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纯资讯电台引进 三分钟可知天下大事
本报记者报道 9月2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开播仪式(调频FM90.5,中波AM900)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它标志着中国内地第一家类型化纯资讯广播频率诞生。
此次开播的环球资讯广播使听众第一次扔掉节目时间表,不再为等待某个节目的播出而打乱自己正常的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工作。周一至周六,以一小时为单位,以《第一资讯》品牌节目为模板,每天早7点到次日零点全部采取直播形态;而每小时又更加细分为若干个板块,涵盖国际、国内、财经、科技、体育、文化、娱乐、媒体浏览、天气资讯、新闻英语等内容,密集、即时滚动播报资讯。在这里,想变换听觉感受,等待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三分钟。这种模式接近目前欧美流行的“24小时开门的资讯便利店”。
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琨女士说:“它将令广大广播受众耳目一新,令广播市场多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而北京广播电台新闻台台长李捷则认为,国际台环球资讯广播的加入,将使得北京地区新闻资讯广播的竞争更加激烈。
■什么是类型化电台?
类型化电台,又名格式化电台、专业台、专业频率,国际上称为FormatRadio。与它相对的概念是栏目化电台,或称堆砌栏目的电台。通俗而言,类型化电台收听不需要节目表,可在需要时随时开机收听所需内容。而栏目化的频率,则需依照节目表收听。
类型化电台的出现源起于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根植在成熟的受众市场调查基础之上。从国外的广播业发展来看,当一个受众细分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广播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频率专业化的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各种广播专业台纷纷出现:新闻广播台、气象广播台、文学台、谈话台、各种音乐台(古典音乐、摇滚乐、爵士乐台)等等不一而足。
当今的美国,最典型的类型化新闻电台当属纽约的“1010WINS”。这个台的节目构成为每20分钟一个组合体,新闻都是提要式的,每条长度不超过40秒。它的广告词是:“给我们20分钟,我们给你整个世界。”在它的节目里,每20分钟就有一条重要的头条新闻,每小时播6次交通路况,每4分钟有一次天气预报,每小时有2次专家对天气形势的分析,每小时还有一次专家对体育的点评。听众不管什么时候打开收音机,都能听到他所喜欢的内容。吸引听众的,主要靠交通、天气、报时和每个组合里的头条新闻。在我国台湾,类型化新闻台也有出现,如台湾中广公司的中广新闻网。
■最短的时间得到最需要的信息
目前北京的广播市场基本以大专业、小综合的概念为主流。从频率竞争度来看,北京的调频广播频率市场已呈饱和状态。新广播频率如果再“广”播,做大众型媒体,将很难打动听众,只有走类型化电台之路。在北京这样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公众对于新闻资讯的需求很大,而忙碌的生活使他们对于资讯的获取得不到时间、空间上的保证,环球资讯广播正是为人们开了一家随时营业的“资讯便利店”。
环球资讯广播借鉴了美国纽约“1010WINS”和台湾中广新闻网的模式,环球资讯广播以纯资讯、持续滚动更新为节目基本形式,打破了黄金与非黄金时段的区别,大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开收音机或登录网站,都能听到即时发生的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其节目形式短小精悍、极为灵活,最小的资讯单元为1分钟,最常见的资讯单元为3分钟。听众能够很快地直奔主题、听到自己最需要的资讯。
办这样的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国际广播电台在全球拥有29个驻外记者站,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众多的“传统热点”地区。这样的资源在国内各媒体中处于领先的位置。国际广播电台开办了43种语言广播,包括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主要语言,这使环球资讯广播的触角得以遍及全球各文化区域。国际广播电台长期坚持“向世界报道中国、为中国报道世界”,培养出了一大批各种国际问题的专家,能够针对各种国际热点问题提供权威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