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王国的沃尔玛式扩张
 
 

http://www.stanchina.com 2006 年6 月24 日

 

  去年,他以 1 亿美元从“猫王”遗孀和女儿手中取得了猫王遗产经营权的 85% 股份,

  又投入 1.96 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美国偶像》的制作班底。

  今年,他手中的“猫王”复活了,“偶像”更火了。

  这位娱乐造星高手的巨额财富引起了关注,

  其投资野心也带来了话题。

  成为像零售巨头山姆·沃尔顿 (Sam Walton) 那样的商人,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娱乐产业的“沃尔玛”,

  在批发零售创意中获利。

  罗伯特·斯勒曼,是熠熠星光背后的娱乐大玩家,也是大赢家。

- 撰文: 陆敏 君

  位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4 月的初春依然清静。著名摇滚乐手“猫王”的故居格雷斯兰 (Graceland) ,自从遗孀 Prescilla Presley 向公众开放 24 年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立着柱碑的“静默园”里,一个穿着猫王 T 恤的中年人正戴着耳机,斜靠在墓碑旁边的长凳上歇息,他丝毫没有察觉,一场关于格雷斯兰的商业改造正在步步推进。

  这里,是来自世界各地歌迷纪念猫王的聚集点,以猫王名字注册的“艾尔维斯·普莱斯利公司”从 1982 年以来一直运营着包括故居、肖像权、遗物等所有除音乐以獾拿ㄍ跻挪5昀矗疽恢泵挥衅鹕凳杖朐 ?000 万美元左右徘徊不前。

2005 年,美国商人罗伯特·斯勒曼出价 1 亿美元买下了“艾尔维斯·普莱斯利公司”的 85% 股权,拥有了对“猫王”遗产的经营权。“猫王”遗孀和女儿收走了现金,“猫王”也自 1956 年成名以来,逝世 29 年后,身价再次迅速攀升。

  格雷斯兰的平静也从此成为了过去。这位点子不断的娱乐投资人声称,要把格雷斯兰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猫王”歌迷的体验胜地,媲美主题公园“迪士尼”,把格雷斯兰的参观人数从 60 万翻倍到 120 万。

  当媒体和公众还在围聚着分析斯勒曼的赢利可能时,这位极少接受采访、低调神秘的投资人早已把脑海中的蓝图付诸行动。

  擦亮“猫王”

  今年,就在田纳西州法定的 2 月 25 日 “猫王日”纪念活动落幕不久,斯勒曼很快拉开了改造格雷斯兰的序幕。

  一场大兴土木的重建正进入了施工的高潮。根据斯勒曼的改造计划,以猫王经典曲目命名、原有 128 个房间的 Heartbreak 酒店旧楼被拆除,取而代之两家分别拥有 400 个房间的酒店、一个娱乐城以及由众多饭店、商店、户外歌剧广场、温泉区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过去,每年来格雷斯兰的 60 万游客,平均逗留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我要做的是延长并丰富游客在这里的体验,也吸引更多的人。”斯勒曼真正希望激活的,是歌迷们潜在的消费欲望。

  前些日子,斯勒曼身穿印有猫王画像的 T 恤衫,在格雷斯兰忙碌奔走。他主动找到了孟菲斯镇当地政府官员,向他们推销关于“猫王”故居的复兴计划。谁知他的计划刚说了个头,官员们就热情地拥抱了这个方案。第二天,当地商会邀请斯勒曼一起吃早餐,几个镇上的商人也为斯勒曼预订了丰盛的午宴。

  “斯勒曼的商业方案能让所有人从中受益,我们拥有这些资源,但从来没有把它像现在这样整合起来。”孟菲斯镇 SMC 娱乐公司总裁对斯勒曼的方案很赞赏,“虽然普莱斯利的很多老歌迷都已经上年纪了,但是他经典的摇滚品牌依然吸引着不少当今的年轻人。”

  是的,斯勒曼打算把这个牌子擦得更亮。尽管他一直为没能得到全部猫王歌曲版权而遗憾,但他层出不穷的创意点子已足以弥补唱片利润的损失。他打算在故居房子的旁边重新建一个游客中心,提供为游客策划婚礼的业务。原来在小树林里的婚礼小礼堂将被扩充为一个大帐篷供宴会所用,斯勒曼预计这里每年至少能举行 300 场婚礼。

