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为了垃圾短信的受害者。
"可能有人将江总的手机号码在网上或者其他地方泄漏了,这几天他总是接到一些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所以现在不敢随便接电话了。"3月19日,分众传媒(NASDAQ:FMCN)副总裁稽海荣告诉记者。
近几日,在央视于3·15晚会上曝光分众无线是国内最大的垃圾短信制造者后,国内大众对分众无线的谴责声此起彼伏。3月17日,分众的股价大幅下跌26.59%,报收32.19美元,并于盘中创下今年的新低29.25美元。
在此情境下,3月19日上午,处在风口浪尖的分众发布了其2007年第四季度以及2007年全年财报。
根据财报,分众第四季度来自于分众传媒无线的广告营收16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0万美元增长355.8%,比2007年第三季度的1400万美元增长了14.0%,手机无线广告收入占到总广告收入的9.2%。
尽管财报发布当天,分众的股价大涨16.22%,但对于此次爆发的"垃圾短信"事件,不少投资者仍显得忧心忡忡。
"此次垃圾短信事件对分众无线上市并无影响,目前分众无线上市没有确定的时间表。上市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3月19日,江南春向记者表示,分众每个业务模块都是独立的,分众无线此次垃圾短信商业模式受到的影响,不会给其他业务带来什么冲击。
江南春道歉
3月18日,分众和江南春个人针对 "垃圾短信"事件分别向媒体和投资者发布了声明,江南春表示,分众个别业务部门及其收购的一些下属公司在去年承接了大量的商业广告,投放给了未经定制或许可的用户,造成了对消费者打扰,分众表示歉意。
"针对垃圾短信,江总这几天亲自在做实地调查。"稽海荣告诉记者,目前分众已经将所有短信业务都关闭了,"等我们建立起一个严格的内部控制流程后,才会重新开放短信业务"。
稽海荣称,这个内部流程具体包括从最初的会员数量、发布的内容等各个环节甄别是否是经用户许可发送的短信,对这一部分,因为分众主要是提供一个短信群发端口,不涉及数据和实质内容,在确保所有短信广告均为用户定制或许可才可发送的机制才能恢复运行。
稽表示,其次要加强短信发送回执的管理,这一部分因为有用户的互动,所以会员和客户的短信数据是要经过分众的平台,并且回执反馈的数据也是反馈到分众的后台,因此要设立一个实质的监控过程对数据和内容部分进行管理,除了过滤屏蔽黄、赌、毒类的不良信息,更要杜绝针对非定制用户的商业广告性质垃圾短信。
为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分众在自己的网站对垃圾短信表示出了严厉的态度——对不能建立有效管理机制的公司坚决整改甚至关闭,对擅自利用群发器等其他手段发送垃圾短信的员工,分众将予以严肃处理甚至解除和他们的劳动合同,如果收到分众无线的垃圾短信的用户,可以拨打电话400-658-9860进行投诉。
与此同时,江南春否认央视所称的"市场上80%的垃圾短信由分众无线发送"。江称,分众无线去年营收3.5亿元人民币,即使极端化地把这3.5亿收入都归为未经许可垃圾短信业务,以每条五分钱计算是70亿条,每天约发送不过2000万条。
"据市场调研公司预测,中国每天未经许可的短信广告约为10亿条左右,即便如此计算,分众无线未经许可发出的短信至多也不会超过市场的2%。"江南春表示。
"我们将对分众无线的所有分支机构彻底检查,整个调查在一两个礼拜当中会完成。"江南春说。
争议短信收入
"并不是所有的短信广告都是垃圾短信,我们针对会员服务的经过许可的那部分广告短信并不是垃圾短信。"江南春强调。
业界称,分众无线"垃圾广告"短信内容是拉动其无线广告业务增长主要力量,对此,江南春表示,去年分众无线约3.5亿元的广告收入在整体业务中占9%不到,和楼宇、电梯广告、卖场和互联网广告相比,还是很小的一块,"2008年由于数字户外和互联网板块也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无线广告业务在分众整体业务的比例中可能会下降"。
江表示,手机无线广告包含无线WPA网站业务、移动MSN业务、无线互动业务和经许可的会员短信业务四部分,并强调其中WAP广告业务是分众无线广告收入的主要部分,但江没有透露这四部分在分众无线总体广告收入中的比例。
江南春认为,垃圾短信和非垃圾短信一定要甄别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广告短信都是垃圾短信,广告招人厌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广告和受众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内容是受众感兴趣和需要的,受众一般愿意接受,"所以广告越精准,受到的排斥应该越小"。
"比如用户发短信查询某只股票的当天股价,通过我们的平台给他一个股价的回复后,在旁边带一个基金的售卖广告我们认为是可以的,这并不是垃圾短信。"稽海荣强调,另外针对一些用户查询折扣服务方面的短信,回复中会带一些餐饮广告,"我们认为都是合理的,并非垃圾短信"。
对于江南春否认短信广告是分众无线的主要业务和营收来源,业界人士表示了怀疑。
