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筹划周末版 意在商业模式战略调整
 
   

今年917日,华尔街日报打破了116年来周末停刊的传统,开始在每周六出版周末版。日前,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凯伦·豪斯向公众展示了已经酝酿了两年的周末版样本:其柔和的面孔一改该报平日版的严肃和冰冷,其报道内容也明显的柔化

  作为财经媒体业的翘楚,华尔街日报的一举一动向来是业界的风向标,尤其是经过两年悉心筹划的这一次大动作,更是吸引了业界关注的目光。然而,这一次业界瞩目的焦点不仅仅是周末版的版式和内容,更是它所预示的华尔街日报商业模式的战略调整。

  ●B2B模式遭遇严重挑战

  在全美1456家日报中,仅有三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报,其它均为区域性日报。三家全国性报纸的风格各不相同,其目标读者群和广告类型也有明显的区别。作为独一无二的全国性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的读者群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其公司和机构订户超过50万,占其总发行量的1/4,二是其读者一般是公司和机构的具有决策权的高级管理人员,阅读一般在公司上班时间进行,并已成为许多读者工作的一部分。与众不同的读者模式自然会造就与众不同的广告模式,与美国其它日报以B2C(商家对个体终端消费者)或C2C(个体终端消费者对个体终端消费者)广告为主的模式不同,华尔街日报是所有日报中唯一一家以B2B(商家对商家)广告为主的日报。在B2B广告中,华尔街日报又主要依赖两个领域,IT和金融。2004年,在这两大类广告已经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其数量仍然占该报所有广告版面的31%

  与B2CC2C类广告相比,B2B广告的优势在于价位高,利润率高,因此,这种商业模式曾经令同行羡慕不已,尤其是1999年,网络泡沫达到顶峰时,华尔街日报的广告版面一度供不应求,以至于要开辟一个新的板块来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令人乐观的收入长时间掩盖了华尔街日报商业模式的缺陷: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潜藏的巨大的商业风险。终于,网络泡沫过后,IT业和金融业迅速由波峰跌到波谷,华尔街日报遭到严重打击,甚至至今尚未摆脱困境。今年前两个季度,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的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净收入仅为820万美元,同比下降54%,二季度更是下降了97%(部分受转出CNBC合作股权的影响)。道琼斯50%以上的收入,甚至70%以上的利润来自华尔街日报。而今年上半年,华尔街日报的两个主要广告收入来源中, IT广告同比减少了约20%,金融服务类广告缩水了18%,因此,这一结果再一次无情地击中了华尔街日报在商业模式上的软肋

 道琼斯近几年的表现自然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其股价由2000年最高时的每股近77美元下跌至目前的36多美元左右,管理层受到了来自华尔街的巨大压力。严酷的事实面前,华尔街日报不得不反思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酝酿相应对策。2003年,一个名为推进的项目组在报社内部悄悄地成立,其工作就是筹划一个不同商业模式的周末版。

  周末版试水B2C,推进收入结构多元化

  在两年的筹划期中,推进项目组采取焦点组(Focus Group)的研究方法在全美进行了十多次的市场调查,不断改进设计中的样本。今年6月,全球第一财经大报的周末版终于揭开了面纱。发行人凯伦·豪斯和主编保罗·STEIGER展示了周末版样本,其内容分为三个板块:新闻、金钱与投资和追求(PURSUITS)。前两个板块为平日版的常规板块,追求则是周末版的核心所在,其内容为休闲生活,主要涉及相对性的题材,如娱乐、旅行、体育、艺术、书评、房地产甚至如何下厨,版式设计以更多的留白和更多的色彩为特色。相对于庄重而严肃的平日版,周末版的样本给人以轻松和休闲的感觉。

  内容和版式都是手段,华尔街日报创办周末版的战略思路是:平日版的报纸偏重于商务,以读者的地位和决策力来吸引B2B广告,周末版则致力于休闲生活,争取针对高端消费者的B2C广告,以此实现报纸广告收入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商业风险,从而推进商业模式的战略调整。

  为了让周末版更好地为读者接受,华尔街日报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新增加周末版不向读者增收任何的额外费用,此外,对于周六不上班的商务订阅者,该报可以根据其指定的私人住址,免费投递指定读者的家中。

  据道琼斯公司称,今年周末版的预计的投入约为1250万,主要用于需要增加的150名雇员的工资、新增的印务成本及周末投递费用。 周末版离战略调整成功有多远?

  从理论而言,周末版是华尔街日报应对收入结构失衡、完善商务模式的较好的战略选择,而且另一家财经大报——金融时报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早在10年前,金融时报就推出了随报赠送的生活休闲杂志《怎样消费》,其思路与华尔街日报周末版如出一辙:在稳定B2B市场的同时,争取B2C类广告,推进收入结构多元化。与华尔街日报周末版不同的是,《怎样消费》是一个以杂志面孔出现的月刊,80多页几乎都是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内容,图片摄影非常精美,整体视觉效果可以媲美时尚杂志,刚一出版就给读者和广告主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吻合了其高端读者和定位和奢侈品广告主的需求,因此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经过10年的发展,《怎样消费》已经成为金融时报带来了可观的豪华消费的广告。据金融时报的环球广告部主任本·休斯称,该报的豪华消费品广告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虽有成功例子在先,但华尔街日报周末版的成功还有若干不确定因素:

  其一,奢侈品广告主对于印刷质量和图片质量有近乎苛刻的要求,《怎样消费》作为杂志出现,其印刷质量和图片效果可以满足广告主的需求。但华尔街日报周末版仍为新闻纸印刷,其感觉要远远逊于杂志,因此是否能得到广告主的认可将是一个较大的风险因素。

  其二,周末版的被读者和市场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开始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赢利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在道琼斯股价四年来已经跌了超过50%的背景下,投资者是否有耐心等待一味地投入而不见回报?投资者如果在周末版的市场培育期失去信心的话,很可能导致周末版因失血而难以生存。

  除以上风险因素外,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周末版并不是华尔街日报商业前景的解决之道。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变化的传媒环境中,财经报纸的商业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变而变是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