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成效不佳华友世纪遭高溢价收购

 
 

史坦国际STANCHINA

 
 

429日,国内知名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SP)企业华友世纪(HRAY.NASDAQ)宣布,该公司已收到BestProspectOverseasLimited(简称“BPOL”)有意收购其51%股权的意向。本报获悉,这是一支由15位自然人组成的独立财团,公开对上市公司发起旨在控股的主动收购要约,在资本市场实属罕见。

  一个月前,王秦岱刚刚卸任华友世纪CEO的职务留任董事长,尽管华友世纪正在努力由单一的SP“SP+娱乐转型,但是2008年净亏损1200万美元的现状未能改观。

  曾经担任华友世纪和光线传媒合并案的财务顾问华兴资本CEO包凡透露,华兴资本也介入了此次收购,最终结果有望在一个月之内见分晓。

  但是在中国迎来3G时代来临的时候,BPOL抄底国内著名SP企业,其用意可能更为深远。

  高溢价收购

  华友世纪公告称,该收购意向还将视各种情况而定,其中包括双方达成彼此满意的收购条款。尽管对可选方案的评估或调查并不一定会导致收购交易的发生。但是,华友世纪董事会终于正在评估多种可选的策略,以寻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根据收购要约,BPOL提出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3.50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51%的股份,这一价格远高于华友世纪在纳斯达克前一交易日的1.50美元收盘价。根据这一收购价格计算,华友世纪的总价值约为7700万美元。

  实际上,BPOL去年12月开始接洽华友世纪董事会,但后者一直没有与BPOL展开实质性的谈判,也没有对最近的要约作出回应,因此BPOL公开宣布要约收购。

  华友世纪是一个股东非常分散的公司,其单一大股东才占据了12%的股份。因此,收购的方案要满足所有股东和利益者的要求是很不容易的。”BPOL发起人董朝晖告诉本报。

  以目前华友世纪2187万股总股本计算,此项收购涉及金额约3900万美金。董朝晖称,此次收购为纯现金收购,现金来自于要约所提议的新管理团队,以及过去一直与新管理团队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私人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均有媒体背景。

  董朝晖对此次收购颇有信心,我们提出了比较高的溢价,股东既可以坐收收益也可以高价位退出。

  BPOL是谁?

  作为BPOL的发起人和最大投资者,董朝晖及其背后的团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悉,董朝晖执掌的欢乐传媒集团是一家集制作、发行、媒介广告销售、艺人经纪、市场推广于一身的影视文化集团。欢乐传媒集团作为一家北京的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年中低调运作。20057月,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欢乐传媒集团1300万美元。董朝晖告诉本报,欢乐传媒2008年收入2亿,纯利约二三千万。

  而BPOL其他成员也都是在电影、电视、音乐、经纪等行业的成功人士。但是董朝晖强调,此次出资都是个人出资,而且与欢乐传媒注入无关。

  BPOL递交华友世纪董事会不仅有收购方案,还有商业方案。BPOL提出要建立以董朝晖为首的新管理团队,同时希望在董事会中获得四席,另外两个为独立董事,其中董朝晖任CEO

  根据BPOL的规划,首先收购华友世纪,然后借助资本平台,寻找收购对象并整合进上市公司中,最终将华友世纪从手机铃声及音乐提供商转换为一家多样化的媒体和娱乐公司。

  有分析师表示,不排除在华友世纪股票低迷时,BPOL的抄底目的。

  华友的转型

  对于王秦岱的卸任是否与此次收购有关联,董朝晖仅表示,华友世纪旧有的管理团队遇到了发展瓶颈。而王秦岱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在遭遇了SP的整体滑坡,华友世纪一直在寻找出路,过去三年,华友世纪通过收购5家唱片公司,将业务逐渐延伸到了娱乐领域。过去三年,华友进入音乐市场,是音乐市场最困难的时期。易凯资本CEO王冉说,实际上,过去三年,也是SP最困难的时期,华友世纪寄望于音乐+SP”能让华友世纪获得新生。

  华友世纪转型多元化的娱乐传媒业务的思路是对的,只是目前的管理层执行力不够。董朝晖认为,有着互联网公司背景的华友世纪,在传统娱乐产业运营经验不足,而且缺乏专业的运作人才。

  华友世纪最新公布的财报也反映了转型的阵痛,2008财年华友世纪净亏损达到了1200万美元。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总收入1440万美元中音乐唱片收入仅300万美元。

  在转型娱乐公司的过程中,“SP下坡路走完了,现在华友世纪在二次创业王秦岱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华友世纪正在积聚内容资源和品牌效应,一切都是为了3G应用。

  目前,华友世纪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彩铃和音乐,但是未来3G时代,什么应用能够带来良好收益还是未知。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分析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王然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