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文化产业 浙江民企品尝影视产业鲜桃
 
 

2005.09.20 09:53】市场导报 

 

  喜人的数字

  中新浙江网919日电 记者从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了解到,至2004年底,我省广播影视制作节目公司已经从2002年的36家猛增到111家,总注册资金4亿多元,固定资产7亿元以上,民营企业占广播影视制作单位总数的80%以上。

  近年来,我省民营影视机构投资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势头强劲,2002年共参与制作电视剧6部、155集,投资3100万元,占年度电视剧生产总投资的17.22%2003年参与制作电视剧8部、221集,投资6134万元,占年度电视剧生产总投资的49.87%。除了在本省投资影视作品生产外,一些民营影视机构还积极地向省外投资,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七八个省市的影视制作单位合作拍摄电视剧。2003年全省民营机构在省外的投资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感谢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对本版采访给予的大力支持)

  金洲:讲述自己发展的故事

  今年513日,由中央电视台、金洲集团下属的金孔雀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湄澜传情》20集电视连续剧拍摄圆满成功。

  这部电视连续剧,主要反映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人文、地域、自然等风貌,突出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宣扬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让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野生动物行列中来。

  这已不是金洲集团第一次触电,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家对电视剧情有独钟的民营企业,其主业却是与影视毫无相干的工业用管道,如果从表面上硬扯的话,或许集团董事长俞锦方早年曾在那块让人魂牵梦绕的七彩土地上战斗过,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怎么也挥之不去……

  10年前,俞锦方又来到了西双版纳,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面对着绵延不绝、封山盖谷的热带雨林时,哗响的林涛给了他一个沉甸甸的真理:真正的生命,是远离喧嚣的苟活,蔑视风雨,自成风景。一份责任抑或是一种觉醒,让他毅然承包了2.5万亩原始森林,创建以野生动物、民族文化、热带雨林为三大主题的原始森林公园。

  在经营森林公园的风雨历程中,俞锦方领悟到:要发展,就要不断冲破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的思想,改变自满自足、狂妄自大的束缚。要真实地再现这段火热的生活,电视剧是最好的一个载体,于是集团在2002年投资500万元与中央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云南省电视台合力打造了18集电视连续剧《孔雀树》,这是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一次大胆的尝试。

  该剧以金洲集团斥巨资保护西双版纳2.5万亩热带原始森林的真实故事为蓝本,深刻阐释了保护环境,保护稀缺的雨林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深刻主题。全剧浸润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演绎着人与自然的深邃思辨,折射出弥足珍贵的人文关怀,描绘出一幅在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主人公理性追求人与自然本源性和谐并为之无悔付出的壮丽图画。该片外景地选择在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云南西双版纳,其中的民族风情、雨林奇观和野生动物将成为引人入胜的几大看点。该剧编剧由电视剧《重案六组》编剧申捷担纲,由天津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胡春桐任总导演,百花奖最佳男演员、电影《生死抉择》的主角王庆祥担任男主角、著名女演员赵娜主演。

  作为该剧的出品人、总监制、总策划,俞锦方倾注了对西双版纳的全部情感,《孔雀树》四换编剧,五易其稿,历经一年多拍摄才杀青,被排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最终经中宣部、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层层甄选被确定为党的十六大献礼片。

  2004年拍摄的《金孔雀起舞彩云之南》专题片,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金洲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投资西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勤劳务实、积极探索、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新一代浙商精神。并以展示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孔雀文化、爱伲人文化、综合性民俗风情为主题特色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展示亚洲野象为主的野生动物和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文化为主题特色的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国家AAA级景点)、以展示民间佛教文化、民间农耕文化、边境探秘观光、中缅界河——打洛江漂流为主题特色的中缅第一寨勐景来景区,还有以展示动物王国的云南野生动物园(昆明)为主题特色的诱人风光和多姿的民族风情为背景衬托,体现了金洲集团参与西部开发投资创建办旅游企业的曲折与艰难,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进取,取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可喜画卷。

  俞锦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讲述自己发展的故事,并且讲得如此精彩,获得文艺界专家的高度评价,是金洲集团多年来重视文化建设与实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集团的影视文化公司已在京正式成立,在追求、塑造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金洲将把自己的文化探索之路走得更远。

投资文化产业 浙江民企品尝影视产业鲜桃(2)

www.hexun.com 
2005.09.20 09:53】市场导报 


 

 

 

 

 

  横店:打造东方的好莱坞

  说起我省民营资本涉足影视产业这个话题,人们脑海中就会冒出横店两字。如今的横店集团已成了全国特大型民营企业,至2004年底集团总资产达142.9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131位、全国十强民营企业3位。横店集团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10年来在影视产业上创下的丰硕果实功不可没!

