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是暂时的,资本纷至沓来可能影响深远。
记得2005年7月,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不仅融到1.72亿美元,还让“楼宇电视广告”进入了公众视野。而此前,这种在电梯口挂液晶电视循环播放广告的业务并没有引起普通人的太多关注。
资本市场的胜利给了分众力量去做大行业并逐步改善分众的广告做法。
同样的故事会在电视购物领域上演吗?
“橡果是否处于上市前的静默期?”面对记者追问,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周志雄显得异常小心,全无当初注资时的迅猛——2005年,软银赛富做出向橡果国际注资4300万美元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橡果上市将引发电视购物行业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公司和行业形象的提升。成为公众公司后,势必会将公司信息透明化,如果有猫腻,将无藏身之地。其次,上市融资之后的橡果,一定会通过并购控制更多的频道时段。毕竟“每个频道最多就24个小时”,资源的稀缺性,一如分众传媒——楼宇墙面资源有限,得墙面者得天下。
事实上,橡果上市也许只是资本向电视购物流动的一个开端。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秘书长金国强在参加美国的一个论坛时,就发现有美国人整理的中国地市购物行业的全面分析。老外觊觎中国市场多时了。
资本跃跃欲试。家电连锁巨头国美已经斥资进入电视购物。根据金国强了解,“正在观望这个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比国美实力更强大的国内外企业不少。”上海东方CJ金兴守说,很多VC(风险投资)都想给他投资,只不过因为现金充足,暂时不会考虑。
但正如周志雄所说,遍寻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具备投资价值的极少。“我们一做尽职调查,发现很多企业连税都不交,怎么可能投资?”周说。
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或许是电视购物行业的发展拐点。规模经营企业越来越大,越来越规范,彼此竞争更加集成。中小规模企业在“禁播令”的管制和龙头企业的竞购威胁之下优胜劣汰。
巨额资本进入电视购物业,或会促使其静下心来好好打理这一营销形态。好戏在后头,走着瞧。 来源于<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