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多了尊重声音世界看中国眼光柔和了
 
 

www.stanchina.com 2006 年 07 月 07 日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了解中国更感兴趣。图为在一家挂有中国国旗的餐馆前,美国一位父亲给孩子拍照。  
   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今后几十年将会是复杂的、变化的,而这种变化的最大动力,就是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传媒专家指出,今年青藏铁路和三峡大坝突然成了中国形象的最新标志,它们比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枯燥数字激发了世人更大的兴趣,无形中为世界传媒设置了关于中国的全新的话题。 “ 当各国的地理书上出现这两个工程的名字的时候,中国会变得更加可敬。 ” 一位专家说。而美欧有关国家形象的最新调查结果也表明,中国的形象在上升。

美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在悄然变化
   中国在美国的形象比在其他西方国家都更复杂些。这是因为美国的华人多,与中国接触的比较早,对中国文化很欣赏,但目前它又是西方国家中对中国防范心理最重的国家之一,媒体对中国的偏见极重。但尽管如此,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普通美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该报说,中国人目前抱怨文化产品 “ 出不敷入 ” ;尤其是面对文化产业强权的美国,文化产品更是入大于出。可在美国人眼里,尤其是在影响力日增的连续剧里,中国在未来的崛起却被视为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文章引述了美国近期的影视作品作为佐证。 2005 年上映的电影《宁静号》改编自 2002 年的电视连续剧《萤火虫》,讲述了一艘 “ 宁静 ” 号太空飞船 500 年后在宇宙江湖里冒险流浪的故事。虽然《萤火虫》的主要演员都不是华人,剧情里的东方元素却比比皆是,从一些角色身穿东亚流行的宽松长袍,场景中有大量中国特色的道具如字画、佛像、香台,到影片中的人物对话经常穿插一些中文词,无论白人黑人都经常用中文说 “ 你好 ” 、 “ 谢谢 ” ,飞船的船身上就漆有 “ 宁静 ” 两个汉字,这些都暗示着中国文化在 500 年后已经成为世界、甚至是宇宙的主要流行文化之一,汉语也将是全人类相当流行的语言之一。

   另外有一部美国人非常喜欢的电视连续剧《白宫群英》,从 1999 年至今已经播出了 7 季。它对中国的描绘虽然只有惊鸿一瞥,却也静悄悄地出现了转变。在前面的几季里,扮演中国驻美大使的演员,都由专门演反面角色的华裔美国人担纲,在剧中表现得不怀好意。但在新的一季中,中国和中国大使形象明显转好。中国在剧中有着必须与美国交涉的合理国家利益,且大使表现得精明干练、彬彬有礼,还富有美式幽默感。

中国成就让美国人耳目一新
   随着西方商店里的中国货、电视里的中国镜头越来越多,中国的形象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正从一个十分模糊而又灰暗的形象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3 年前,我离开美国回国,那时美国报刊对中国最典型的描写,就是满街行人都戴着白色口罩,口罩上方是一双双带着惶恐的眼睛。 ” 一位曾在美国生活过多年的中国学者这样说。如今,伴随着中国出现的是青藏铁路、三峡大坝这样一些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的事物。 “ 正是这样一些变化使美国人有了不少看中国的新视角。 ” 这位学者说。

   刚从美国回来的另一位专家对记者说,中国形象在美国的改变是很具体的。给他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信任增加了。他说,以前有些美国经济界人士不愿意主动跟中国人打交道,几乎是 “ 能躲就躲 ” ,而现在他们看到中国是很讲信誉的,所以很多人甚至愿意主动帮中国企业在美国寻找发展的机会。另外,原来美国舆论对华 “ 一边倒 ” 的情况也不见了,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媒体刚说了中国什么不好,就有另外的媒体出来反驳,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尽管这些年来日美同盟关系似乎更强了,但在美国各个领域,认为日本领导人的做法不对的却更多了。再如人民币汇率问题,尽管美国国内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但认为中国的外汇政策有道理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峰称,他的一个很深的感受是,从去年开始,美国媒体开始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中国,这种尊重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去年都出了中国专刊,报道了中国经济的成就、小市民的生活等,力求表现出公正客观。美国文化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它会永远嘲弄失败者。这两年,美国人看到中国在经济上的确是个成功者,因此他们看待中国的态度才有了这样的转变。而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显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黄靖告诉记者,中国的形象之所以在美国上升还有两个特殊原因:第一,总的说来,中国在反恐战争中比较配合美国。第二,越来越多的美国游客正拥向中国。今年首季度美国旅华人数已达 36 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2.19 %,这个升幅在所有的外国旅华游客人数中居于首位。去年美国旅华人数达到 155 万人次,已超过了英、法、德、意旅华人数的总和。 “ 我有很多美国朋友,他们去中国前都觉得中国很差,认为中国很落后,但后来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看,马上就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

多国调查表明中国形象上升

   中国的形象在全球民众眼中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年 3 月 31 日到 5 月 14 日 ,美国皮尤调查中心进行了一次全球万人年度大调查。来自 15 个国家的近 1.7 万名受调查者分别对中、美、德、法、日 5 个国家的好感程度进行打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 10 个国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喜欢中国。

   英国方面 2 月公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和去年一样,中国在世界大部分人口当中仍然保持积极和正面的形象。在调查进行的 33 个国家中,有 20 个国家的民众认为中国对全球有积极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持续攀升,以美国和西欧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好感也在增加。英国方面的这个调查还显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中国有正面印象的越多。

   中国形象近年来的上升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从上述调查与前两年相比的结果就能看出。此外,一些西方媒体和民意调查机构越来越热衷于对中国形象的调查,也说明了中国形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黄靖认为,皮尤调查中心把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跟美、德、法、日这 4 个西方发达国家放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做出的很正面的评价。

   有专家分析认为,对中国形象的上升,也不应盲目乐观。上述这些调查是近年来中国形象正在发生变化时做出的,因此它带有 “ 转型色彩 ” 。中国正在从一个被西方妖魔化了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更加真实而可信的国家。但外国人看中国,仍然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看待。黄靖博士说,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在反恐问题、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等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都做了很多促进和平的正面工作,迄今为止 “ 没有让大家很不满意的地方 ” 。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造成了一些摩擦,但并没有冲垮其他国家的经济,相反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有利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中国得分的主要原因。

   中国形象的上升,也有着一定的相对因素。伊拉克战争后的多项调查都表明,美国的形象在不断下跌。从美国国内看,许多美国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美国是失分的,因此他们常会借外国人对美国的批评来说事。对此,经常阅读美国报刊的读者都会有同感,比如,有的媒体说中国的发展削弱了美国的势力,就会有另外的媒体指出,这只能说 “ 中国削弱了美帝国 ” ,而不是 “ 削弱了美国 ”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的人们在接受调查时也会做对比。黄靖博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们在评价一个大国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个大国跟其他大国进行比较。既然是要求受调查者同时给 5 个国家的形象打分,人们自然会把中国跟美国比,美国搞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形象下降,相比之下中国自然会得分更多。

   黄靖认为,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中国有必要做三件大事:第一,在继续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开放度。第二,继续塑造一种负责任、讲和平的大国形象。第三,加强中国国民的素质教育。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印象不好,其实都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许多到美国来的中国访问团,到美国后不注意起码的礼节,在跟人打交道时往往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这些做法都有损中国的形象。来源于《环球时报》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罗马嘉园28座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