  横店集团外宣部门负责人施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在10多年前,集团就明确了以影视文化产业带动横店社区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具体思路。1995年,为了支持谢晋拍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鸦片战争》,集团投资建设了广州街拍摄基地。影片拍摄需要大量群众演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媒体报道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游客如潮水涌入拉动了横店的社会消费。初尝这三大功效的甜头后,横店更看清了发展影视产业的前景,在确保原有工业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影视旅游文化也作为一大产业重点。

  据施先生介绍,10多年来,共投资30亿元建成了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共13座,建筑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广州街、香港街、清明上河图、秦王宫、明清宫苑、明清民居博览城等仿古建筑名扬中外;古战场、枪战片、武打片等拍摄基地规模亚洲第一。影视城内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从宾馆酒店到娱乐设施、设备租赁、场景制作、演员公会,能为剧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横店投资影视产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到2004年底,在横店拍摄的影视剧累计超过5000多部(),每天平均有10多个剧组在此拍摄,高峰时有18个剧组同时开拍。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荆轲刺秦王》、《鸦片战争》、《天下粮仓》、《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均拍于此地。初步统计,全国每年约十分之一的影视古装戏在此拍摄。谢晋、陈凯歌、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及巩俐、李连杰、章子怡、金喜善等国内外影视明星都成了横店的常客。影视业的发展还带热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去年接待游客250多万人次,总收入超3亿元。

  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横店的影视产业,20044月初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正式挂牌,总体规划面积达365平方公里。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现场办公,号召举全省之力建设好这个产业实验区,东阳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实验区管委会。

  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79家影视机构入驻实验区,美国时代华纳、香港东方娱乐、香港唐人电影、中国电影集团等知名机构也名列其中。今年16月,共投拍影视剧31部,实现营业收入1亿多元,预计今年底可达到2亿元。经营项目涵盖了影视制作、器材租赁、音像、广告、动漫等多个行业。预计到年底入区企业可达100家左右。

  今后集团会把影视文化作为未来第一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通过积极网罗高级人才,加大与国内外大型影视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把这块产业做成巨无霸横店集团有关负责人满怀豪气情说,最近已把集团所属的有关企业(机构)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了浙江横店影视娱乐有限公司,争取在三五年内成为上市公司。

  安吉:借影视炒火旅游景点

  获得第73届奥斯卡10项提名奖的《卧虎藏龙》,不仅让国人为之一震,也让电影中一些镜头的拍摄地安吉大竹海景区一举成名。以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年门票收入才刚过10万元,《卧虎藏龙》一夜成名后,来景区的游客逐年攀升,去年门票收入达到307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2万多人次。

  影视加旅游真有一种魔力啊。自从尝到电影《卧虎藏龙》的甜头、安吉又被央视定为生态影视拍摄基地后,大竹海景区曾经的大总管、安吉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贵平的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摸准了影视导演的口味后,更是整日不知疲倦地在全县四处搜寻宝地,满脑子就想着一个事:如何吸引到第二个……N个影视剧导演的眼球。

  今年6月,周贵平和安吉县广播电视台合作,首期共同投下800万元巨资开发了天荒坪银坑景区。这里有6000多亩翠竹连绵,清山秀水,怪石嶙峋,开阔平坦,人移景换,美景奇特……真是一块拍摄影视的宝地!近日,黄健中执导的电视剧《越王勾践》和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夜宴》两队摄制组人员,几乎在一前一后看中了天荒坪银坑风景区,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项。

  前几天当记者赶到该景区时,这里正忙得热火朝天。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越王勾践》中西施从孩提到出嫁这段生活场景,马上就要在这里拍摄。投资2000万美元的电影《夜宴》中的部分镜头估计在年底就会过来拍摄。这是个好兆头啊,景点还没开张,已被国内两位大导演相中,相信会比《卧虎藏龙》更轰动。周贵平说,这里可供开发的山地实在多,今后会按剧本添加人工建筑,边保护边有序地开发,天荒坪银坑景区的影视投资前景不可估量。

