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改制破冰 上海文广“分家”在即
 
 

史坦国际STANCHINA

 
 

社会资本期待已久的中国电视业改革盛宴,即将开席。

1021日下午四点,上海市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将在上海南京西路651号广电大厦召开。

这里,目前仍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所在地。但大会结束后,大厦的使用者将一分为二,分属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传媒)。

多位接近此事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都将进入东方传媒,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未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对该公司控股的前提下,社会资本亦有机会成为其股东。

这不是上海文广内部的简单重组,而是中国电视业改革的最重要一步——首家广电体系传媒集团实现整体制播分离

而在上海文广之后,湖南广电、央视二套、五套、北京电视台等的改革,也将纷至沓来。

SMG“公司化

虽然1021日才正式挂牌,但上海文广的体制改革方案悄然亮相已近2月。

830日,上海文广召开内部会议,通报了该改制方案。会议透露,该方案于当月20日,获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并获得上海市委批示支持,这标志着上海文广制播分离、转企改制工作正式启动,进入全面组织实施阶段。

按照改革方案,上海文广将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

其中,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上海市文广局实行行政管理。上海文广的播出资源和涉及新闻制作的部门,包括节目编审委员会、台总编室、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播出总控、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中心等,都将置入电视台。

而新成立的东方传媒,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控股,实行台属、台控、台管,并承继上海文广现有的英文名缩写——SMG。东方传媒将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包括第一财经频道及周边产品、管理上海时尚频道的星尚传媒集团等。

此前,上海文广总裁黎瑞刚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有意着力打造星尚、第一财经品牌,不排除将其分别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上海文广已与知名投资机构日本软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虽然,文广方面对本报表示,该协议仅为数字媒体版权交易、海外流通等层面的合作框架,没有任何实质性交易,更不涉及股权交易。但了解此事的业内人士均认为,黎瑞刚与软银总裁孙正义的握手,不排除是为政策环境成熟后下一步的股权合作做准备。

数位文广内部人士也向本报记者指出,此次上海文广的制播分离、公司化改制,为日后东方传媒引入投资者提供了基础。

改制路径

在全国广电体系制播分离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广此次的改制路径,得到了广电总局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首肯。

915日和1012日,广电总局两次发布答记者问称,改制的前提是,在制播分离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频道频率管理,严禁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严禁将频道频率变相出租、转让或承包

而改制的空间则在于,调动社会力量制作节目,改变各台自制自播节目的模式;重点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等节目栏目

广电总局亦明确了制播分离改革的可能路径: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也可以按照先台内、后社会的办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面向市场的影视剧等节目制作公司。推进电台电视台经营性的节目制作单位和部门转企改制,也是一种形式。

而在各大广电集团实现制播分离后,融资甚至上市,皆有可能。电台电视台所属节目制作公司,可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条件成熟的节目制作公司经批准可上市融资。

破冰之势

目前,与东方传媒站上同一起跑线的,还有湖南广电、央视二套、五套、北京电视台等制播分离试点单位

在各省级广电集团中,湖南广电与上海文广规模最大,改制探索也走在前列。不过,由于政策所限,二者的改制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直至20094月,一位深度参与集团改制的湖南广电高层仍对本报记者表示:改制现在仍是胶着状态,纠结的问题还是那几个。没有政策的许可,我们怎么努力也没用。

7月,湖南卫视一位高层也对本报记者直言:事实上,之前实施的制播分离,大部分是徦的,节目仍然由电视台自产自销,没有市场化定价,包括我们的。

如今,在上海文广改制破冰之后,湖南广电的改制,也将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前述湖南广电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湖南广电的改制方案,几经修改后目前已获原则通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王思璟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