"短信广告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价值,核心在于精准定位,在了解手机用户详细资料的情况下精准投放广告,因此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分众不可能忽视这一块的重要性。"国内一家SP广告业务负责人表示。
此前空中网创始人杨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5亿手机用户,假设每个用户平均每天收5条短信每年的产值超过400亿元,这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
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2007年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为7.8亿元人民币,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广告市场的整体性增长,2008年中国手机无线广告市场规模增长较2007年还会放大,规模大约在13亿人民币,而艾瑞咨询的统计中还不包括手机短信广告部分。
"手机广告行业本身还是有发展潜力的。一是因为来自于与消费者的互动性,消费者是可以反馈的,二来自于精准性,因为手机是一对一的。只是手机广告需要找到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式,而且它肯定会形成一系列多元化的模式,有一些模式会被淘汰掉,有一些模式被建立起来,在探索的过程当中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努力。"针对广告的精准投放,江南春表示,分众无线通过申请国家专利的自主开发的技术,可以对手机上网的网民的浏览习惯进行跟踪分析,从而得出每个受众的如爱好,性别这样的个人属性分析,达到不同的人看不同得广告的目的,以期实现更精准的投放,并不是全部单纯依靠手机信息达到这个结果。
监管的遗憾
在此次沸沸扬扬的垃圾短信事件中,监管成为了另一个焦点。
3月18日,中国移动的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垃圾短信,中国移动只要发现,立即查处,并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协同关注与监督,根治垃圾短信,维护客户权益和和谐消费环境。
事实上,垃圾短信早就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相应监管法规和政策却一直缺失。
早在2004年,信息产业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安部等其他部委酝酿共同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在2006年初,信产部又针对垃圾短信专门公布了举报电话12300。
到2007年2月,在信息产业部文明信息网络的一次工作会议上,又针对手机实名制的管理提出与相关部委加快制定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时至今日有关针对垃圾短信的相关规定一直没有正式出台。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量短信群发器的涌现使运营商的监管也鞭长莫及,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短信群发器形形色色,从300元到1000元不等,只要和手机相连即可按号段顺序或随机序列发送大量垃圾短信,一般可设定20个号码段,每个号段包含10万个电话号码,某些群发器还能自由调节短信发送速度。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术发展太快了,尤其是有巨大经济利益产生的环节中,那些群发器等工具和手段政府监管部门防不胜防。"3月19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光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光斌同时表示,现在很多用户登录互联网或注册用户都要求提供手机号码和填写个人信息,任何一个渠道都有可能透露个人手机号码和信息。
"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者更详细的个人信息,在政府机构、电信运营商、银行、商场会所等这些所有单位都有可能掌握,别人知道这种信息的渠道是多种的,在法律层面上,消费者和手机用户要抵制垃圾短信和保护自己的权益,举证是一个大问题。"亿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李亚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此在行业内以及行业之间形成一套有效的保护消费者信息的意识和规范很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晓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