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冰发自上海
关乎近万亿元市场容量的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最终选定清华、上海交大(下称 “ 交大 ” )方案的融合方案。确切消息表明,该方案将于本月底出台。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独家获悉,即将出台的融合方案吸取了交大方案( ADTB - T )和清华方案( DMB - T )的技术优势,在带宽、传输码率、定时时钟、系统信息和帧结构等大多数格式上完全一致。
而融合方案的核心在 “ 帧体数据处理 ” 的参数制定上。在这个代表着调制方案的参数中,有互为选项的两个参数,即单载波 C = 1 (交大方案)或多载波 C = 3780 (清华方案)。未来开展广播业务时,将由各地电视台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案。
此前有媒体援引中广协会数字新媒体委员会人士的说法,连续报道 “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花落清华 ” 、 “ 清华方案占 95 % ” ,引起了清华系数字电视板块的 G 同方( 600100.SH )和飞乐音响( 600651.SH )股价异常波动。
对此,参与融合方案整体制定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称: “ 一旦选择了某个方案,那这个方案就是 100 %的方案,不存在以哪家为主的情况。 ”
方案由来
据了解,本月 11 日之前,作为制定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专门机构的特别工作组,已经提出了上述标准的内部征求意见稿,基本确定了方案的大体框架。其中,在 2005 年 3 月诞生、 5 月通过性能摸底的融合方案,成为框架的主要内容。
“ 我们参与研发的 11 所高校曾经在去年签署过一个协议,内容就是以清华和交大的两个方案为基础,大家集思广益来完善这个融合方案,最后的成果大家共享。 ” 一位参与签署协议的人士告诉本报。而这个方案一旦公布,很可能将成立一个名为国家数字电视工程中心的机构,将这项标准的专利注入其中,并通过这个股份制公司来运作专利,平衡各参与单位之间的权益。
在标准起草阶段之前,还经历了前期技术攻关阶段、征集研发评测阶段和联合研发阶段。正是在 1996 年开始到 2005 年末的这三个阶段里,该标准经历了由交大等多家项目单位参与的 HDTV 总体组阶段,到清华和交大两个方案并行阶段,再到融合方案的最终确立。
目前,交大方案的运作实体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上海崇明等四个点试运营 “ 神舟家家通 ” 业务,力求加强对偏远地区的覆盖。而清华旗下的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手机电视业务方面。
在两个方案的内部评价书上,交大的单载波技术在大范围固定覆盖上得到一致认可,而清华的多载波技术在移动能力上更有特色。
股价异动
7 月 15 日 ,某媒体援引广电总局旗下的中广协会数字新媒体委员会人士的说法,称清华大学的 DMB-T 标准被确定为唯一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在之后的各类证券评点中,清华系数字电视板块的 G 同方和飞乐音响受到股评家的追捧,一度双双被誉为 “ 数字电视标准龙头股 ” 。而同属清华系的另一只股票力合股份( 000532.SZ ),从 6 月 21 日起 进行股改 , 停止交易。
飞乐音响曾在去年 9 月 29 日公告称,以 22868 万元溢价受让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总计 90% 的股权。同时,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属清华力合系的三家公司出资 25740 万元 , 受让了飞乐音响的第一大股东上海仪电控股集团 12.97% 的股份。交叉换股之后,飞乐音响正式纳入清华系。
7 月 17 日 (周一), G 同方和飞乐音响双双跳高开盘,随即涨停。
7 月 18 日 ,本报 C1 版刊发报道《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仍为融合方案》。当日, G 同方和飞乐音响涨势趋缓。
7 月 19 日 ,中广协会数字新媒体委员会在其网站上挂出声明,称从未就数字电视地面标准问题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工程院、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人士也否认清华方案单独胜出的说法。当日, G 同方和飞乐音响股价下挫。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