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中文版夭折与外刊进入政策
 
 

www.stanchina.com 2006-7-11

 

    3 月份,美国著名的音乐文化杂志《滚石》试水中国市场。封面为中国摇滚歌星崔健的中文版杂志,高调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报摊上,并附赠一顶棒球帽。据称,首期的 12.5 万册全部售罄。
     可 1 个月后,该刊就黯然退出了市场。仅出刊一期的《滚石》中文版杂志,成为众多音乐爱好者手里的 “ 收藏品 ” 。
     《滚石》中文版夭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传递出的消息又是什么?对那些觊觎中国市场的国外期刊巨头来说,还有机会吗? 规则第一
     美国《滚石》杂志与香港明报集团旗下的万华传媒合作,给予后者 5 年的中文版出版许可权。万华传媒则跟上海的《音画世界》杂志联手,于 3 月份推出了中文版创刊号《 ROLLING STONE 音像世界》。
     该刊采取很多时尚类杂志常用的发行及推广策略,花重金,以随刊赠送礼品等方式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各大报摊。如此张扬的市场策略,很快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当然,其中也包括新闻监管部门。
    4 月初,该刊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叫停,理由是万华传媒与《音画世界》杂志的合作属私下交易,未报主管部门审批。而 “ 任何与海外媒体的合作都应当经过官方的许可 ” 。
     未得到主管部门的审批,就急于出刊,显然是此次《滚石》中文版夭折的重要原因。
     另外,违规行为还表现在封面英文刊名 ROLLING STONE 过于张扬,不符合相关方面的规定。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与境外出版单位或其他机构版权合作的期刊,可以将 “ 本刊与 ×× (国家) ×× 杂志或出版机构进行版权合作 ” 字样在期刊封面上刊出。 “×× 杂志或出版机构 ” 可用英文或其他外文,但其字号必须明显小于中文期刊名称。 路依然在
     《滚石》中文版停刊本身并不表明外资进入中国期刊市场的门缝变窄,它是因为没按规定报审批而被叫停的。
     但反过来考虑,《滚石》中文版的违规出刊,也有可能是因审批过于复杂、繁琐而作出的选择。
     当然,这方面并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如去年 9 月份,美国康泰纳仕有限公司与人民画报社合资出版的《 VOGUE 服饰与美容》,就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国外出版机构与国内杂志的合作,大致有三种模式:版权合作、变相租赁和合资经营。
     版权合作是以国内杂志为主,双方的合作仅限于外刊内容的引进,而无资金投入。相对而言,这种模式比较容易被审批通过。
     变相租赁和合资经营,都牵涉到资本的真正进入,当然仅限于发行、广告等经营层面的合作,不允许染指编辑权。真正审批起来非常难。
     此外,外刊还可以在香港、澳门注册刊号,通过图书引进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但在发行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允许报摊零售等。不少外刊,像《财富》、《福布斯》等,即是采取此种方式运作的。
     如此看来,尽管目前处于调整期,外刊进入政策趋紧,但进军中国期刊市场之路并未被堵死。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调整、整顿是为了规范市场,为了以后更好地引进外资,并加强监管。    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罗马嘉园28座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