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短信:面向双赢的未来
尽管对短信的使用出现种种弊端,但将短信元素合理地运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中,还是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广播、电视传播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传播过程的参与性,⑦短信运用得当,短信收费合理透明,会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的这一特性,不但会增加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渠道,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增加受众对节目的及时反馈,同时也会为节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受众乐得其所,节目也增加收益。在新媒体不断产生并不断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短信介入广播、电视节目运行不可避免,应当尊重传播的客观规律,尊重各个形态媒体的特点,合理地将短信与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结合起来,以期创造传者与受传者双赢的结果。
短信的运用首先应当进一步规范化,收费标准应当透明,这应当成为巧用短信的逻辑前提。与任何市场行为一样,短信为广播、电视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很难单靠播出者、制作者的自律解决短信运用的弊端。政府、消费者协会等的监督将为未来短信应用的规范化起到关键性作用。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尽快搭建监督平台,完善监控渠道,⑧对规范市场、促进短信收费透明化将起到推动作用。今年4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电话和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活动做了较详尽的规定。其中规定,“广播电视新闻和新闻类节目(含访谈类节目),一律不得开设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节目。”《通知》还详细规定了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范围和竞猜内容的播出次数等,这些条款有助于规范短信对广播电视的参与活动。
巧妙利用广播、电视的媒介特点。短信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为了广播、电视节目获得更多效益,所以必须尊重广播、电视的媒介特征和节目的自身特点。广播节目通过声音传播,电视节目通过视听语言传播,短信的参与也仍旧要通过这些形式才能加以体现。广播、电视的这种传播形式还决定了它们的时间性特征,即随着时间推移顺序进行传播,⑨这就意味着短信参与的信息和内容也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在节目中播出。节目中的短信信息和短信参与环节在哪个时段、哪个背景下播出,要统筹节目的整体安排和顺序,原则是不影响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正常接收,不引起受众的反感。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其节目个体都可以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节目是以一个整体示人,⑩而不是只靠其中某个环节或部分吸引受众,决不能让短信参与切断节目,造成类似插播广告的传播效果。短信参与加入其中,主创人员应该像创作节目的各个部分一样,同样认真对待,以整体的眼光把握短信加入的内容、环节、效果,并且衡量对于节目形象而言,是否可以加入短信竞猜、抽奖等内容。巧用节目内容与短信参与的内在联系,以将短信自然融入节目为目标。将短信融入节目,参与节目的整体叙事,是短信应用可资借鉴的模式。节目的整体叙事,是指节目在表达中前后呈现统一的风格,结构统一,有明晰的内在叙述逻辑。短信融入节目叙事,既不影响节目整体内容,不切断节目进程,又能为节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从受众的短信中获得关于节目内容的启发,也可以降低节目创作人员的工作量。在这方面,广播电台似乎走在了前头,提供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范例。北京交通广播的《一路畅通》作为成功代表,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在该节目中,常常由主持人提供一个讨论话题,听众通过发短信的形式参与其中,主持人选择一些有意思的短信读出并发表感想,以主持人为轴,听众、主持人通过短信互相启发,引起新的子话题,同时穿插音乐、咨询等多种内容,整个节目观点突出、风格鲜明、趣味横生,听众的智慧、丰富经历与主持人的随机应变相得益彰。另外,听众的短信需要经过导播、主持人的选择,也可以避免热线电话中出现的直播事故。在该节目中,短信的内容被串连起来,围绕着主题进行了开放性的叙事,整个节目充满了不可预知性,而叙事风格和结构又一以贯之。当然,《一路畅通》对短信的使用也有其独特原因。电视节目有视听两种元素,短信是否可以如广播一样被节目不断应用,是一个棘手问题;輥輯訛《一路畅通》播出时段为北京的上下班高峰,北京的堵车常常给听众以发送短信的时间,听众的广泛又保证了短信内容的创意与活力。但《一路畅通》至少提醒我们,短信在节目中的应用,完全可以努力摆脱有奖竞猜、抽奖等低级方式,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主创人员有必要充分研究节目内容与短信参与的内在联系。
短信加入广播、电视,根本作用就是增加了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渠道,为节目与受众增加交流和增进感情创造条件。短信参与应当摆脱单纯的竞猜、抽奖等方式,以更为丰富、立体的方式参与节目,创造性地将短信带来的受众参与自然融入节目中,既提高节目质量,又增进受众感情,既使受众得到愉悦和参与的满足感,又能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既提升节目的品牌形象,又提升整个频率、频道的被关注程度与亲和力。仔细研究短信与具体节目的结合问题,应是广播、电视人今后一段时间值得探索的工作。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