  周贵平认为,就目前投资规模来说,安吉民营资本在影视产业中只能算小打小闹,不过走的是和横店完全不相同的模式,打原始生态牌搞影视基地开发这条特色路一定走得通! 年轻人如何接触媒体

  美国一家读者研究所(ReadershipInstitute)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35岁以上的读者关注硬新闻、编排手法、生活方式故事、我的经历等特写及服务类文章。18岁~24岁的读者则喜欢诸如居家、健身、美食、时尚、娱乐及科学,也包括生活方式的故事。他们也对广告感兴趣。他们阅读时精挑细选,不到一半的人看星期日报纸,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看周刊。

  年轻读者喜新厌旧

  互联网已永久地改变了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年轻人已不喜欢手拿印刷的报纸阅读,即使他们年老以后也不会喜欢。

  华盛顿特区的一家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年轻人已远离传统的媒体,他们很少从报纸、当地的电视上获取资讯。取而代之的是,许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丰富多彩的网站上获取他们想要的新闻,包括由那些传统媒体开办的网站,如CNN、纽约时报(NewYorkTimes),还有就是非传统媒体,如AOLYahoo等。

  免费报纸有杰出表现

  尽管很多发行商一直怀疑免费日报是否是一种可行的、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但无论这种怀疑正确与否,没有人否认《地铁报》在吸引年轻读者方面的杰出表现。《地铁报》号称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多万的读者,其所涵盖的年轻读者群体令许多出版商羡慕不已。一些免费报纸,如美国的《红眼》、《快报》等在城市里正影响着报纸与读者的关系,特别是与年轻读者的关系。

  在线报纸方兴未艾

  在线报纸的阅读者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线消费多于普通的网络使用者。美国报业协会去年发布一份调查报告,题目是《2004年更强的使用者:在线报纸观众在宽带世界里》,这份调查里的要点如下———

  在线报纸的读者平均年龄是38岁,而网页的使用者平均年龄是45岁;

  44%的在线报纸读者年龄在18岁~34岁之间;

  45%的报纸网站访问者具有大学学历,45%的普通网页使用者也具有大学学历;

  88%的报纸网站读者是有固定职业的,而访问所有网站的人中73%的人有固定职业;

  84%的人最近在研究是否在线消费;

  82%的人刚刚在线消费过。

  手机传媒大行其道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正在酒吧里和某个有趣的家伙或漂亮的女孩聊天时,当地的报纸给你的手机发来即时信息,告诉你最新的伊拉克战况———这种感觉是不是很酷?

  如今在波士顿,这已成为可能。免费报纸《波士顿凤凰报》创办了这一不同寻常的项目。对于凤凰报和手机运营商来说,这给他们带来了收入,因为每接收一条信息,用户要付50美分,而且同时收集有关年轻读者的有价值的资讯,如他们的邮政号码、年龄及他们渴求的内容。

  BBC也已为孩子们开设了新的手机服务项目,现在25岁以下的用户享受手机信息服务的时间比听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菲律宾号称是世界短信之都,每日短信发送量达2亿条!该国阅读量最大的报纸《菲律宾询问者日报》已开发了大量移动服务,以充分利用全国2.66亿的移动用户资源。

  当然,在头号人口大国———中国,手机报纸也已崭露头角。传统报纸的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未来的变化,报纸必须要做两件重要的事:保住自己的品牌;应对印刷媒体所面临的大范围的挑战。此外,传统报纸必须确信,在线读者其实就是在线报纸的读者。

  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日本报业集团巨头《朝日新闻》10年前开办了朝日新闻网站(asah i.c om),目前的点击量是每月2亿次,读者平均年龄30岁~40岁,并成为日本现在最流行的新闻网站。

  两年前,《朝日新闻》成立了互联网资讯俱乐部(ClubZest),目标是吸引年轻人。因为有统计显示,不到20%的日本在校大学生读报,而日本的大学毕业生求职难,所以俱乐部就向成员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很短的时间内,俱乐部成员就发展到1万多人。

  去年10月,《朝日新闻》开创了免费的读者社交平台———Aspara俱乐部,目的是建立起紧密的读者关系。任何人,即使不是《朝日新闻》的订户,也可参加这一俱乐部。俱乐部为成员免费提供独特的信息和故事;成员家人如在深夜突然生病,可通过俱乐部的网站向医生请教;成员还可获得银行的各种优惠服务;在《朝日新闻》举办各类活动时,俱乐部成员都有机会参加;俱乐部成员还可在俱乐部主页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目前,俱乐部成员已超过40万人。

