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 这部曾经在 20 年前引发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日前又出现在四川卫视的黄金时段。在此期间,另一部老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也在黄金时段亮相山东卫视。加上前段时间在湖南卫视热播的《阿信》,长期在午间、夜间等非黄金时段播出的老电视剧,大有跻身黄金时段的势头。
而从近日召开的 “2006 年电视剧:题材 · 收视 · 编播 ” 研讨会上却传来消息,去年我国电视剧生产数量约 1 . 2 万集,能进入黄金时间播映的仅为 5000 集左右,这意味着有 7000 集左右的电视剧退出了黄金时段,这几年央视居然囤积了 4 亿元的电视剧在仓库里无法播出,这势必造成损失。因此,制作人及电视台联合呼吁,随着收视率的降低,电视剧应该 “ 减产 ” 了。
观众:我对《渴望》还真有点渴望呢
“ 现在晚上看电视经常找不到好看的节目,那天我拿着遥控器无聊地 ‘ 扫台 ' ,发现四川台在放《渴望》,虽然当时已经演过几集了。但是打那以后,我又开始一集不落地 ‘ 复习 ' 起《渴望》了。 ” 在一家医院工作的 吴 女士说,现在一些电视剧虽然情节曲折,但太 ‘ 不靠谱 ' 。《渴望》虽说以前看过两遍,情节上没什么悬念,但它在人物、场景、生活细节上特别真实。所以我对《渴望》还真有点渴望呢! ”
刚刚退休在 家的朱 女士提起老剧总是显得很动情: “ 我感觉那时候的片子虽然技术上不如现在的好,但是艺术上绝不比今天差。 ”
电视台:播《渴望》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 《渴望》反映的人性人情、价值观念至今没有过时。 ” 四川电视台总编室主任陈庄说,当初决定播《渴望》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毕竟制作上比起今天来还很不足。但播出后收视率一路攀升,现在已经比前一个播出的新剧《出轨》翻了一番。
在黄金时段播老剧,陈主任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 现在上星台竞争厉害。新剧竞争尤其厉害,独家播一部剧可能要花费上千万元,否则又会造成收视分散。经典老剧的播出则可以规避这些问题。 ”
对播出《北京人在纽约》山东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崔凯同样充满信心: “ 我们认为这部片子里的观念、手法都还没有过时,就是说它根本的东西还在。 ” 他认为,电视剧的竞争力是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收视市场的份额主要靠电视剧来保障。现在,电视剧市场的竞争都白热化了,总体上好剧是供不应求,正是因为新剧中好剧太少,很多电视台才会到老剧中 “ 寻宝 ” 。
制作方:电视剧不是一次性消费品
“ 国外一个好剧能卖 10 年以上,我们现在很多剧却只是一次性消费品。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李培森这样感慨。 “ 我们现在就是要出一批精品,要能够连续卖多少年,连续播多少年,文化产品是要有耐用性的。 ” 李主任说。
“ 播老剧,尤其是在黄金时段播老剧,是好事。给新剧一些挑战嘛。 ” 李主任坦承: “ 现在不少新剧内容重复,制作手段低下。而一些经典老剧,质量好,价格也低,电视台当然愿意播。 ” 李主任认为,老剧的播出,在让一部分粗制滥造的新剧死掉的同时,也给制作者提供了一个向经典学习的机会, “ 看看这些老剧好在哪,想想这些老剧为什么受欢迎,对拍新剧是有好处的。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