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美传媒公司在中国收到“冷落”

 
 

史坦国际STANCHINA

 
 

【羹国《纽约时报》54日报道】题:美国媒体因中国冷落而选择印度
经过多年热烈的游说和操作,美国媒体公司在中国仍然一事无成,因此越来越把注意力转向印度。

媒体高管仍然认为,中国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一美国动画片《海绵宝宝》在中国就大受欢迎,但很多公司因为对审查、盗版、严格限制外国投资和中国行政机构办事速度太慢感到失望而纷纷撤走。
    近几周,美国在线第二次关闭在华业务。与美国在线共有一个母公司
(时代华纳)的华纳兄弟2006年还计划在中国各地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设200家零售店。如今,该公司已经没有这样的计划。
     时代华纳高级副总裁迈克尔·德尔·尼恩说:“没人在那边有像样的影响力,看来也没人知道怎么才能获得这样的影响力。就工作重点而言,我们现在主要关注别的地方。”

    
这个地方越来越指向印度,一个经济增长迅速、对外国媒体公司阻碍较少的国家。今年3月,美国电影协会首次在印度开设办事处。4年多以前,丹·格利克曼成为协会负责人,他访问过中国几次。他说:“感觉上,当时的机会比现在多。”
       这是十足的倒退。多年来,美国媒体高管一直极力赞场中国的潜力,拉拢中方官员,宣扬中国十几亿人是潜在的金矿。但是,媒体公司的失望情结越来越强。几年来,中国把每年可在电影院放映的外国影片数量限定在
20部以下。
       外媒公司即便进入中国,也只能接触到极少一部分中国人。比如,
CNN国际频道只在使馆和服务于外国商务旅客的酒店才能收看。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也在中国落户,但只有广东约1400万户家庭能够收看。
   MTV
董事长威廉·罗迪(毕龙毅)说:“中国似乎激发了所有人的兴趣。我认为,大家过去期待得过高过早。你得有耐心。”
   媒体大亨默多克就加入了一场娱乐中国大众的长达
10年的冒险之旅。他找到一位华人妻子,但没找到多少收入。他妻子邓文迪每年得到10万美元报酬,为MySpace(社交网站)中国的发展“提供战略建议”。除此以外,默多克在中国的活动少得可怜。 

来源:《参考消息》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