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影响增强 中国作家成世界出版社新目标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1020日,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一幅宣传画前,一位读者正在翻阅一本书。
  青木   

  1019日至23日,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博览会———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隆重举行。这一世界图书、文化界的盛会,不仅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出版商,同时也给众多中国作家提供了走出去的绝好机会。

  卖出的版权是前些年的总和

  古色古香的长城灯箱,装帧精美的各类图书……走在精心布置的中国展厅内,记者强烈感受到中国参展团朝气蓬勃的气息。为了展示中国出版业的形象,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次代表中国政府统一组团,成员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等8大主力参展单位。

  这些天,各参展人员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不过成绩也喜人。中国的出版社共输出图书版权约500多种,这个数字可是前些年中国图书输出的总和。一位参展人员说,以前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输出与输入比例一直在110左右,现在终于有所改观。

  在书展上,受国外出版社欢迎的书籍主要有:文化知识类,如《中国读本》、《中国的西藏》以及有关中医、食疗等书籍;文学作品类,如《中国短篇小说选》等;少年读物类,如《天堂街3号》;学术著作类,如《中国市场经济的长征》等;工具书则有《互动汉语》等。

  输出地区一改以前东亚地区市场的小框框。来自欧美的大客户越来越多,非洲、南美洲的出版商也达成不少交易。特别是很多中国书籍频频被国际主流出版社看中。难怪《明镜》周刊撰文说,中国图书已成为世界出版业的新焦点

  四类中国作家最受青睐

  一位法国出版商告诉记者,过去欧美出版社发表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跟在电影后面,某部电影受到关注了,他们会追踪电影剧本是谁写的,再翻译其同名小说,借电影之势出版小说。

  如今,中国作家受青睐的范围日益扩大。一是写中国老百姓现实生活的,风格较现代。如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就买下了姜戎的《狼图腾》,准备于2007年在全球英语国家同步发行。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的《中国读本》,作家苏叔阳以散文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等,被贝塔斯曼集团买下版权。二是写自我的,如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批中国作家,拥有自己的写作方式。代表作有棉棉的《糖》和卫慧的《上海宝贝》等。三是旅居国外的中国作家,他们当中大部分用旅居国语言创作。记者看到,裘小龙的《红英之死》等系列推理小说、虹影的《中国情人》等爱情小说、戴思杰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等成了各国出版社的抢手货。一些中国学术带头人的专业作品也受到广泛关注,如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人的作品。

  德国汉学家顾武教授表示,总体而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作为国外了解中国的途径深受欢迎。9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西方开始重视中国文学作品,用文学的眼光关注我们的作品。中国作家只要真正关心人类共同的话题、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可能走向世界,并得到世界的关注。

  国力强盛,文化才有吸引力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要走向世界,从来都是由外在和内在的诸多因素所决定。在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影响力也正在增强。兰登书屋总裁彼得·奥尔森说,全世界的读者都期望能了解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文化。中国的新秀作家不胜枚举,其中的大多数尚未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出版机会。21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作者可能崛起成为全球图书内容的最大源泉。

  除了外因,内因更起主导作用。翻译一直是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最大障碍。为此,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联手,正式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购买或获赠国内出版机构版权的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翻译费资助。展会上,很多欧美出版商对这一决策深表感谢,这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国作家苏叔阳则告诉记者,以前中国作家的作品往往是通过汉学家推荐给出版商。现在,很多中国作家找国际经纪人解决国外的版权问题,因为国际经纪人对国际市场的情况十分了解且谈判能力强。他们按版税比例提取佣金,大概在10%15%,操作很规范。

  同时,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还大力实施对外出版本土化,在美国、俄罗斯、埃及等国家设立出版机构,以当地出版社名义出版中国书籍,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出版的书籍请熟悉中国文化和各种外语的人撰写书评,刊登在西方国家的主流报刊上,以吸引国外出版商的注意。难怪,不少国外作家羡慕地说:有这么好的基础,国际文坛早晚会发出中国作家强有力的声音。”▲

  《环球时报》 (20051024 第二十二版)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