  《朝日新闻》还针对年轻人开拓了手机新闻服务,现在有10个站点24小时向100多万手机网站用户提供新闻资讯,而每个用户每月只需付费1美元~3美元。

  正因为在互联网、无线通讯、多媒体等领域的努力,《朝日新闻》目前的日发行量是830万份,去年创收40亿美元。

  努力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DainikJa gran(印度北部城市的一家日报)是印度发行量较大的日报,现在创办了一家小报JuniorJagran(阿格拉少年报),是双周刊,逢周五出版。16个版全部彩印,采用两种语言,其中2个版是英语,目标是13岁~20岁的读者群。

  《印度时报》(Th eHindustanTimes)创办了《印度时报增刊》(HindustanTimesNext),一份独立经营的面向青少年的报纸。这份1416个版面的报纸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最新新闻、国内外新闻、城市和体育新闻;第二部分是:关于年轻人资讯的特写、城市读者在技术方面发现的有趣新闻和文章、小花絮、自然和野生生物、学者和职业生涯;第三部分是:搞笑的娱乐新闻、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信息及电影、电视、音乐资讯。

  在德国,过去6个月里发行的新报纸比之前的60年还要多。葛欧格··霍尔茨布林克集团发行了几种新报刊,该集团一直尝试以《新闻》和《20分》(20Cent)等价格低廉、内容精简的报纸吸引年轻读者。《20分》正如它的名字,是份年轻、消息快速并含有大量娱乐新闻的报纸,面向14岁~39岁的读者群。它已开拓了新的市场,吸引了新的广告客户,零售价是每份50分(欧元)。

  由年轻人自己办报

  美国的波士顿环球基金会正在关注年轻读者市场,因为它为青少年创办了一份新的报纸《波士顿少年报》(T.I.P,BostonTeens),这份报纸将由青少年采写、读者全是青少年、传送到波士顿33所公立高级中学。T.I.P由波士顿环球基金会会员联合出版发行,为波士顿地区的青少年读者提供有趣的特写新闻。 ●400岁:青春万岁

  400岁的报纸要青春焕发。400岁的报纸要争夺和造就年轻的眼球

  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 archCenter)的编辑卡罗尔·多赫特(Car rollDoherty)说,一系列的调查显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当前18岁~29岁的年轻人对新闻很少有兴趣。30岁以下的成功人士也对报纸不感兴趣。这就是长期以来,人们悲观地认为报纸将走向灭亡的原因。但是,多赫特却说:我们不要这么快下结论,报纸目前仍是数百万美国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即使如果未来的趋势不乐观,但是当媒体业重新整合时,报纸还是有着巨大的读者基础。

  如在英国:在16岁~24岁的人群中,报纸依然流行。报纸市场经销公司(NewspaperMarket in gAgency)调查英国16岁~24岁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报纸的地位仍然重要,仅有4%的人倾向电台。当77%的年轻人每周阅读一份报纸的同时,报告建议320万年轻人每天阅读一份全国性的报纸。

  世界报业协会每年颁发世界青年读者奖,以奖励那些在发展青年读者群方面有许多新创造的报纸。

  《西澳大利亚报》(Th e WestAustral ian)和《印度电讯报》(Th eTelegraphofIndia)曾获得2004年度世界青年读者奖(2004WorldYoun gReaderPrize);墨西哥和希腊的两家报纸获得总部在巴黎的世界报业协会嘉奖;获得特别提名奖的是巴西的一家报纸和东欧的3家报纸。

  世界报业协会对《西澳大利亚报》的奖励词是:你们以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学到了世界旅游方面最精彩的知识,而其他一些报社极少在报纸上开设教育栏目。你们低成本高利润的计划步骤,使得报纸在学校的销售量翻倍。

  世界报业协会对《印度电讯报》的奖励词是:作为一家有特色的周刊,你们提供给年轻人许多写他们自己趣闻的机会,并为年轻人组织一系列有活力的俱乐部。资助年轻人赴巴基斯坦参加亲善大使活动,再让他们把经历写下来,刊登在报纸上。

  由此可见,只要全球报人共同努力,400岁的传统印刷报纸还是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如日本《朝日新闻》社社长兼CEO箱岛信一在第58届世界报业大会发言结尾时所说的:不管未来我们的社会怎样变,我坚信人们还是会需要报纸的。

  (作者系《新民晚报》主任编辑)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