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卓众出版:改制一年,利润同比增长30%

 
 

史坦国际STANCHINA

 
 

  2007927日,由机电商报社转制而成的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将主办单位与出版单位合二为一的整体改制试点单位。当时,《中国新闻出版报》

以《卓众出版破壳而出——写在机电商报社整体改制之际》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如今时隔一年,卓众出版整体改制后的发展情况如何?他们又有哪些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呢?

  整合了不少社会资源

  我们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整合了不少社会资源。谈到一年多来的感受,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这样说道。

  机电商报社转制前是一家科研院所的直属单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已经拥有110刊的出版规模,即行业报《机电商报》和《农业机械》、《汽车与驾驶维修》、《车主之友》、《汽车导购》、《越玩越野》、《商用汽车》、《工程机械与维修》、《今日工程机械》、《粮油加工》和《数码摄影》等10种科技类期刊。

  但在改制之前,这10本期刊分属于科技部、中国科协、机械工业联合会等3个部委。对此,刘泽林坦言,这些杂志改制前只是为我所用,但并不全为我所有,在管理与经营上的自主权有限,这种现象在科技期刊界挺多的。

  通过整体改制,我们完完全全获得了110刊的主办权、出版权和经营权。刘泽林表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而且增强了管理层的责任心,有利于持续稳定发展。最起码大家有了归属感,管理层解除了后顾之忧,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应该说,我们的整体改制是跨行业、跨部门盘活资源的典型范例。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卓众出版正式挂牌前夕,刘泽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尽管机电商报社已经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加强了控制,但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够精细。如今再次谈到这个问题,刘泽林表示,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他们改制以来的第二大收获。

  刘泽林举例说,从领导层面来看,尽管也讲民主集中制,也征求大家的意见,但改制以前实行的社长负责制严格来说不是一个集体决策的体制,这样容易犯错误、走弯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大做强没有规范是不行的。现在,我们有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再加上公司领导层,什么该总经理决策,什么该上董事会决定,重大决策都严格按章程来办,管理比原来更加规范。

  在采访时,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企划管理部部长谢艳丽为记者列出了公司管理制度的详细清单,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建立了薪酬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招聘流程;在业务方面,建立了投资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行管理办法;在出版编辑方面,建立了审稿及编辑校对制度、记者证管理办法;在综合行政方面,建立了员工手册、公章管理制度、证照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办法、员工出国管理办法、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办法、会议室管理办法、安全保卫制度、档案管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办法、采购与物资管理办法、例会制度;在财务方面,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通迅费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草案、差旅费支出规定。

  整体改制大大促进了公司的制度建设,而制度的规范化对企业各方面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刘泽林举例说,像很多科技期刊社一样,机电商报社以前的发展都是跟着感觉走,劳动合同也很不规范。现在作为整体改制的试点单位,他们已经把各项制度都建立起来,劳动合同也签到了每一个人,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也规避了法律风险。

  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

  尽管在整体改制前,机电商报社已经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经营单位,但并非独立法人。这种非市场主体的尴尬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机电商报社的进一步发展。

  以前我们作为二级单位,实际上法律并没有赋予我们经营自主权,所从事的一些经营行为是承担不了独立的民事责任的。刘泽林笑着说,整体改制让他们拥有了市场主体地位,取得了产业发展的入场券,现在经营行为都有了依据,心里也踏实很多。

  非市场主体地位带来的弊病还突出表现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上。刘泽林表示,新闻出版业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人才流失,产业就会无以为继。因此,如何留住和吸引人才,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化以后,人才以及人才的价位也都随之市场化。现在高端人才对薪酬的要求很高,我们公司的骨干每年都会收到猎头公司的电子邮件,对方开出的薪酬基本上都是翻番的。刘泽林认为,要吸引人才、留住骨干,除了靠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等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物质基础,要按市场价位办事,要不断提高收入。我们必须把这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刘泽林告诉记者,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后,公司不仅可以自主引进人才,还可以自主付薪酬,这应该说也是改制的一大收获。实际上,就是实现了谈判工资,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拥有了自主权,这在改制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搭建了统一融资平台

  机电商报社的110刊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整体改制以前,对外始终难以形成统一的品牌和合力。这不仅不利于报刊社的长期规划与发展,同时也为报刊社的经营带来诸多不便。

  说难听一点就是大拼盘。刘泽林表示,通过整体改制,品牌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既有子品牌,又有卓众出版这个母品牌。当然,卓众出版还在逐步推广,大家对这个品牌也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但从目前情况看,子母品牌能够相互支持、互相促进,各自的知名度都得到了提升。

  再一个收获就是搭建了统一的融资平台。刘泽林表示,以前上一个项目或启动一本新刊,累计投入在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以上,而报刊社的投入力度却总显不足,有些看好的项目也因资金不足而放弃。但现在公司有了品牌,有了市场主体地位,完全可以作为融资主体在吸引投资伙伴、贷款等方面有所作为。刘泽林坦言,资金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血液,供血不足,未来的发展肯定会不健康。如果融资平台搭建起来,公司就多一个渠道。

  在采访时,刘泽林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投资合作邀请函笑言,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内外的投资公司主动跟他们联系,表示很看重卓众出版这个公司和团队,希望投资优质的项目。这些在以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是科研单位的报刊社,人家一查就知道你不具备合作资格。应该说,原来我们是有项目没资金,现在是有这么多愿意投资合作的人,只是我们还没有筛选出好的项目。

  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观念和意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对此,刘泽林颇为感慨地说,如果大家都是四平八稳而不居安思危,这个企业不知道哪天碰上点儿风浪就顶不住了。改制就像是把你扔到海里去试试水。一些单位抵触改制也是过惯了舒服日子,担心一下子被抛到市场上会不适应。

  刘泽林坦言,令人欣慰的是,试水一年多来,公司上下没有太大的波动,职工的思想基本上做到了平稳过渡。不仅如此,大家的经营意识和危机意识也更强了。从我们内部开会就感觉现在大家的言谈话语不一样了。以前,以客户为中心往往只是挂在嘴上,但现在都是实打实的,大家都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的饭碗,企业的生死衰荣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家庭幸福与否。

  一年多来,市场地位确立了,规章制度建立了,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加上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可享受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卓众出版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飘红。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他们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比2007年同比增长30%以上,高于出版行业的整体水平。刘泽林介绍说,出版行业最后的收获是在冬季,由于大量回款结账都在第四季度,到年终结算时业绩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改制一年来的成绩令人满意。当谈到今后如何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长势头时,刘泽林表示,改制已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企业自身必须把改制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把大家的活力和创造力都激发出来。当然,快速的发展还寄希望于政府部门能够出台更好的政策。现在很多倾斜政策都比较原则,缺乏具体的细则,希望能够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实施路径。

作者:晋雅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