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大战短兵相接 阿里腾讯各亮利器
 
 

史坦国际STANCHINA

 
 

5月10日,腾讯创业大会上,开放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对于创业者以及各种想借助腾讯搭上移动互联网战车的企业来说,开放意味着更具想象力的合作空间和可能。

刚刚提交了上市文件的阿里巴巴在PC时代一直秉承着开放的生态体系战略。在移动浪潮下,去年微信的异军突起使阿里移动布局的节奏受到一些影响。今年,阿里在移动端明确了自身的战略布局,突出了手机淘宝,重用支付宝。

相对于PC,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商业体系,阿里和腾讯都在围绕着自己的移动入口构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经过一轮轮的拼资本、买公司之后,双方进入了拼服务能力,拼产品的阶段。

支付宝PK微信

5月6日,微信独立,成为腾讯第7大事业群,这也是腾讯第一个以产品划分的事业群。微信独立后,其业务版图也非常清晰,其业务包括,基础平台,即微信的IM的通信功能;微信开放平台,包括公众平台、第三方应用接入平台等;支付功能继续拓展:通过纳入O2O业务,打造移动购物、支付、理财的闭环系统。

PC时代,电商一直是腾讯短板,腾讯通过注资京东,将原先自己一直做不好的电商业务转给了京东。不过,腾讯并没有放弃电商业务,而是应移动时代的趋势,开辟完全不同以往的电商业务,重点便是O2O。按照微信“连接一切”的目标,是想通过微信平台打造一个连接线上线下更大的电商生态体系。

为了打造这样的生态体系,微信必须将更大范围的商户吸引进来,并且让他们在微信平台获益。不过,微信的独立,意味着失去了腾讯的“补血”,需要开始考虑盈利路径的问题。而此前,微信总裁张小龙对于微信商业化进程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独立后,微信必须在商业化及用户体验方面找一个平衡。此前,微信产品中,企业应用最多的就是公众号。微信通过版本迭代,不断地优化公众号的功能。比如增加自定义菜单,增加群发频次等。

对于微信的崛起,阿里一直是如临大敌,因为在移动端,用户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微信上是个不争的事实。去年移动布局上,阿里去年步伐有点乱。之前阿里的移动战略是多个产品对抗微信,今年以来,阿里在移动端确立了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的地位。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移动竞争中,支付宝钱包是阿里暗藏的利剑。作为支付入口,其用户天然的付费意识和习惯是强于其他入口级产品的。从移动产品的特点来看,支付宝是最容易与微信直接对抗的。近日,支付钱包推出了服务窗开放平台,所谓服务窗类似于微信的公众号。据了解,支付宝钱包的公众号产品运营时间也并不短,而此时更名并开放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与微信的公众号展开正面竞争。而这种竞争最直接就是抢商户。

商家利益诉求多元化

对于企业来说,移动互联网来得太快,传统企业要做O2O,电商企业要抓住移动用户,都需要找到一个用户最为集中的入口。近日,腾讯发布财报,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3.96亿,微信也成了许多企业认为的最理想的入口。因为他满足了一桩生意最基础的想象:有人就有生意。

支付宝钱包的用户数量及活跃性上显然是无法与微信相比肩的,但支付宝钱包是支付的工具,用户的钱都在支付宝里。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有了另一番想象空间:这些用户使用支付宝钱包都是要花钱的,离用户花钱这个动作最近,这是支付宝钱包的优势。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许多传统企业甚至电商企业与微信或者支付宝都在合作。在争抢商户的初期阶段,谁能给商户带来利益,谁就能胜出。

1号店无线高级运营主管王冠宇表示,目前,很多B2C企业都是负毛利,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对于像1号店这样的电商企业来说,选择合作伙伴,要考量两个因素,一是新用户,二是转化率。

