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坐庄地铁书刊

 
 

史坦国际STANCHINA

 
 

日前,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出让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郭广昌复星系下的上海复星书刊发行产业有限公司以612万元,超过挂牌价376%的溢价率获得这部分股权。交易完成后,地铁书刊原大股东,国资上海地铁总公司将退出地铁书刊今后的管理,而复星将全面接手其业务的经营。

  业绩保持稳定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刊零售、通信配件,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主要从事上海轨交一、二、三和四号线的站厅层,一、二和三号线的站台层的报刊连锁经营。据了解,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规章制度齐全,财务结算规范。审计报告显示,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2006年净利润为176.59万元,而2007年净利润达到209.57万元,业务稳定。

  上海市地铁总公司为本次股权转让项目的出让方。上海市地铁总公司于1993年设立,为国有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主要从事地铁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工程监理、技术咨询、服务。为更好地专注于主业经营,上海市地铁总公司经理办公会于2008416日决议,同意转让所持有的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并按照国有产权转让的合法程序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

  复星如愿入主

  此次股权转让项目从挂牌、竞拍直到最后的成交,都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交易流程安排,公平受让,让国有资产实现增值。项目挂牌后,上海联交所在许多媒体上发布信息,吸引了境内外多家企业和投资公司的关注,最终共有6家企业向联交所递交了举牌材料。出让方于200976日对受让方的资格进行了确认,竞买人温州市民信经济担保有限公司因故退出,该项目剩下5个有效竞价人。出让方确定85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3楼交易大厅举办专场电子竞价来确定最终受让方。

  经过多轮竞价,确定最高报价人上海复星书刊发行产业有限公司为最终受让方,成交价 612.5008万元,增值376.92%

  实际上,上海复星书刊发行产业有限公司本来就是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上海地铁书刊服务有限公司原股份结构为:上海地铁总公司出资51万元,持有51%股权;上海复星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34万元,持有34%股权;上海复星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出资15万元,持有15%股权。

  现在,拿下地铁总公司出让的这部分股权后,复星将全面入主地铁书刊。分析人士认为,复星系名下已有多家报刊发行销售公司,如上海复星书刊发行有限公司、上海久远出版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空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等,其中,上海复星书刊发行公司还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书报批发零售企业。时至今日,复星集团对文化传播行业还是保持着热情,此次全面收购地铁书刊后,预计复星将对集团内的文化传播产业进行整合,提高整体经营效率。

  问号是否有解?

  一个出让项目能引来六家竞买者,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被地铁书刊公司近年来所表现出的稳定业绩所吸引。不过,这一稳定业绩能否保持持续性,则可能是个问号。

  去年,陕西南路站季风书苑传出将从地铁站撤出的消息,虽然最终以非常优惠的价格续约,但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一直以来,地铁车站都被认为是做生意的一块宝地。随着以地铁城为代表的地铁商业项目的相继开发,越来越多的商家把入站作为投资的一种重要选择,其中也包括文化载体———书店、书报亭。

  十年下来,一号线陕西南路站的季风已经成为了某种象征。繁华的物质消费的世界里,依然在某个角落保留着一个精神的小花园。你能想象从百盛、巴黎春天等大型购物中心提着大包小包出来的男女青年,会去买几本书作为最后的血拼吗?是啊,当一手拿着卡布基诺,一手捧着《卡尔维诺》的年轻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过,那种闲适和品位,本身就已经成为了这幅城市水彩画中的一景。

  但市场是残酷的,季风的困境似乎也在折射出这样一种讯息———作为文化载体的书店、书报亭也需要不断变革经营理念和手段。报刊、图书的薄利与地铁站台日益上涨的租金压力,确实是一对矛盾。报刊、图书都是相对固定的售价,不可能因为租金的提高而提高销售价格。最近几年,上海商业用地租金增长很快,文化产品的生存压力不小,一位分析师说道。

  此次复星一举拿下地铁书刊后,会用什么方式应对如上挑战,市场充满期待。地铁书刊公司的书刊经营原先与地铁运营之间复杂的关系,此次通过产权交易进行调整后,将逐渐变得清晰,各方的权责也相对更加明确,这对地铁书刊公司来说是有益的,但是脱离了地铁总公司,地铁这一条对地铁书刊公司来说赖以生存的销售渠道是否会依然畅达,可能就不那么确定了。看来,复星将面临考验。

来源:解放日报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