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 VC或无缘华谊上市融资
 
 

www.stanchina.com

 

2008年05月05日 17:37 投资者报

“五一”前后,由成龙、李连杰主演的耗资7000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的《功夫之王》火爆上映,作为主要投资人之一的华谊兄弟再次显示出不俗实力(投资2000万美元)。

  与之前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贺岁片不同,华谊兄弟从2006年开始频推大片,《夜宴》、《功夫》、《集结号》、《功夫之王》等动辄耗资上亿的大片赚足了人们眼球。

  分析人士认为,华谊兄弟这种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除了经营思路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公司上市做铺垫。

  据悉,华谊兄弟的上市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目前,华谊兄弟已完成4轮私募,马云等国内明星企业家已经入股,而职业上的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却鲜有斩获。是他们不看好华谊,还是另有隐情?

  上市首选中小板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去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在2008年年内上市。但在选择上市地点方面,华谊兄弟最终情定中小板,其实是个早已决定的无奈选择。

  2007年,国内的一些民营娱乐公司大都选择到境外上市:5月3日,橡果国际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1月1日,橙天娱乐借壳嘉禾娱乐,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

  但华谊兄弟并未追赶这波境外上市的潮流。谈到原因,财务总监胡明解释说:“目前,华谊兄弟的业务重点仍在国内,所以不宜到境外上市。而且,境外上市的成本通常为国内上市成本的2~3倍。”

  对于在国内主板上市,胡明坦言,从财务数据上看,华谊兄弟完全达到了发行上市条件。但由于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盈利模式也很新,在主板上市比较困难。

  而近日有市场传言,华谊兄弟可能选择在即将推出的创业板上市。理由是:3月24日《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刚发布,深交所便组织了13家企业召开座谈会,而华谊兄弟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家。

  但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冉认为,除非给出更多的优惠条件,不然华谊兄弟是不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如果创业板也采取和主板、中小板一样的定价规则(目前最高市盈率为30倍),很难吸引那些优质的、颇具成长性的公司。” 王冉表示。

  王中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并未决定在创业板上市,相对成熟的中小板仍是华谊兄弟的上市首选。

  据悉,华谊兄弟已聘请中信建投作为上市保荐人和主承销商,有关律师、会计师等也已常驻公司展开调查。公司预计最快可在今年6月向证监会提交上市材料,而最终的上市日期将在年底或明年年初。

  盈利模式有隐忧

  目前国内A股市场已有多家文化传媒类的上市公司,并已构成文化传媒板块。但这些上市公司多是以文化产业的渠道经营为主,如歌华等有线电视运营商;或者是以有关文化内容的广告业务为主,如电广传媒(21.50,0.00,0.00%,)等。其中,真正以内容生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则不见踪迹。

  “如果华谊兄弟能够登陆国内A股市场,肯定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某券商研究员表示,“这家公司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目前文化传媒类板块受到的市场关注并不多,如果华谊兄弟能够登陆市场,无疑将会加强这一板块的实力,从而引起更多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注意。”

  王中军自信地表示:“从私募阶段来看,投资者非常踊跃,几乎是根本投不进来,能够投到华谊来的是马云、江南春、谭智、鲁伟鼎这样的资本家。这说明华谊不缺投资人,将来在市场上会受追捧。”

  但也有市场人士对华谊兄弟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前景表示担忧。

有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A股市场上的文化传媒板块的市值约为1500亿元人民币,仅占总市值的5%不到,这样的比例很难获得基金经理青睐。“以文化内容生产为主业的公司一般短期盈利前景并不好,市场还是较青睐与此相关的广告等稳定的盈利模式。”

  该投行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可能会慎重对待华谊兄弟的上市申请,其融资额度将被打折扣,“目前,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市值约8000亿元,企业IPO平均融资额为3亿元,而这里面没有一家是文化企业。”

  由于影视产业一般都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而多数投资者缺乏行业知识和耐心,他建议影视制作企业不要急于上市融资,而应首先练好内功,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单靠每年拍几部大片肯定是不够的。”

  艺人持股 PE等候

  由于独特的股权结构,华谊兄弟若成功实现上市,相关人士的收益必将成为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目前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华谊兄弟持股大约占50%,价值约8亿元,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等明星都持有公司的股权。除此之外,公司还吸收了马云、江南春、谭智和鲁伟鼎(鲁冠球之子)等国内顶尖的企业家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而且在最后一轮1000万股的增发中,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德龙控股主席丁立国也参与入股。若华谊兄弟能以较高的市盈率(如30倍)成功上市,以上持股人当可获得3倍以上的溢价收益。

  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华谊兄弟的4轮私募过程中,丝毫不见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的身影。

  王中军解释说,由于PE和VC对于运作上市带给华谊兄弟的压力太大,要求对企业的业绩承诺太多,而他“最不喜欢的是被他人天天逼着上市”。而更重要的是,私募股权投资的代价太高,“一部戏开发了半天,别人投了50%,赚了钱分人50%,这样太不划算。”

  虽然舍不得PE、VC等机构投资者在这次Pre-IPO盛宴中分一杯羹,但华谊兄弟却首创了业内十分鲜见的明星持股。对于这种做法,王中军认为,“明星持股是个创新,可以把公司与艺人的合作关系搞得更密切。同时,我们希望股票能为艺人带来增值收入,而艺人拿了本公司的股票,知道企业的性质和未来的战略,因而更有安全感和使命感。”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