  另外,原来的小礼品商店也会被扩大成一个商城,专门出售猫王纪念品。据斯勒曼的商业伙伴透露,目前他们已囤积了多达 60 万件猫王纪念仿制品,从理发椅到垃圾盒,应有尽有。

  除此以外,他们还计划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策划一场互动的展览和以“猫王”为主题的巡演。最近,斯勒曼推出了关于猫王的 DVD 和电视专题节目,仅在维亚康姆旗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一个长 2 小时的纪录片就带来了 550 万美元的进账。

  今年 3 月底,建于 1939 年的“猫王”故居被授予“国家历史景点”称号。让“摇滚文化”起源地的格雷斯兰肩负起了更多的历史使命,正是斯勒曼希望、也努力在经营的。自 4 月份起,故居内的游客中心,将同时举办“猫王” 56 、黑夜下的“猫王”等主题展览,以配合电视台、电台关于“猫王”成名 50 周年的回顾节目。

  “关于猫王资产的商业价值,目前才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斯勒曼更大的野心是美国市场以外的商业潜力,“每年 60 万的游客,有 30% 是来自世界其他国家,他们来一次格雷斯兰每人大概会花费 22 到 55 美元。”这样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让他萌生了把“猫王”生意扩张全球的念头,或许是一次相隔几个月的世界城市巡演,或许是特许经营。总之,格雷斯兰的故居再造计划只是斯勒曼关于“猫王”生意的一个小部分。

  如果说,借“猫王”之名赚钱是斯勒曼最显而易见的投资动机,那么,针对“猫王”投资项目而注册启动的新公司 CKX 才真正透露了他的勃勃野心。“ C ”代表内容 (Content) ,“ K ”代表王者 (King) ,在数码、新媒体时代让“猫王”复活,斯勒曼只是为他以明星为中心,以内容为主题的娱乐王国贴上了一个醒目的标签。

  明星梦工厂

  对美国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的投资,才真正勾勒了斯勒曼娱乐王国的清晰蓝图。就在买下了“猫王”遗产不久,斯勒曼和他的同僚迅速以 1.96 亿美元并购了热门电视节目《美国偶像》的制作班底 19 娱乐公司,也正式开始了他在娱乐内容制作领域的攻城略地。

  尽管斯勒曼从来不向公众夸耀他的投资眼光,但他与节目制作人 Simon Fuller 的相识、相交,依然为人们窥探其野心提供了最富传奇的谈资。在 19 娱乐公司,斯勒曼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娱乐内容库。 Fuller 曾被誉为最富创造力的天才“星探”,他制作了 296 张全球排名前 40 的专辑和 465 首排名前 40 的单曲,他发掘、包装、运营着辣妹组合等知名流行歌手和组合。但是,野心勃勃的 Fuller 一直希望建立一个互动的、持续的选拔人才平台。

2001 年, Fuller 的“处女节目” Pop Idol ,一个互动、富有娱乐性的歌唱比赛在英国 ITV 电视台首次推出。但是,当 Fuller 把他的作品带到美国时,却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冷遇。“他们说,音乐在美国的电视频道没有市场。最后只有福克斯电视以极苛刻的条件把它拿去了。” Fuller 如今回忆起当初的境遇,依然心有戚戚。但是, Fuller 很快就遇到了英雄相惜的斯勒曼。对于当时在美国无法施展拳脚的 Fuller 来说,斯勒曼的出现可谓“及时雨”。而两人,也因此达成了最终并购。

  后来的结果证明,赶上《美国偶像》这列娱乐快车的所有人都大赚了一笔。节目高达 2700 万人次的收视率让福克斯电视频道的广告创下了新高,达到每 30 秒 66 万至 70.5 万美元。尽管, Fuller 并不从广告收入中分一杯羹,但是,随着节目的大受欢迎,他每季赛事的制作收费也从原来的 1200 万美元一套上升到 2000 万美元。

