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售药打假 健康类网站面临转型
 
 

www.stanchina.com

 

  “任你狂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借助互联网邮购假药的行为再合适不过。2008年央视“3·15晚会”上,医药保健品再次成为风暴的核心。但是风暴过后,这些网站不但没有被查封,推销药品的热线电话还依然保持着开通。
   “对于销售药品来说,互联网一直是最为宽松的媒介,至于对产品的各种违法宣传就更多了。要想完全整治,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一位医药保健品行业人士说。
   尽管如此,随着国家对互联网药品管制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些不法经营的健康类网站最终难逃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些健康网站的投资者以及从事网上违法宣传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浑水摸鱼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如果没找到更为合适的经营模式,企业只能被淘汰。
将“骗”进行到底
   2008年3月15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在“3·15晚会”上、公布了包括中国国际糖尿病康复研究院网站、中国国际高血压康复研究院网站、中国基因科学研究总院牛皮藓专研中心网站在内的25个非法销售假药的网站。
   据了解,这些网站不仅标示的单位是假的,提供信息也是假的,销售的产品甚至是假药。药监局已经将这些网站予以曝光,并将配合有关部门,对这些非法销售药品的网站进行查处。
   时隔3天,记者在互联网搜索被曝光的非法网站上发现,包括中国国际糖尿病康复研究院、中国国际高血压康复研究院在内的多个网站仍然没有关闭。在中国国际糖尿病康复研究院的网站上,赫然写着“60~90天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标题。而在发货通知栏中,有近60位患者的名字在上面滚动显示,其中,很多患者已经是第三个疗程服用该药品。
   在产品使用书上,这款名为“联邦·焕胰素”的产品,既没有药品批准文号,也没有产品进口许可证,却是“由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为核心的专家组联合美国、英国、加拿大等6国权威研究机构研制而成的。”
   记者以购药为名拨通了该研究院的电话。“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糖尿病二型的患者,北京市区内送药当天可以拿到,患者没有必要来医院检查,我们把药邮递过去就可以。而且是货到付款。”该人士说。
   根据我国药品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企业要通过互联网发布药品信息,首先要经过国家药监部门审核。对于非法发布的,药监局会警告其停止发布,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药监部门将关闭网站的建议移交工业与信息化部,由该部门进行查处。而对于邮购药品,必须与邮政部门配合行动进行打击。
假药的“冰山一角”
   在互联网上,违法销售药品的行为还不仅仅是这些,非法网上药店和行医指南同样具有医疗安全隐患。
   据了解,截至2007年年底,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可以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各省区市一共有1257家。经过批准可以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有14家,其中只有7家由药品零售企业开办的互联网网站可以从事向消费者销售非处方药的业务,其他医药健康类网站开展B2C网上售药业务都属违法。
   可以说,经过国家药监局同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查处,目前非法建立的网上药店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减少。“过去只要打开百度搜索引擎,在搜索栏敲入网上药店,你就能看到几千家这样在网上销售药品的网店,经过这一轮的查处,现在几乎消失不见了,不过偶尔也能看到几个漏网的。”一位医药类媒体的负责人说。
   根据该人士的提示,记者登录了一家隶属于河北安国药业的名为“大宅门”的网上药店(www.dazhaimen.com.cn),以及北京一家名为“平价药房网”的网上药店(www.yfang.net),这两家网店仍然在进行药品销售,其中还有很多处方药产品。
健康网站经营模式面临转型
   有专业人士认为,从药品经营的特殊性考虑,网上药店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有几十家已经足够了。像过去上千家的情况业内并不看好。不但经营的产品非常混乱,质量和效果难以追踪,更严重的是很多都是见不得光的产品。
   “在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规范趋严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大部分相关的网站倒闭。而从目前的运营模式上看,能够活下来的,除了部分通过认证的网上药店以外,招商类和招标类网站也会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是也不会太多。”湖北九州通集团营销总监牛正乾说。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一批医药类网站进行了转型,以探索新的生存方式。搜药网就是其中的一例。搜药网曾通过药监局审批,有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资质,但是并没有获得向消费者售药的资格。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搜药网开始尝试一个新的模式——构建一个网上药店信息发布的平台。在搜药网上,加盟了不少药店,也注册了不少个人用户,当个人用户将购药信息发到网上时,搜药网会把这些信息转给离消费者近的加盟药店。
   “针对这个模式,我们也同国家药监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他表示,这个模式符合规定,这样我们才继续往下做。”搜药网副总经理韦邵峰说,“目前我们正在扩大平台的覆盖面,希望能够尽快做成全国互联网购药平台中的‘老大’。”
   显然,现实情况已经逼迫目前的健康类网站,赶快寻找合理的模式,而且要尽快做到同业竞争里的前几名,否则的话,未来会很难生存。
   迄今为止  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可以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公司:?
   * 上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 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复星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盛生药方连锁有限公司
   * 青岛百洋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合肥徽之堂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郑州九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珍诚医药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驰医药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先锋环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其中前面带有*号者,获准可以面对个人消费者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孙书博 2008-3-24 10:05:18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