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二十年“魅影”追踪
 
 

史坦国际STANCHINA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还原高盛在中国20年的“魅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国际上翻云覆雨的顶级投行,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疯狂摄取利益,它所拥有的权力甚至超越了国家和法律的边界。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益民 深圳报道

  有一句广告语:叫做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果把这句广告词改为一直在掠夺从未被揭穿,也许也适用于某些国际投行。当然了,我们没有说这一定是指高盛,但是还原高盛在中国20年的魅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国际上翻云覆雨的顶级投行,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疯狂摄取利益,它所拥有的权力甚至超越了国家和法律的边界。

  所以,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黄明称高盛在美国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更大的问题在中国并不是言过其实,而是恰如其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起诉,让高盛道德诚信破产,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全球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419日,英国首相布朗率先批评高盛——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道德破产,希望英国金融监管机构调查被美国证监会起诉的高盛集团。

  420日,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吊销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伦敦金融城登录交易执照,同时宣布将同SEC合作,开始正式就欺诈案中涉及英国银行的8.41亿美元损失对高盛英国伦敦分部的业务展开调查。

  4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建议,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的欺诈指控得出结果以前,希望德国政府暂时停止向高盛集团提供新业务,而德国金融监管局早在此前两天就已联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寻求获得有关高盛集团与德国工业银行(IKB)之间关系的细节信息。

  同一日,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表示,鉴于美国高盛遭遇欺诈指控,法国监管当局值得对此展开全面调查。

  尽管高盛被欧美政府监管部门全面围剿、一片喊打,但它在中国的境遇还是相当幸福的,其担任中国农业银行HIPO牵头主承销商没有任何变化松动消息出现,虽在期间有多家国际大行游说中国政府将高盛从中国农行主承销商名单中剔除。

  那么,混迹中国内地市场已经近20年的高盛,真的值得这样信任吗?

  中央国资委金融衍生品顾问、康奈尔大学及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黄明在越洋电话中向记者表示,高盛在美国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更大的问题在中国。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