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达使即时横向比较成为可能。中国足球队无法参与的 2006 年世界杯,中国居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区,也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世界杯迷。
观察了多个国家的报道,对世界杯的消息大多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主,简明扼要地报道赛事情况及国内外的反应,少有煽情和炒作的成份。英国的媒体还算比较关心世界杯,不过也大多只是短消息,英国卫报的世界杯消息一般不过 150 个单词。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英文报纸关注世界杯的份量也不是很足,连巴西也是如此。而德国是主办国,比较关注,另当别论。加拿大与英国的情况有些类似。最值得玩味的是,运动精神最足的美国人对足球不感兴趣。 CNN 甚至报道称,美国一些学校正努力让娃娃喜欢上足球。
而中国的情况大家都心中有数,专业报、都市报、党报、电台、电视台、网络,铺天盖地的都是世界杯赛。专栏、特刊随处可见。一些媒体甚至放弃一些收视率(阅读率)很好的栏目,专心做世界杯新闻。众所周知,世界杯这种赛事除了弘扬体育精神外,还是很好的商业平台。我国的一些传媒机构派出的记者拿不到正式的采访证,但还是源源不断地发回世界杯的现场报道。
在这种氛围下, " 不喜欢世界杯 " 就成了很难表达的个性需求。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下声称: " 我不喜欢足球,我不喜欢世界杯 " ,他立即会引来非议一片。因此,在当下,中国的球迷、伪球迷在媒体的诱导下已陷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疯狂之中。媒体称,熬夜看球的市民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有 6 例因看球而亡的记录。近几天来,感冒发烧的人占据了广州各大医院急诊科一半的门诊量。有医院称,发烧患者人数是平时的 2 倍以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 36% 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因为看世界杯而减少或消极工作。 6 月 20 日 ,《重庆商报》更是报道,一企业主 管赵 先生由于每晚连看 3 场球,白天上班看见球形物就想踢。最近,他差点向一位客户的头 " 开脚 " ,原因是那位客户是个光头,看在他眼里就成了足球。
而按传播规律来看,关乎人的生存、人的起源以及自然的起源,这些都应是报道的热点。但是,以下报道的份量在世界杯期间与罗比尼奥一次 " 抽射 " 呈现出天壤之别。
在世界杯期间, 6 月 15 日上午 ,斯里兰卡中北省首府附近一辆公共汽车触雷,造成 64 人死亡,近 39 人受伤。死伤者中有部分是学童,这也是斯里兰卡 10 年来最为致命的针对平民袭击事件。当时 CNN 等媒体立即连线当地记者报道,而欧洲一些媒体的网站也立即播出该消息。此后不断有后续报道。但是在中国,这条消息只在一些网站的三级页面上找到。另外一条消息是关于中国的,受到西方传媒的高度关注,许多主流媒体放到头版头条:甘肃省玉门市发现的 40 多具鸟类化石现被证实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这种早期鸟类被称为 " 玉门鸟 "(Gansus yumenensis) ,它将填补鸟类进化史上的空缺。这项研究证明,水生 " 玉门鸟 " 既然是现代鸟类的祖先,那么现代鸟类可能是从水生环境的鸟类进化演变而来。可惜,只能在国内个别网站的科技频道中找到此消息。
因此,我怀疑中国传媒业当前的水准和所秉持的标准。 1984 年,在美国举行第 23 届奥运会,新华社播发我国选手许海峰夺得第一块金牌,消息比美联社还快。因此全球各大媒体大多采用了新华社稿件。而近年的各种赛事,我国派出的各种记者逐年增多,甚至以千以万计,但是有几条稿子被国际传媒业所认可呢?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一本名为《关于电视》的小册子里说:一些媒体的最大问题和悖论就是陷于相互雷同和复制的怪圈。这非常适用于当下的中国传媒。
来源:中国保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