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周里,中国移动的表现非常活跃:入股香港凤凰卫视19.9%的股份,与合作伙伴上海文广共同为其数以百万的用户传播世界杯的相关信息,并建立了自己的即时通信服务……种种迹象表明,中移动正在介入到内容领域。
???? 今年初,中移动将其“移动通信专家”的品牌形象悄然换成了“移动信息专家”。从“通信”到“信息”,二字之差已经昭示了中移动的“野心”,在“信息”二字的范畴之下,中移动完全有理由覆盖现有的产业链。近期中移动的种种举动已经非常明显,一方面联手凤凰卫视、上海文广等上游CP,控制中游的众多SP,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在增值领域的技术储备。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移动已经开始着手打通增值服务产业链,加强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而随之而来的产业格局的重新确立也正呈现出山雨欲来之势。
???? 日前,中移动已经透露出讯号,暂停与腾讯、MSN、TOM、新浪、网易、雅虎等大SP续签合同,而这些SP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提供IM(即时通信)服务。
???? 同时,一款名为“中国移动即时通”的IM服务已经在网上开通,这款综合即时通信工具集成了聊天、交友、互动、娱乐等功能,可以便利地在电脑会话、手机会话以及电脑——手机会话之间随意转换。有专家指出,中国移动这一创新模式市场空间很大,尤其是对目前一些需要捆绑手机的IM增值业务以及VoIP语音业务冲击很大,很可能横扫中国IM市场。
???? 介入IM市场,只是中移动向内容领域进军的一部分。尽管中移动方面多次表示“不会介入内容方面的运营”,但近年来中移动却在不停地朝着内容方面发力。
???? 2004年10月,中移动旗下的卓望信息公司成立,主要负责移动梦网门户业务的运营支持及新产品的开发、运营和支撑工作。2005年5月,中移动又与业已获得IPTV内容制作牌照的上海文广共同成立了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推出手机电视服务。2006年6月,中移动又收购了香港凤凰卫视19.9%的股权,并计划与对方展开在移动领域中的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方面的合作。此外,中移动还涉足无线音乐市场,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移动撇开传统唱片业,联手浙江卫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势堪比“超女”的彩铃大赛,开始打造和储备自己的原创音乐。6月初,中移动又与博客网一起举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博客征文大赛,为即将开通的手机博客积攒力量。而今年5月重庆移动上线了短信平台,更是打破了移动自己不提供短信平台的惯例。
???? 业内专家认为,如此种种,都充分表明中移动不仅对内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很可能会全面投身到内容产业中来。而这也是整个通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事实上,国外的移动运营商大多也是SP,譬如韩国的SK电信,就有自己的音乐、电影和门户网站,向用户提供多种增值业务。
???? 从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不难看出,中移动之所以会对内容制作如此动心,是由增值业务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决定的。预计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045亿元。面对利润如此丰厚的增值业务市场,运营商自然不甘心只为他人做嫁妆,深入介入内容产业已是在所难免。来源:《新经济导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