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远去的王者 模糊的背影

 
 

史坦国际STANCHINA

 
 

AOL(美国在线)携手时代华纳,这起互联网史上最豪华的联姻,持续了8年,终于到了尽头。

728日,AOL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了申请上市登记表,决定独立上市。同时,时代华纳从谷歌手中回购其持有的AOL所有股票。谷歌持有AOL股票5%,时代华纳为此向谷歌支付2.83亿美元,谷歌为此亏掉7.17亿美元。2006年,谷歌以10亿美元获得上述股票。

AOL跌价,亏得最多的不是谷歌,而是时代华纳。20001AOL与时代华纳联姻,组成“AOL时代华纳公司,合并交易额达1660亿美元。新公司的价值在合并后高达3500亿美元,相当于墨西哥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可谓富可敌国。

此次,时代华纳收购谷歌持有股票的资料显示:AOL身价约为57亿美元。

回顾既往,AOL的故事让人唏嘘。它与网景一起,曾经互联网传奇的起点。在互联网星空里,整个上世纪90年代,AOL都是最亮的星星之一。那时候没有谷歌,FacebookTwitter,当时交相辉映的是网景、AOL、雅虎、微软。

现在新星闪烁,AOL却何其黯淡。

AOL1992年在美国上市,上市后,在公司销售主管Jan Brandl 的设计下,公司直接给数百万电脑拥有者邮寄AOL的软件,免费使用。两年内,AOL用户增加到460万,再过两年,增加至1000万。

就在1994年,AOL已经成长与CompuSeverProdigy并列为美国三家最大的联网服务商(ISP),但AOL增长率最快,年增长200%。随后,AOL收购CompuSever,成为最大的联网服务商。Prodigy则每况愈下。

这时候,微软成为AOL的对手。微软在即将发布的Windows95操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微软自己的联网服务,即微软网络(MSN)。面对微软这个庞然大物,AOL仍然赢了。赢在两点,一是状告微软垄断,二是AOL能提供当时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分别为上网权、内容服务、信息内容。MSN却需要用户分别去面对各个环节。

战胜微软后,AOL的敌人变成了网景。网景当时如日中天,除了AOL外,就数网景与微软叫板的声音最响。网景领航员(Navigator)是当时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超过微软的探索者(IE)。AOL希望与网景合作,在Navigator上推广AOL的内容与服务,被网景拒绝。

AOL随后收购浏览器公司WAIS,并与微软合作。1997年,当网景准备自己做内容时,AOL、雅虎、MSN已经成为美国三大门户。

故事的结局是:1998年圣诞节,AOL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景。但AOL辉煌的顶峰,还是2001年与时代华纳合作。当时业界对此合并的定义是,时代华纳已经过时,新生的AOL吞并了过气的时代华纳。

AOL在硅谷连战连捷之际,在中国也开始大肆扩张。20016月,刚刚与时代华纳携手的AOL,步雅虎的后尘来到中国。他们都选择本土伙伴合作,雅虎选择是方正,AOL选择的是联想,成立了联想翱龙。柳传志触网,是当年盛事。柳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我得撒腿快跑。

AOL的好日子就此结束,随后互联网泡沫崩盘。度过寒冬后,谷歌、雅虎等后起之秀快速超越。携手时代华纳的AOL似乎沾上了传统媒体的暮气,再也没有了当年过关斩将的冲劲与闯劲。就是在中国,联想翱龙步入困局,最终于2004年解散。

写这篇博客之前,记者多方努力联系上了一个前联想翱龙员工。五年前,他是记者的好友。联想翱龙解散后,他到当当网上班,却最喜欢回忆翱龙。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AOL曾越过大洋彼岸,给他带了互联网创业的激情与梦想。至今,回忆起联想翱龙,他仍然伤感。

AOL影响的人还有很多,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就是其之一。当AOL还与CompuSeverProdigy三国鼎立时,李彦宏正拿着简历四处求职。回国创业前,李彦宏写了一本书,名为《硅谷商战》,书描述最多的,不是搜索引擎,而是AOL,其次才是微软、网景。

AOL曾是互联网领域内的王者,点燃过许多人的激情,只是它已渐行渐远。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侯继勇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