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角齐获第三方支付牌照 逐手机支付
 
 

史坦国际STANCHINA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随着三大运营商同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意味着未来手机支付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据了解,目前在近场支付方面,中国移动(微博)主导运行的一套标准与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电信(微博)支持的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标准之间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三方在远程支付方面的竞争也将日益白热化。
三轮等待 三大运营商终获牌
    三大运营商肯定能够拿到牌照。早在央行公布第一批获得非金融支付业务许可证,也就是业内称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名单前,这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为此,三大运营商早就开始进行准备,提前在手机支付领域进行布局。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最早发力,于2011年3月成立了“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1年4月,联通成立“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4月18日领取了营业执照;中国移动也几乎同时成立了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湖南移动出资,注册资本5亿元。
    出乎意料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去年5月26日公布的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名单中,并没有三大运营商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支付宝(微博)、银联商务、财付通等早已扎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企业;几个月后,央行公布第二批获牌企业的名单,三大运营商依然没有出现在名单当中。直到2011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批获牌企业名单,三大运营商才终于顺利拿到牌照。
两大标准 或将出现变局
    据了解,目前手机支付主要分为两大类: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其中,在近场支付方面,三大运营商分别支持两大标准,即中国移动主导的运行于2.4GHz上的RF-SIM标准,和中国电信、联通支持的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标准。业内人士预测,在短期内将出现这两种标准并行的情况。
    据业内人士介绍,两种标准之争由来已久。其中,中国银联有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企业的支持,在近场支付方面具有优势,这也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投入这一阵营的主要原因;不过中国移动方面也毫不示弱,由于在用户数量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开展手机支付业务的时间也更早,目前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并不输于中国银联阵营。不过,目前中国移动支付标准的弊端也日趋明显,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小,支付金额不大,不能用于银联的POS机等等,似乎也已经让中国移动准备有所改变。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移动正在进行新标准的研发,不过目前具体的变化情况尚不明确。
四川运营商 远程支付是主战场
    与三大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之争不同,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四川手机支付市场的竞争,远程支付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主要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开展近场支付业务。”四川省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四川移动在近场支付方面的业务尚未启动,而电信和联通此前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试水”,比如电信就曾经与成都公交集团合作,推出了公交卡手机支付的业务,但目前三者在四川手机近场支付方面都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投入。
“目前的主要竞争还是在远程支付方面。”该负责人表示,省移动已经推出了手机远程缴话费的服务,这也是目前几家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的支付内容,“接下来,我们还将拓展手机远程支付的范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他们主要还是瞄准移动相关业务的远程支付,“比如手机缴纳水电气费、物管费等等,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洽谈,预计很快会有新消息。”本报记者 王鑫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