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电遇见传统财经报道
 
 

东方早报/张明扬

 

  在传统的财经报道中,现场采访和消息人士透露被赋予了少林武当一样的角色。当道琼斯、路透社、彭博社等国际传媒巨头涉入中国财经新闻之际,事情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但变化中有一些不变的精神。

  就最近国际资本入股中国“4+1”国有商业银行的报道来说,先是某个外国媒体率先在互联网上公布某某谈判中某某将达成协议等消息,而后国内媒体非常失落地、半信半疑地跟进报道,再往后,中国某银行自豪地宣布……一次、两次以后,我们清楚地知道,真的来了。

  于是乎,中国的财经媒体赶紧学习。当报道西门子出售手机业务给明基的时候,由于某中文网站的误导,当天,中国报纸几乎全部错误地将西门子出钱陪嫁手机业务报道成了明基花钱迎娶这一业务,而早报记者因为认真参考外电口径,致使早报几乎成为中国唯一没有犯错误的报纸。

  在今天,中国财经报道引起海外媒体关注并不奇怪。中海油、联想跨国收购的报道决定了它们必定受到海外万千宠爱。

  因此,参考外电慢慢地成为我们的习惯之一。在报道角度上,甚至新闻性上,外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他山之石,也成为各家报纸的必争之地。

  就我的经验来看,最好是把外电看成一个信源,当作一个采访者对你说的话,至于报道角度、方式、立场,应由我们自己决定,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补充一些高于它的一手信息。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应该从现场采访和一手信息的获得方式上学习外电。外电的所有先机报道是由于他们掌握了最快的、最深入的一手信息。而这背后,有无比深入的行业资源以及记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报道精神,以及一些先发优势。但这只可以成为我们慢半步的理由,而不是成为跟班的理由。(作者为东方早报财经新闻中心记者)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