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界看好电影市场 工行首度为电影提供亿元贷款
 
 

史坦国际STANCHINA

 
 

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的背景下逆市上扬的中国电影越来越得到资本界的关注。电影业与金融业的联姻则是自去年以来国内影视业的一大热门话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在其网站上透露,该行北京分行近期为国内民营电影大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放项目贷款1.2亿元,该资金将主要用于华谊兄弟传媒2009年至2010年4部电影的摄制与发行。

资本界看好电影市场

据悉,此次华谊兄弟受到工行信贷支持的4部电影包括香港演员吴镇宇自导自演的《追影》、陈国富与高群书联合执导的谍战片《风声》、徐克的武侠片《狄仁杰》和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介绍,打包贷款将分期发放,前三部影片因已经或即将启动影片拍摄,贷款已投入使用。针对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的贷款,因距离开机时间较远,故暂时还未发放。

事实上,工行此次提供1.2亿元贷款并非开国内银行界给予影视业支持之先河,两年前,冯小刚拍摄《集结号》时就曾向招商银行借贷5000万元。但作为国有主流商业银行,工行此次放贷对于影视业来说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已引起主流行业的高度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资本依旧青睐电影行业,银行界依旧看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打包贷款降借贷风险

资本业看好国内电影市场,然而电影业回报的不确定性也使投资的风险大大增加。电影业的高投入可以带来高产出,但具体到某一部影片的投入和产出时,却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这就对银行信贷提出了挑战。

而此次华谊兄弟与工行的合作则将华谊兄弟所有在今年年内制作的电影打包在内,其中包括票房王牌冯小刚的最新作品《唐山大地震》。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传统信贷担保方式,此次工行放贷是通过电影版权财产的质押担保以及个人连带保证担保,来约束核心产品及经营风险;并通过监控贷款用途和监管票房收入,实现收支两线的封闭管理;而打包4部电影则可使影片间的各项收入以丰补缺,最大程度上平衡单片风险。

风险评估体系待完善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电影市场上,银行贷款是十分常见的融资形式,相当数量的影片投资来自于银行贷款。而国外银行对于投放电影业的贷款也有一套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与严格的申请投放流程。在好莱坞电影的融资过程中,通常影视公司是通过保险机构为影片按商定时间、预算与质量完成交付而进行担保,提供担保的保险机构即影片的完片保证机构。在国内,目前尚无这样的完片保证机构,影视业向银行借贷成功目前尚是个案,还未形成统一的流程、规则和体系。无论是对于追求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国内影视制作业还是寄望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天地的资本界来说,此次工行向华谊兄弟打包提供1.2亿元贷款都仅仅是一个开始。

来源:中华新闻报

记者:施晨露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