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宝 谁的宝?
 
 

史坦国际STANCHINA

 
  来源:南方周末
2013年8月13日晚间,中国首家网络游戏公司中青宝发布公告称,3.57亿拿下上海美峰数码51%股权,8746.5万掠得深圳苏摩科技51%股权。

这个时点,正是中国移动手游市场井喷之时。2013年上半年,用户数同比增119.3%至1.71亿人,营业收入同比增100.8%至25.3亿,年度百亿规模据说也不在话下。而“智龙迷城”开发商、日本手游新贵GungHo公司凭借1.546万亿日元市值超越老牌任天堂,单月收入同比增长1142%至1.19亿美元的传奇,更成为每一场入股或并购谈判间必然引用的润喉的桥段。

在这涉及手游便能在资本市场鸡犬升天的节点,中青宝此举原本应该赢得一片喝彩。8月14日其盘中摸至涨停,一切似乎都在按着脚本演进。但仅隔两天,中青宝的股价离奇跳水,跌幅超过9%。

当然,你大可怪罪于大市。当日创业板在午后大跌,整体指数下挫2.22%,坊间部分公募、私募障眼法风生水起,在创业板中谋取暴利且违规利益输送的当口,从8.45元股价火箭般蹿升至45元价位的中青宝出现获利回吐,非常正常。问题是,当人们仔细审读其并购公告时,却发现其中颇有些名堂。

比如,此次动用的资金原本早有归属。三年前谋求上市时,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青宝给出了很有些诱惑力的“苏州研发中心建设构思”及六款游戏的投入走向。结果,一千余天过去,六款游戏仅有一款算是勉强有了音讯。公司方面坚称,“仍在进行,只是进度未过50%”,但手游市场本就是高夭折率的行当,三成研发游戏难见天日,面世的游戏中九成不受欢迎也属惯例,研发投入经常就成了“水上漂”了。

中青宝一直以持续高研发投入闻名业界,上市前的此块已占到营收的42.7%,雄居业内老大,上市三年号称研发投入占到当年营收的75.62%、98.38%和71.85%,让掌趣兄弟最高15.88%的同类数据情何以堪。谁曾想,信誓旦旦的募集投项难产不说,此次并购动用的钞票又大半来自原先的项目,特别是过往三年其净利还分别同比下降13.65%、64.12%,只有去年才在低基数层面上有1669万的同比成长收益。外界不禁要问责中青宝,你真的如自己所言那般投入了吗?既然可以一次拿出4.4亿,过去40个月里,你除了高管不断减持外,还曾有过何等有助业绩的动作吗?

在手游概念尚未大火爆炒之前,中青宝股价的表现与它的业绩倒也匹配:从上市时的30元一路下跌了72%。然而,一旦整个行业乌鸦变凤凰,其走势又如同打鸡血般狂奔,7月间甚而飙出了373倍的梦幻市盈率,令海外上市的畅游和盛大游戏等大佬5至7倍的市盈率羞于见人。

真能如此否?不妨再来看看中青宝新招揽的这两员大将成色几何。无论是美峰还是苏摩,业内均有些口碑,但绝非前五甲的实力。特别是美峰。其推出的《君王2》一度自诩月流水4000万,但事实上,过去半年其整个营收亦不过4032万,利润千万挂零。“流水”乃目前手游界长挂嘴边的热词,当然也是“水”词,与严谨的营业收入、应收未收款等财务名词不可同日而语。至于苏摩,上半年净利更大幅下滑至1477万。由于中青宝与两家分别签有未来三年对赌协议,或许某个节点上,新成员的营收猛然暴增也未可知。自然,中青宝的股价也就有了第三级火箭的推力,此时再减持大股东获益更可观。

中青宝是个很会借势的公司,2008年获得共青团中央旗下投资资金青睐。而从“亮剑”到“保卫钓鱼岛”,红色网游的身段相信也是令其成为“网游第一股”的重要元素。

只是,从最后一个公募基金都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可以研判,在小心谨慎的机构投资者眼中,其风险不可小觑。特别是该公司半年报显示,为了扩大市场,其营销费用逾30%增长,而无论端游还是手游,毛利率也均呈20%至30%下滑,虽然本次双响炮式收购很得一些人欢心,但也有人会质疑,架势固然好看,但难免命运多舛。

潮水退去才能发现裸泳者。随着手游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博傻只能加快泡沫的破灭,有业内人士直言“就在明年”。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宝,谁不过黄铜充金。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