  而在这档广受欢迎的节目背后,最大的赢家似乎是隐藏在幕后的投资人——斯勒曼。有人算了一笔账,这档收视排名第一的电视节目, 3000 万人的收视还不到美国观众总数的 1/10 。但是,如果你走在大街上,却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美国偶像》。而斯勒曼的目标正是由节目衍生的偶像生意,包括获奖歌手过亿的唱片收入和现场演出收入。

  “《美国偶像》很好地预示了娱乐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娱乐生意将延伸到电话、互联网等除了电视之外甚至我还不能想象的渠道。”从斯勒曼的描述不难理解他对《美国偶像》不断追加投资的动机。打造一个为跨媒体平台提供内容的娱乐王国,为不断扩张的渠道提供充足的内容弹药。

  尽管斯勒曼一直对下一个收购投资目标绝口不提,但人们还是从 CKX 近期接触的内容制作团队中看出了端倪。体育明星组合、知名摇滚乐队,这些娱乐产业的主流内容都被列入了 CKX 最新的洽谈名单中。

  娱乐寡头?

  是的,斯勒曼要做娱乐内容提供商,而且是垄断地提供。事实上,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寡头”的帽子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位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投资人。

  斯勒曼现年 57 岁,公众场合的他一律是单调的蓝黑大衣配衬圆点丝质领带。但正是这个看起来古板、沉闷的家伙,为美国人带来了最精彩的“娱乐秀”。

  当时,斯勒曼与朋友为一个地区的“环保活动”筹备慈善演出。明星、策划人都有了,但是,这场地区性的演出却一直无法募集赞助。“这样的规模,广告商不会愿意投钱的。”一直对“沃尔玛”推崇备至的斯勒曼认为,规模才能带来效益。

  于是,斯勒曼说服了朋友联合附近地区一向各自为战的策划人进行州际巡演。“罗伯特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准备大干一场,你也一起来玩吧。”当年首个被斯勒曼说服的策划人,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的“铁杆同盟”。

  就这样,他们一口气租下了 12 个演出场地,统一订票,并把整个演出方案“打包”向赞助商推销。果然,“打包”后的慈善演出大受广告商欢迎,连续在演出现场投入大笔资金。慈善募捐大获成功,现场观众们对于“摇滚音乐”的疯狂也同时激发了斯勒曼敏感的投资触觉。

  首战告捷,斯勒曼看到了“娱乐秀”的巨大商机。于是,他成立名为 SFX 的传媒娱乐公司,一方面不断通过旗下的电台节目推动“摇滚”浪潮,另一方面,也通过“现场演出”赚取门票和广告收入。斯勒曼的“一篮子投资计划”在上世纪 90 年代培养了大批的摇滚明星。在后来的翻云覆雨的连环并购中,这位美国商人运营着上市公司 SFX ,更是整合了无数濒临破产的艺术场馆、娱乐场所。斯勒曼把美国的现场“娱乐秀”捧上了繁荣的巅峰,他也因此成为一直被美国反垄断组织追踪调查的“娱乐寡头”。

  银行家看到了市场赢利前景,主动出资让斯勒曼去欧洲开拓市场。“赚钱的好事我不会留给自己啊!”说话从来不留余地的斯勒曼一口回绝了银行家们的合作提议。

2000 年, Clear Channel 希望进入几乎被斯勒曼垄断的现场娱乐行业,出价 30 亿美元收购 SFX 的所有资产,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场地。出乎意料的是,独力运营起这门生意的斯勒曼居然爽快同意了。

  但戏剧性的一幕也紧接着出现了。一年后,一口吞下了 SFX 的 Clear Channel 股票价格从 2000 年收购时的 95 美元高点跌至 32 美元,很快宣告破产。出售 SFX 时,斯勒曼说,是因为厌倦了忙于应付美国反垄断组织的调查。但事实上,拖垮 Clear Channel 的正是 SFX 当年为斯勒曼赚了大钱的众多演出场地。巨额的维护成本、逐渐减少的户外演出都让接受 SFX 的买家入不敷出。事实上,预计到“现场户外演出”在新传播途径下的风光不再,以及突然查出的“癌症”,才是最终让斯勒曼下定了归隐决心的根本原因。

