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效传媒:会成下一个分众吗?
 
 

www.stanchina.com

 

  王伟的“直效传媒”很像分众传媒的翻版,无论是对中高端消费群的场所覆盖,还是强调注意力与强制性。如今分众的商业故事为人津津乐道,而王伟的“直效传媒”是否有天会尽人皆知。

  有没有想过擦鞋机可以和杂志架组合成这样一个东西?

  一个大书架,它的左右两边和顶部摆满了各种杂志,中间部分是一个大幅的广告,底部又是一个擦鞋机。走上前去,拿起一本杂志翻翻,同时把脚伸进擦鞋机,一篇文章读完,皮鞋也正好已经擦得油光锃亮。

  这玩意是王伟琢磨出来的。在郑州,随便走进哪一家绿荫阁咖啡馆或者其他高档休闲消费场所,就都可以看到这种东西。很难说它是杂志架还是擦鞋机,王伟则将之称为“场所媒体”。如今的王伟,是郑州目标直效传播机构总经理。

  在北京的各种高档场所也很快就能看到这种带有擦鞋机的书架了。王伟希望2006年能在北京铺设2500台这种书架。为了进军北京市场,他已经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公司,名为“看了又看广告公司”。

  从“直效传媒”到“场所媒体”

  五年前,师范学院毕业、曾经任职于新华社河南分社的王伟正值“三十而立”。彼时他的身份是某销售高端产品的企业的华北区域经理,但是给别人打工的生活已经让他感到厌倦,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30岁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创业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他拿定主意要赚富人的钱。“高收入人群是一座金矿,世界上80%的财富都掌握在20%的富人手里。”王伟说。如何才能找到通往这座金矿的大门呢?显然,媒体和销售的从业经历帮了他。做销售的时候他注意到,高端产品在推广渠道上可用媒体十分匮乏,大众媒体难以满足高端产品投入小针对性强的要求。于是,他决定要做媒体。

  他瞄上了朋友做的一份名为《目标生活》的DM杂志(Direct Mail Advertising的缩写,是一种营销方法,也是一种以固定形式印刷的广告――本刊注)。此时这本杂志已经运作了两年,在郑州的高端人群里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正好当时那个朋友要去北京发展,欲将杂志出手,于是双方一拍即合。2001年,动用自己的多年的积蓄,他就把《目标生活》连人带马收购了。

  但是,应该如何构建DM杂志的生意架构?DM杂志是一个很好的面向高端人群的媒体渠道,要让富人们看到,直接投递是显而易见的方式。“DM杂志要投放到高端的场所,包括富有人群的办公室和家里面,当然还有高档小区,以及一些吃喝玩乐的场所,也就是说,我们要覆盖到他每天所到的地方,”王伟说,“我们自己有一个队伍在做,现在已经建立了关于各种高档场所和人群的数据库。”

  王伟收购的DM杂志通过深度覆盖,又产生了在场所展示的需求,他便自然而然想到了书架――杂志放在书架上才可以方便人们取阅。当时郑州已经有人开始做书架了,但是大都委屈在场所的某个角落里。为什么不把书架做得漂亮时尚抓人眼球,甚至做成一种广告载体呢?于是王伟想到要把书架做成一种复合的东西。

  说干就干。不多久,王伟推出了要做带有旋转灯箱广告的杂志架,并且为这种杂志架申请了国家专利。如今王伟已经在郑州投放了500台这种杂志架。

  而后,王伟注意到了公众场所中对擦鞋机的需求。北方的灰尘多,很多人去一个场所脏兮兮地见客人和朋友会感觉不舒服。于是很多场所自己买擦鞋机供人擦鞋用,但是这种擦鞋机并不普及,并且大都灰不溜秋,不会让人有在它跟前多待一会儿的打算。“我们当时就想做这个事情,把它开发成一种媒体,既满足场所里客人的需求,又开发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带有擦鞋机的书架诞生了。这种书架把杂志架、广告和擦鞋机变成了一个复合的载体。王伟也为此申请了专利,生产则通过OEM的方式交由别人来做。目前,已经有1000台擦鞋机杂志架投放到郑州和周边地市,覆盖了河南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消费场所,包括酒店、酒吧、咖啡馆、餐馆和各种会所等。

  同时,《目标生活》杂志也已成为河南最大的DM杂志,覆盖到了整个河南。就这样,通过各种组合,王伟硬是把擦鞋机和杂志架都做成了一种媒体,即王伟所称的“场所媒体”。目前王伟的“目标直效传播机构”在河南已经拥有了一个包括旋转灯箱杂志架网络、擦鞋机杂志架网络和DM杂志网络的复合传媒体系,亦即王伟所称的“直效传媒”。他的目标是要在分众渠道里面建立自己的优势媒体。

  北京梦想

  在接受《中国电子商务》采访时,王伟将自己在河南做的事情称之为一种“商业模式的试验”:“我们就是要把河南作为一个试验场,因为在河南试验的成本比较低。在河南我们经过长达六年的试验,我觉得我们已经掌握了作为直效传媒的技术、模式、专利以及经验和人力。”

  虽然在河南有了完整的体系,但是河南的投资回报率不高。于是王伟就打算把自己的场所媒体搬到北京去。通过朋友的介绍,王伟在北京找到了一家大的媒体公司合作,联手开拓北京的场所媒体市场。

  2006年初,王伟在北京注册了“看了又看广告公司”。在北京首先要建渠道。王伟透露说,跟“看了又看”合作的那家媒体公司在北京拥有广泛的资源,可以帮助“看了又看”在2006年铺设深入的渠道,最近的目标是一年内在北京铺设2500个书架。场所的选择、杂志的搜集通过那家媒体公司都可以解决。并且通过这家媒体公司的自有网络,还可以保证杂志的及时更新。擦鞋机也准备要在北京附近生产,合作伙伴正在选择之中。广告方面则是跟当地有资源的广告公司合作,交由北京的一家广告公司代理。

  王伟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满怀信心。比如说,如果在星巴克放一个带有擦鞋机的杂志架,顾客有了方便的浏览信息的渠道;星巴克提升了自己的服务质量;DM杂志则有了一个让读者看到自己的杂志的渠道;广告商也有了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广告发布渠道。“我们要做的是整合资源,和别人共赢,共同来发展一个产业,这是没有输家的,不存在谁抢谁的生意。”

  “对我们来讲这是对直效传媒商业模式的初步的展现,”王伟说。他表示自己会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北京DM市场。他觉得北京的DM市场虽然竞争激烈,机会还是有的,但是要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我们在北京要逐步展开自己对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我们首先要有渠道,有媒体,然后再做DM,然后再进入下一步的相关市场。”

  王伟对“系统”这个词情有独钟。他认为,有一个想法,在过程中要做系统的思考,用系统保证梦想的达成。在他看来,很多大企业的起源都是在灵光一现间,比如联邦快递的隔日送达,比如戴尔的直销模式,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慢慢摸索形成一个系统,用系统来保证这个主意的“锐度”。比如戴尔就用庞大的直销体系保证直销模式的竞争力。

  对于看了又看广告公司而言,这种系统就是王伟已经在河南试验成熟的直效传媒体系。“其实我们六年的摸索也是从自发到自觉的一个过程。一开始是想怎么样跑得更快一些,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需要去琢磨系统,借助系统去保证你的竞争力。我们在此方面一直在探索,在努力。”王伟说。

 媒体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罗马嘉园28座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