身、周全服务的版权综合平台,为新媒体运营商提供丰富、合法的视频节目及版权代理、维权等服务,建立透明、清晰的著作权使用环境,使权利人、传播者以及使用者的关系得到最大的平衡。”
相比之下,捷报公司的尝试显得更“悲壮”一些。2005年,捷报互动投入150万元尝试电影《无极》的网络发行,但实际上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但我们毕竟也是推动了网络作为一个版权发行的途径,逐渐被一些上游版权商认识到。”陆德说,“没有尝试就没有进步,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应该说价格是逐步的推向理性化。”
陆德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整个产业链走向成熟最关键的通道。“如果有一个成熟商业模式让经营者能赚到钱,同时能提供很好的服务给用户,我觉得这个产业才真正是形成了。”而显然近一两年的行业发展状况让陆德发现了成功商业模式即将形成的迹象,网络版权市场逐步形成、版权商逐步对网络开放、版权价格逐步理性、正版运营的意识越来越强、正版运营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令陆德感到乐观。“比如说香港的影视机构,包括像韩国的一些影视机构,对网络都持一种开放态度。”
在捷报3000万的版权投入中,捷报大多数合作都是买断形式,分成形式还比较少。尽管如此,陆德认为,正版影视商业模式已初步形成。一个佐证是,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新片在院线上映两周后,都会通过合法渠道在网络上发行。另外,正版影视服务的用户数也有很大的提升。捷报的VOD业务累计用户也已达到400万,活跃的用户是30万/月,“收费通道问题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陆德对记者说,“公司将在目前基础上,加大力度来扩展平台。内容方面,欧美和韩国影视作品,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