“在移动平台上,1号店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来到1号店,我们更看重合作伙伴给我们带来新用户。”王冠宇说,支付宝钱包之前曾搞过一个PK摇账单的活动,1号店参与并提供了一些抵用券作为奖品。结果让王冠宇非常惊喜的是这个活动的动化率达到了23%,此前,1号店曾在自己的官网发过同样的抵用券,转化率仅为6%~7%。除了转化率,让王冠宇满意的另一个数据是新客:在支付宝钱包发生的订单里,新客率达到55%。

无论是传统商家还是电商企业,对于拉新客的需求都是一致的。“我们在做支付宝公众号,也在做自己的APP,也在做微信公众号,带来新用户比例最高的就是支付宝钱包,95%都是新的客人。”布丁酒店副总裁章薇告诉记者,在支付宝钱包运营了5个月时间,获得了65万粉丝关注。

对于布丁酒店这样的商户,除了拉新,其需求细节还有不同。章薇表示,酒店有60%~70%的客人都是提前在线预订,作为酒店更希望顾客有预付的能力和习惯。在他们看来,支付宝用户是有预付的习惯的,预付就意味着销售的确定性。而那些热衷于在微信上布局自己移动业务的企业,实际上也是看中微信基于社交的一些价值点。

艺龙旅行网副总裁白志伟在解读微信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时表示,微信的互动性以及营销价值是其看重的:用微信高级群发的功能,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推送服务。“有些消费者可能这段时间查询过一些酒店、景点或者其他相关信息,我们就可以根据他的个性化行为挑选出一些比较适合的产品,对他针对性地推送,从而提升我们的销售机会。”

互动价值是艺龙看中微信的另一个价值:许多用户使用手机的软件拦截垃圾短信,一些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确认短信可能会被拦截。而微信用户的高频次使用,会使得企业与用户的即时互动效果更好。这甚至会降低人工呼叫中心的服务成本。

无论是拉新用户、提升转化率,还是营销、互动,对于商家来说,需求都是非常现实的。而每个商家,每个行业所关注的利益点又完全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千差万别。因此,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面对商户的利益诉求都是不同的,谁能从这些商户诉求出发给出解决方案,谁就更容易吸引商户。

产品能力和服务是关键

对线上企业来说,通常不会放弃和微信以及支付宝任何一家的合作。微信和支付宝争夺的将主要是线下商户。不过,随着传统企业O2O的实践日益深入,他们需求不会停留在引流上,无论是在微信或者支付宝平台,传统企业的需求会更丰富。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微信和支付宝能带给传统企业不同的价值,也各有优势和劣势。微信的优势是其互动性和社交性,在微信的线下使用场景中,常常被提及的一个场景就是扫描二维码,和朋友分享商品。而微信相对于支付宝的劣势是用户线上购物数据不足,很难给商户描绘用户的消费肖像。对于支付宝来说,优势是其用户的线上购物数据丰富,能够给每一个或者每一群用户基于消费能力及习惯进行画像,但劣势也是显而显见的,用户使用频次有限,互动性不足。而双方共同的弱点是线下购物数据的缺失。

在不久前微信在北京举办公开课上,微信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指出,传统线下实体商业的互联网化,欠缺两个基础,一是基础账户体系,二是顾客在线下实体店的消费过程没有数据化,不像在线消费,每次浏览、点击、支付都是个数据化的过程。

正由于此,无论是支付宝钱包,还是微信一方面在帮线下商户建立基于自身平台的账户体系,另外,也试图帮助线下商户将线下消费过程进行数据化。支付是一个重要的将线下消费数据化的过程,微信和支付宝都在大力推动线下支付。

支付宝钱包服务窗负责人刘乐君指出, 实际上,对于线下商户来说,O2O实际就是发现用户、理解用户和服务用户的过程。而支付宝服务窗产品就是帮助线下商户实现这个过程。比如,发现用户方面,不仅可以通过扫码、支付,还可以通过地理围栏等技术,使得商户准确发现用户。而理解用户实际上是个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和画像的过程。只有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才能帮助商户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得到的服务体验提升才能与商户发生更紧密的互动。而这个良性过程,比拼的是平台公司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

 
  来源:中国经营报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