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互联网热潮来了
 
 

史坦国际STANCHINA

 
 
2011年07月30日07:17解放日报唐烨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印度:互联网热潮来了

 

这是瑞典漫画家维托尔德创作的漫画 《超级“网虫”》

  印度是软件工程师的摇篮,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这里的互联网经济却发展得异常缓慢——当美国硅谷经历过繁荣、衰落和复苏时,印度的互联网产业却像“一潭死水”;印度本土互联网公司多年来都只有寥寥数家,经营规模大都不超过1000万美元;在所有的新兴市场中,印度互联网的普及率最低,其互联网用户仅占总人口的7%。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开始转变了:今年以来,一大批印度本土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一些还受到了美国风投公司的青睐;随着网络接入和手持设备成本的下降,以及无线网络的扩展,印度的消费者正展示出对数字服务的巨大胃口……也许,正如《经济学人》所说,印度的互联网热潮来临了。

  互联网公司受资金追捧

  最近,在线书商Flipkart获得美国著名投资公司老虎环球 (TigerGlobal)2000万美元投资。Flipkart是由两位印度软件工程师于2007年创立的,创始人萨钦·班赛尔和宾尼·班赛尔曾是亚马逊印度分公司的员工,两人辞职后在班加罗尔的一处公寓中创办了Flipkart。目前Flipkart已经拥有1000万册书籍,同时还销售手机、电影和游戏等产品。29岁的萨钦·班赛尔说:“我们想成为印度的亚马逊,这是我们的理想。”Flipkart每月销售正以25%的速度增长着,预计最近一个财年的销售额为2000万美元,下一财年的销售额将增至1亿美元。

  受到风投青睐的印度本土互联网公司并不止这一家:5月,时尚商品销售网站Exclusively在第二轮融资中募集了1600万美元;2月,团购网站SnapDeal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募集了1200万美元;1月,电子商务网站LetsBuy筹集了600万美元投资……去年8月,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MakeMyTrip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印度互联网公司。MakeMyTrip上市首日市值只有4.5亿美元,但两天之内便飙升到8亿美元。

  也许,与硅谷那些动辄就能拿到上亿美元风投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印度互联网企业得到的投资有点“少得可怜”。但是,《经济学人》认为,印度本土互联网公司的兴起,以及开始得到来自美国风投的关注,正是印度互联网热潮来临的标志。

  消费者对数字服务需求大

  《经济学人》认为,此前很多互联网不愿意在印度市场发展,主要因为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比较低。

  麦肯锡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印度目前有8100万互联网用户,位列世界第四。但这个数字源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的城市居民只有20%是互联网用户,农村居民中只有5%的人用过互联网。整个印度互联网用户仅占总人口数的7%,而这个数字在中国是33%。

  但让印度互联网公司看到商机的,是最近几年印度消费者对数字服务的巨大胃口——

  尽管印度人上网率不高,但印度人每天花在数字内容上的时间却不少。麦肯锡统计,过去三年,印度人平均每天通过电视、DVD和CD等渠道获得数字内容的时间高达4.5小时。

  印度人渴望得到数字服务的另一个例子是,手机下载行业的发达。在印度街头有很多iTunes实体店,这些实体店将音乐和其他内容下载到印度人的手机上并收取相应费用。数据统计表明,有超过70%的印度城市消费者会每月通过手机下载获取网上数字内容。据估计,这一行业每年创造的价值超过40亿美元。

  麦肯锡说,互联网能为印度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娱乐,很多印度互联网企业正是看准这一巨大的市场。它估计,如果将印度的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到201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总数将增加5倍,达到4.5亿。届时,数字内容消费总量将增加1倍,达到95亿美元。

  经济增长提供发展动力

  让越来越多印度互联网公司崭露头角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开拓印度市场观念的改变。

  “传统观念认为,建立大规模互联网业务必须从金字塔底部开始。但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认识到,印度市场与其他市场不一样。”《经济学人》说。

  技术顾问公司AnalysysMason的印度主管库拉尔·柏加也说:“以印度经济8.5%的年增长率,完全可以为印度互联网市场提供足够的消费者。互联网可以先针对高端消费者建立业务,然后再逐步推广至中端消费者市场,最后再做到金字塔底层的消费者。”

  如今,在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印度互联网公司中,以电子商务类公司居多,这类网站也最多受到风投青睐,因为他们最容易依赖高端客户发展起来。

  如Exclusively是去年创办的公司,虽然其总部设在纽约,但主要业务发生在印度新德里,Exclusively主要销售高端时尚商品和家居用品。还有,由印度本地人、沃顿商学院毕业生库拉尔·巴尔去年创办的SnapDeal,为45个印度城市的消费者提供折扣购物服务,销售的产品从高端香水到SPA消费卡一应俱全。巴尔称,现在网站已经拥有大量的中高端用户,足以支持网站未来几年的发展。

  麦肯锡预计,2012年,印度的网络购物交易总额将猛增至50亿美元,但与印度每年3500亿美元的零售贸易总额相比,这部分市场潜力还很大。

  下一个热点

  尽管印度的互联网热潮才刚刚兴起,但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的风投们已经开始寻找印度互联网领域的下一个热点了。

  “在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成问题的国家里,要想为地域分布广泛、相对贫穷的居民提供能够用得起的互联网服务。跳过个人电脑阶段,直接进入普及移动上网的阶段,也许行得通。”麦肯锡说。

  首先,这里的手机普及率极高,平均每两个人拥有一部手机。而且,手机价格在快速下降,以能够提供包括视频在内的更为丰富的内容的智能手机为例,其平均价格已经接近125美元,大大低于个人电脑的价格。其次,印度的文盲率很高,操作电脑成为普及网络的障碍。但使用手机可比操作电脑容易多了,很多手机可以通过点触或语音指令对网站进行访问。最后,印度的移动运营商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铺开网络建设,未来可能推出更便宜的移动数据使用收费方案。“毫无疑问,提供移动数字服务将会成为印度互联网业的新热点。”《经济学人》说。

  里面的商机还真不少。麦肯锡说,要从移动数字服务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第一,创建有吸引力并且易于访问和使用的产品,就像iPhone应用程序那样。第二,需要更多本地语言的内容,而提供这些内容要通过新的方式:特别是为了克服文盲率高和不熟悉互联网的难题,以语音和点触方式访问移动互联网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必须推行新一代的支付系统。第四,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出售广告,这将是印度增长最快的广告模式。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