  在这次巨额交易中,有人说,斯勒曼净赚超过 10 亿美元。而伴随这桩交易也开始衍生了许多关于斯勒曼的传奇。华尔街分析师赞叹说,斯勒曼对媒体投资的嗅觉异常灵敏,他的出手总是能让卖家反悔、买家消化不良。

  买卖创意

  “我继承了父亲乐观的投资性格,当别人认为这东西只值 10 元的时候,我会出价 11 元。而我同时也是一个好的推销员,最后总能找到一个比我更有信心的人出价 12 元买走它。”狡猾的斯勒曼每逢被问到投资秘诀时,总是调侃着闪烁其辞。

  斯勒曼出生于一个媒体世家,父亲迈克尔·斯勒曼是一家广播电台的总裁。 13 岁那年,目睹着父亲的电台破产,小斯勒曼也从此在心里播下了投身传媒的志向。

1969 年,斯勒曼筹建了自己第一个生意——“青年市场顾问咨询”,为针对年轻人市场的大公司提供市场调研信息和咨询服务。通过买卖“点子”,斯勒曼赢得了第一笔资金。

  “因为我的父亲没有在传媒行业成功,所以我更要不断证明自己的眼光和魄力。”正是在这种想法推动下,斯勒曼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了传媒业的漫漫征途。他与当时国内一位最出色的音乐主持人 Bruce 合作,出资 60 万美元买下了一个“摇滚电台”。“我擅长与听众沟通,罗伯特则乐于和人谈买卖, 1 美元的钞票在他手上, 25 分钟就能变成 100 美元。” Bruce 至今依然是斯勒曼最忠实的工作伙伴,他很欣赏老搭档的营销才能。

  后来,这对黄金组合不仅把电台做“火”了,还并购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兄弟姐妹”。直到 1985 年,他们的电台王国成员已高达 70 个。

1989 年,斯勒曼再次为他的营销记录写下了最值得骄傲的一笔,他不仅说服了 Westinghouse( 现在的维亚康姆集团 ) 对这些整合的电台资源提出收购,还卖得了 3.89 亿美元的高价。而最让人赞叹的是,就在斯勒曼出手不久,广播业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在买卖中获利,斯勒曼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人们关于他投机行为的诟病,但是,斯勒曼作为娱乐产业投资者的独到眼光的确不得不让人赞叹。

  斯勒曼总是不停冒出新点子,他的旺盛精力和敏捷思维让身边的工作伙伴既爱又恨。他的助手经常抱怨:“如果他正在考虑一个投资方案,短信会从早上六点一直到深夜涌进你的手机。后来,几乎他所有的亲密同僚都换了防水手机以便洗澡时能及时回复。”

  他把 CKX 的生意称为“点子买卖”:“我很清楚,今天的娱乐产业不可能再像 10 年前通过垄断渠道获利,我们唯一得到的有价值资产就是新鲜的‘点子'。”新媒体的出现让内容为王的大旗更加强劲地迎风飘扬,发行平台的增多导致对优秀内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如今,斯勒曼的如意算盘再次打响,他要打造娱乐创意的大卖场“沃尔玛”,也就是为娱乐消费提供一站式内容解决方案。他相信,未来最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不是纯粹的传统媒体内容,也不是纯粹的新媒体内容,而是量体裁衣的跨媒体内容。斯勒曼设想着,他今天买进的内容创意,经过“打包整合”,明天将能博得那些依然稳守渠道、姗姗来迟的传媒巨头们的以身相许。

  那么,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还在挠脑门的时候,斯勒曼整合的娱乐内容资源,会不会成为媒体巨头们争抢的下一个“香饽饽”?又能不能让他再大赚一笔呢?天知道。

  商评 :

  什么也无法取代内容

  只要人类依旧生活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传播渠道或许会改变,但传播的内容却不会天翻地覆。内容不存在选择的问题,因为它们是生命的必需。

- 撰文:迟宇宙

  广播出现的时候,人们以为无线电波会取代印刷术;电视出现的时候,人们冀望影像取代声音;互联网时代终于到来,人们忧伤地说:报纸会消失,广播会消失,电视会消失……数字技术看起来会垄断一切、颠覆一切、重建一切,真正实现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梦想。他们甚至列出了时间表,开始准备为报纸、广播和电视送葬。

