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海全部新华书店门店以及《故事会》、炫动卡通卫视部分股权的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传媒”),计划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现金对价”三合一的股改方案,实现借壳华联超市(600825.SH)上市。
中宣部有关领导在昨天的相关工作会议上,对新华传媒借壳华联超市的重组和股改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若能如愿以偿,借壳上市的新华传媒将成为中国出版类传媒公司上市第一案。
《故事会》和炫动卡通卫视
自5月15日起停牌的华联超市昨日公布股改方案。华联超市非流通股股东百联股份、百联集团、友谊集团、一百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45.06%的股份(1.18亿股左右)全部转让给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集团”)。而股改方案中未分配利润和现金支付方式,经综合折算后相当于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2.38股对价。
据悉,股权转让各方已于5月22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协议各方同意在华联超市经审计的净资产值基础上溢价2.42%确定转让价格,此中涉及的股份转让价格共计人民币4.2亿元左右。根据协议,新华集团及其子公司上海新兴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新华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其100%股权)计划将其合计持有的新华传媒100%股权,与华联超市除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以外的全部商业类资产(含负债)进行资产置换。双方经协商确定,以截至2006年4月30日的评估价值6.5亿元作为置入资产的价格。
从置换方案中不难看出,华联超市原资产中盈利能力不强的商业资产将被全部置出,而新华集团拟置入的资产却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根据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拟置出资产2005年度累计亏损4015.85万元,而拟置入的资产2005年度模拟净利润(主要来自图书出版等业务)为 3558.45 万元。
受分众传媒(F M CN .N A SD A Q)在纳斯达克上市引起的“中国传媒热”鼓舞(该股目前股价在70美元左右,市值从7亿美元增长至35亿美元),业内其实更为看重华联超市从一家商业类股票“变身”为传媒股所传递的商业机会。
据向上海市委宣传部国资办公室了解,注入的资产中有《故事会》19%的股权,这是一个拥有巨大商业价值刊物的股份。
此外,上海两家卫视之一的炫动卡通卫视的20%股权也将被注入到新的上市公司中。该卫视2004年12月26日正式开播,节目覆盖全国,处于快速上升期。随着事业的发展,肯定会注入相关的文化传媒类资产。
IPO转借壳始末
传媒类上市公司在国内属稀缺资源,目前只有中视传媒(6 0 0 0 8 8 .S H)、G 广电(6 0 0 8 3 1 . S H )、G 电广(0 0 0 9 1 7 .S Z)3 只股票,新华传媒若能成功借壳上市,将成为中国内地市场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出版类传媒股票。不过,在这只备受期待的借壳传媒股背后,却有着一番不为人知的经历。
早在去年4月,中宣部推荐7家媒体上市,当时一度盛传新华传媒是其中之一。新华集团总裁李权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证实,新华传媒当时确已进入了“第一梯队”。不巧的是,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启动,新华传媒的IPO梦想暂时搁浅。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华传媒一直有做大做强的计划,希望通过上市,扩大经营规模,还很有可能通过兼并收购扩大“新华书店系”的门店数量。即便在IPO暂停后,新华传媒也没有放弃上市的计划,借壳上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成型的。
新老划断尴尬
一年时间过去了,新华传媒计划再次“冲击”A股市场,而此次决定权落在了股改的另一方:华联超市的流通股股东手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现金对价”的股改方式能否通过,关键取决于流通股股东是否支持。
在近日召开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积极推动基本具备改革条件的公司在上半年进入改革程序,同时,创造条件在下半年集中解决存在各种特殊情况公司的股改问题,尽最大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公司在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将是“新老划断”的分水岭,迟迟没有完成股改的公司都处于股改博弈和可能被“边缘化”的境地。
无疑,股改中博弈的双方都会衡量和计算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人士认为,新华传媒背靠着涂有垄断色彩的出版业务,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均符合内地市场IPO的条件。
随着IPO新规的出台,中国内地不日将迎来新的发行机遇。知情人士透露,如若股改方案难以通过或者成本过高,新华传媒可能会放弃借壳上市的计划,重新选择IPO之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