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第一股看传媒投资的政策风向
 
 

www.stanchina.com     2006/04/05

 

  辽宁出版集团正在推进经营性资产赴香港上市的工作,该项工作有望年底完成,预计筹资逾人民币5亿元。

  虽然文化传媒企业境外上市早有北青传媒的先例,但对内地图书出版业而言,辽宁出版集团却将是香港上市的第一股


  辽宁出版集团同样将沿用与北青传媒相似的做法,分拆旗下经营性资产打包上市,而其核心业务图书出版资产因政策禁止外资进入暂时无法上市。

  作为出版第一股,辽宁出版集团的境外上市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比如对外资开放的突破(可以通过股票交易的方式进入等),较先前在发行、印刷等领域的准入更进一步;比如上市的目的不仅为了融资,而且希望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助推器,等等。

  可以说,出版第一股将成为传媒投资领域的风向标。

  传媒企业将掀起上市潮

  在北青传媒挂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始终看不到第二个跟随者的身影。在2005年下半年,呼声很高的中影集团,因严格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理由与香港股市无缘。

  辽宁出版集团获准香港上市的消息,才使我们隐约看到一些传媒企业的IPO之梦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并且后面还排出一支长长的队伍。

  这些可以从国家发改委文化传媒产业中心主任齐勇峰的话中得到证实。中央有关决策部门已经初步筛选12家传媒文化企业作为上市预选企业,现在正在进行改造和培育,做上市前的各种工作。

  这12家候选企业主要是国有传媒文化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分别来自深圳、山东、辽宁等地。

  20044月,中央决定,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原来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的体制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但成效并不明显。不但出版社的企业化转型处于半停滞状态,而且不少出版社的经营业绩乏善可陈,长期亏损。

  之所以批准辽宁出版集团境外上市,第一个目的自然是为企业的扩展规模、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二个目的则是希望借外资进入,使企业产权多元化,一方面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严格遵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最终使出版公司真正变成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企业。

  内容开放的底线

  当前,内容采编业务是开放的一条底线。分拆经营性资产上市确实是一种进步,但也不能否认这种分离模式存在弊端。

  此种内容与经营分离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包括:由于内容部门追求的是读者的满意度,经营部门的目标则是利润最大化;内容部门是事业编制,经营部门则是市场化运作,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协调起来难度也比较大。

  仅经营性资产上市,造成的结果是核心业务不归上市公司管,而上市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报社或出版社。这样势必增加关联交易的可能性。中银证券在发表报告时就曾以一家没有厨房的餐厅来形容北青传媒,并给予该公司跑输大市的评级。实际上,北青传媒看起来既非报纸出版商,也不是广告代理商,而是一家不完整的媒体企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罗马嘉园28座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