  言之凿凿的语言以及悲观沮丧的论调每时每刻都在出现。但迄今互联网只是丰富和便捷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却什么都没取代。这就如同人们的行走,无论我们步行、骑自行车或坐汽车、轮船、飞机,目的地却只有一个。这个目的地就是意义,决定意义的则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内容;渠道如何丰富,如果渠道不能提供足够的内容,那么它就是一条干涸的运河。

  人们或许会疑问:最便捷的那种交通工具肯定会取代其他。看起来是那么回事,毕竟马车已经不常用了。可是,如果工具能够决定一切,机械可以取代生活,那么为什么人们今天依旧尊崇那些伟大的思想?

  以 1 亿美元取得 85% 猫王遗产,随后又以 1.96 亿美元买下《美国偶像》制作班底的罗伯特·斯勒曼,其梦想是建立一个娱乐产业的“沃尔玛”,在批发和零售创意中获利。作为一个标准的成功商人,他并没有改变人们娱乐的渠道,仅仅依靠内容的更新、创造就赢得了财神的青睐。

  这让人想起了迈克尔·艾斯纳。在 1984 年开始统治迪士尼时,他所面对的只是一家规模不大、毫无生气的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日益消沉,迪士尼电影只是遥远的记忆。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正准备收购和拆分这个公司。”

  在 2005 年离开迪士尼之前,统治迪士尼 21 年之久的艾斯纳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当媒体询问迪士尼为何重获成功时,艾斯纳的回答是:“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你要准确地指出是什么让我们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这就相当于在问我们是否完成了在百老汇的演出《狮子王》?是否完成了动物王国?是否完成了巴黎迪士尼乐园。确保我们完成这些的,就是问题的答案。”

  艾斯纳后来在迪士尼走到了穷途末路,尽管董事会一时找不到更适合的替代者,但他们再也无法容忍他带领迪士尼走进《珍珠港》般的泥淖中。他们匆忙地选择了替代者,然后要艾斯纳收拾办公室离开。

  成败缘于性格,这毋庸置疑;导火索却是业绩。真正左右业绩的,是内容。当艾斯纳放弃了在卡通领域的比较优势而变得好大喜功时,他在迪士尼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在来到迪士尼之前,艾斯纳曾是派拉蒙总裁。派拉蒙的创始人阿道夫·朱科尔用 10 年时间成为电影巨头和无可置疑的领袖人物,仅 1917 年就制作和参与制作了大约 200 部电影。如果不是因为引起了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问题的怀疑而重新组合他的资产,那么今天的好莱坞的名字应该叫派拉蒙。他的成功同样缘自对内容的专注:“我常去电影院,坐在第一排或包厢里,然后观察电影对观众的影响。在我具有观察观众的经验之后,我就会比较肯定如何去选择一个题材,而且一般很少出错。”当然,如果一部影片使他感到“如坐针毡”,那么他肯定不会购买它。

  传统媒体行业的确在忍受着切肤的疼痛,就像电视到来时的广播。但是电台依旧那么顽强地活着,其生命力让互联网时代都叹为观止。报纸经历过更多的疼痛,但它的时代却始终未曾遭到终结。

  有些人难免感到疑惑。我可以给他们一个答案:任何渠道能够向人们提供的无非是资讯、生活的便利和伟大或并不伟大的思想。只要某种渠道依旧能够向人们提供这些东西,尤其是那些伟大的思想,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过时,更谈不上被别的渠道取代。那些伟大的思想已经构成了这个世界,也构建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片土和每一草一木。这也就同时解释了,为什么电子出版如此发达的年代里,人们依旧习惯于看印刷出来的书籍。

只要人类依旧生活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传播渠道或许会改变 ( 人们更愿意接受丰富 ) ,但传播的内容却不会天翻地覆。丰满人们生活的、构成人们信念的、铸造人们理想的、形成人们信仰的,永远是那些简单而持久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内容。这些内容,不存在选择的问题,因为它们是生命的必需。

来源于周末画报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罗马嘉园28座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