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业上市潮复苏 专家支招上市攻略

 
 

史坦国际STANCHINA

 
 

进入2009年的一个多月以来,传媒股有较好的反弹表现。随着国家相关产业重大利好政策的出台,传媒业上市潮亦开始复苏。消息人士透露,多家传媒集团正酝酿上市,其中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21世纪报系。专家指出,产业升级、政策利好出台将促进传媒业上市逆势而动。

  企业应根据实际规划融资蓝图

  20081231日,传媒业上市潮再添新军。山东省四家传媒企业赶上了2008年传媒业改制的末班车,山东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影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新成立的传媒公司集中改制、挂牌,并无一例外剑指上市。大众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傅绍万表示,将继续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等方式,加快上市步伐,直至实现该集团的整体上市。

  除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意愿,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省宣传部门都在积极推动,传媒企业自身也有相当强烈的意愿。远图投资执行董事张子鹏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引出传媒上市新浪潮,他同时提醒相关企业,资本市场在终结了此前的末路狂欢后,上市融资功能仍是雾里看花,尚未明朗。

  现在很多已过会的都未能上市,排队的还有很多,上市难度很大。张子鹏告诉记者,有不少大型传媒集团在考虑上市,但是由于传媒业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所以每走一步都相当谨慎,未来传媒业上市数量到底会有多少,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景气程度和传媒企业本身的意愿。

  随着多家传媒企业上市,重组、IPO等都已有了生动的诠释。后来者多在绞尽脑汁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以期吸引资本市场的青睐。张子鹏指出,最关键的是企业应先练好内功,现在有些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还未清晰。一旦上市,募集资金的投向等问题也都尚未考虑清楚。事实上,上市只是企业发展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不能一劳永逸。

  一些发展战略明确的集团,有建设传媒大厦、成立新的印厂、收购其他媒体、进入其他文化领域等方面的计划,都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张子鹏建议,是上市还是贷款融资,传媒集团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设计好融资蓝图。如果是希望IPO上市,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准备,这样等资本市场转好时,再冲刺资本市场会更加顺利。

  所有木板都不能短缺

  在美国证券市场,私募往往出现于公司在公开市场进行融资前的一个阶段。这样能够迅速、简便地从资本市场上为公司提供一定量的资金,解决公司公开融资前企业发展和上市融资的资金需求。

  传媒企业上市之前最好也要进行一轮私募。张子鹏认为,除了上述能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私募还可以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给企业带来新气息。传媒业内部存在很多体制性的问题需要外力来推动。

  从投资方来看,传媒企业投资一般有几种路径。一种是股权基金,除了外币股权基金,还有一些私募公司的人民币股权基金。如果做股权融资的话,可以考虑。张子鹏介绍,另一种是是民营企业和国企集团的投资部,比如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所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联想弘毅投资公司。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是此前成功重组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图书发行资产,弘毅投资基金将向发行集团增资48万余元,占增资后公司股权比例的10%

  那么,私募参与者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张子鹏指出,目前国内能投资传媒集团的机构不多,若想进行传媒业上市前的一轮私募,必须符合一些条件。首先是对行业较为熟悉,有过传媒业相关投资经验;其次要有健康的资本;再次最好有增值服务的股权基金,比如说对媒体运作较为了解,或者原来做过新媒体,能够给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经验,能够带来新的激励机制。同时,传媒集团的选择也要冷静而科学。张子鹏认为,传媒集团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深厚背景、能力和经验丰富、排名比较靠前的券商和律师事物所。此外,在上市融资前进行公司重组,并且选择好将要并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准备财务报表,优化资本、项目结构,最后对公司进行估值定价。

  投资集团现在普遍对纸媒看淡了,今年也许还能有利益,但未来三年会否更差?传媒集团要有紧迫感,制定明晰的发展战略,所有的木板都不能短缺,尤其融资这块木板要补上才行。张子鹏称。

  政策利好成行业发展重要推手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司司长范卫平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09年是新闻出版改革主题年,要打造骨干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手段,推进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新闻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他指出,新闻出版总署将鼓励中央和地方出版集团公司对中央各部门(单位)所属出版单位进行重组或并购。支持大型出版传媒企业通过在异地收购、重组、培育分支机构、实现跨地区经营,发挥资源优势和内容优势推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出版单位的股份制改造,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

  此番表述迅速激起市场的热烈回应,专家认为政府的大力扶持将成为文化企业改革的第一推动力。国泰君安传媒分析师也指出,国家政策的清晰化和具体化对传媒行业构成了实质性利好,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911日至201312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所得税减免政策在未来五年中得以延续。

  有关专家指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对于全行业来说都是实质性利好,这必将提高公司净利润,增厚每股收益。该利好政策到期后可能不再延长,企业应该早利用早受益。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需求的推动下,涉及传统媒体市场化改革的资本运作将得到实质性的发展。银河证券传媒研究总监许耀文预测,“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将进入小步快跑的阶段。资产注入和引入战略合作者等市场化改革将抵消宏观经济对相关公司的负面影响,并成为决定传媒类上市公司基本表现的关键因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