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千龙研究院组织中国传媒大学的实习生对新浪、搜狐、网易、 TOM 、腾讯五家网站做了番考察,在世界杯的报道上可以看出这些网络豪门在分化。
新浪网的媒体味越来越浓。以体育起家的新浪网, 对 2006 世界杯的报道当然不敢怠慢,在世界杯专题里,处处想体现其专业性,版面也安排得四平八稳,海量的信息,便捷的 Woocall, 使新浪仍然是网民上网看世界杯的首选。这也印证了汪延的那句话:做内容是新浪的特长,是新浪的核心竞争力,以后新浪所有的战略都得围绕这个中心去做。
搜狐网争夺网络媒体老大的用心在世界杯报道中昭然若揭。无论是进球的网络视频转播权,还是组建豪华的评论员队伍,都可以说不惜血本,几乎要垄断世界杯在中国的所有网络资源。但从实习生对网民的随机调查和 Alexa 排名上看,搜狐全面赶上新浪似乎还须努力。
作为老三大门户之一的网易,由于企业战略的转移,已经退出门户之争而转向游戏为主了。正因为如此,网民才可以看到世界杯可以是很好玩的,而不必为几乎重复的海量信息发愁。
在 Alexa 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点击 tom.com 的人中,有 15% 的人会关注娱乐消息, 13% 关注新闻, 12% 的关注体育,名列第三。 TOM 主要面向人群是年轻的追求潮流的网民,以娱乐为主打是题中应有之义。但 TOM 又具有体育报道的血统,因此在此次世界杯的报道中体现出的是既专业又娱乐的风格。
相比之下,腾讯做内容的时间不长但是基于庞大的 QQ 用户群,网站的发展势头很猛。与它一贯的风格和企业战略相关,腾讯一直走的是美艳的路线。
对于这五家上市公司来说,赚钱是硬道理。企业的战略必然表现在每一个大的项目中。在世界杯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战略。网络豪门的分化表明中国互联网公司成熟了,已经跨过同质化竞争的阶段,而且网民也有福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上不同的网站,满足不同的需求。
新浪 : 专业取胜力保老大地位
栏目设置
新浪网对世界杯报道所设置的栏目和大多数商业网站类似。但其内容更加实用,信息量更大,对赛事的分析更加细致到位。重要的最新的赛事进展都呈现在首页,网民无需再点击多层网页去查看所需要的信息。
栏目在网页上的分布较为清晰,虽然页面的上半部分仍然显得有些混乱,但是后半部分却排布清楚有条理。
此外,新浪的博客上的球评,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了许多网民的参与。
新闻更新
新浪对赛事的及时报道无愧于它的五张采访证和多达 5000 万元的投入,在最新赛事报道中独树一帜。在新浪世界杯的页面,可以明显的看到对于正在进行的比赛情况的报道,对进球、点球、红牌、黄牌等等具有看点的事件都进行了简单但是及时到位的报道。这对于要通过网络来了解比赛进展的网民而言,既不繁琐也很适合。
其次,新浪网对于评论文章的更新也下足了功夫。每天都有几十篇针对刚结束不久甚至是正在进行的比赛的评论全新出炉,满足球迷的需要。
此外,新浪博客上对赛事的点评也为新浪添色不少。
特色
虽然中国内地的许多商业网站在对世界杯的赛况进行报道的时候,不论在版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大致相同,但各个网站还是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亮点,新浪亦是如此。在网络上,各类消息的转载相当容易,商业网站要出亮点,在内容上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了。主要还是在形式上做文章。
新浪在对德国世界杯报道上,大致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在新闻页面内开辟聊天室。几乎在所有的世界杯的新闻报道和评论页面内容的左下角,都有一个叫做 “woocall” 的窗口,拉开窗口,网民就可以以游客的身份进入一个聊天室,聊天室里的所有人都是同时访问该网页的网民。聊天室里的人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Woocall ,将对同一新闻事件有兴趣的人聚集到一起,并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将 “ 广播 ” 变为了 “ 窄播 ” ,突出了网络个性化的特点,满足了网民个性化的要求。想要就该话题与人进行交流的网民,只要简单的拉开窗口,就可以满足愿望了。
亮点二:在新闻内容后面加上相关链接。在一些新闻报道内容后面,可以看到相关链接。例如对内容所涉及的球员的介绍。这大大得方便了访问者对所访问内容的理解。除了一些狂热分子,许多球迷并非了解所有的球员,而新浪人性化的在内容后面加上链接,就使后者在浏览新闻内容后更加强了感性认识,也节省了他们进一步搜索这些球员信息的时间。
投入
“ 我们体育报道最具经验,资源丰富。 ” 最近新浪的广告销售人员经常重复这句话。在今年 2 月 27 日的发布会上,新浪总裁曹国伟宣布了一连串合作伙伴,包括法新社、德新社、美联社、英国通讯社、路透社、央视等具有世界杯采访权和内容资源的机构,据称花费不菲。此外,新浪拥有 5 张采访证,将派出 10 人奔赴德国前线报道。然而,世界杯官方历史上第一次主动提供的网络视频版权没有花落新浪,而是其主要竞争对手搜狐。据悉,搜狐在世界杯上的投入不会低于新浪宣称的 5000 万元,拥 7 张采访证并派出多达十数人的报道团队前往德国。
流量变化
由于有传言说新浪的控股方为日资公司,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反感。在今年三月 ~ 五月份,新浪的点击量出现了自创办以来的历史最低点。然而在五月中下旬,新浪的点击量又恢复到了传言之前的水平,此后一直都波动不大。
就最近三个月而言,新浪可以说是国内商业网站中,因为世界杯而点击量提高幅度最大的网站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网民对于 “ 新浪日资公司控股 ” 事件有所淡忘,使点击量有所回升。可能是新浪新高层领导的工作工作开始进入正轨,使网站恢复。但球迷对新浪网的印象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许多球迷在被问及会看哪个网站的报道时,都选择了新浪。这也许和习惯有关,毕竟新浪是最早做体育报道的网站之一。但是长时间的习惯的养成,必然有另外的原因。一位只看新浪的世界杯报道的网友说:新浪做得挺专业的,花边八卦类的新闻很少。而且不仅仅是新闻,在对于体育的评论这些方面新浪也做得比较到位。其次还突出了网民的参与,经常搞一些活动,比如投票之类的。
也许是新浪专业化的评论和报道,对于真正的球迷而言更实用和具有吸引力,才是新浪在体育报道方面比其他商业网站更具吸引力的原因。虽然其他的许多网站也在报道世界杯,并且形式多样,但毕竟对于真正了解并喜爱足球的忠实球迷来说,专业的才是最好的。 实习生 叶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