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4日 记者:周涛
深圳报道互联网、无线下载音乐,为传统唱片业打开了盗版盛行的潘多拉魔盒。但有趣的是,这两个曾经纷争不断的行业正在出现融合的趋势,而且这一趋势受到了资本的激励。
6月16日,原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许晓峰发起成立了北京创盟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晓峰和专注于电媒音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电信音乐,是以电信网络为承载平台,通过电信手段——如宽带、无线设备,在数字音乐领域传播音乐的新模式)的A8音乐CEO刘晓松,以及IDG亚太区总裁熊晓鸽表达了深度合作意向。而就在两个月前,盛大与环球唱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盛大将在其游戏平台上以流媒体播放、下载的方式向其用户群提供环球唱片的音乐作品。
人们开始关心的问题是,新经济是否会引起唱片业的变革。
新盗版渠道,还是“救世主”?
最初,让传统唱片业感到担忧的是,互联网、无线下载音乐使得音乐在物理唱片的盗版基础之上又多了一个冲量极大的盗版渠道。
对于国内的盗版情况,太合麦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柯对记者笑言:“很大程度上,我们在为盗版者打工。”而根据A8音乐集团联席运营官黄次南的估计:“去年国内唱片公司的整体收益(包括演唱会等)的收入约为2亿-5亿元,盗版者的收益则可能高达20亿。”
国际唱片工业联合会的2004年全球唱片业年报显示,全球音乐产品销售额已从1999年的大约400亿美元降至2004年的320亿美元,互联网上的盗版音乐文件共享使唱片业每年失去24亿美元销售额。
不过,在中国市场,彩铃业务似乎正在成为唱片业的“救世主”。 2003年5月,中国移动率先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四省市试推出彩铃业务,中国联通、电信和网通随后也在其平台上推出此项业务。仅到2004年年中,全国个性化彩铃用户注册数达到2200万。中国移动2004年彩铃业务收益就达到约16亿。
这意味着,按照音乐内容提供商和SP(无线增值服务商)五五分成的惯例,2004年唱片公司从铃声下载中就获得了约16亿元的收入。也就是说,仅彩铃业务给唱片公司带来的收益几乎与其传统唱片的收入相当,而且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移动彩铃业务收益同比增长超过了50%以上。
宋柯表示,2004年太合麦田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000多万元,其中彩铃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黄次南则称,A8音乐集团去年的收入已达到一个多亿,其中彩铃收入成为主要的利润支柱。
新经济带来的变革
对于传统唱片业,彩铃的成功给唱片业带来的不仅是多了一个重大的收益来源,更重要的是对产业思维的改变,黄次南分析说。
黄指出,如果有良好的版权保护机制,有运营商的推动,唱片业与互联网、无线增值服务完全可以改变损害与被损害的关系,而进入到融合与合作的阶段,并实质性地推动唱片业变革。
资深音乐人许晓峰则认为,从音乐作品的本质以及音乐带来的享受而言,彩铃只是音乐个性化运用的一种形式,其音质、音效并不能让人体会音乐带来的享受,数十秒的播放,音乐作品本身也不完整,但随着互联网、无线下载以及手机终端音乐播放功能的不断完善,传统音乐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许晓峰表示,唱片业发展的每一次变革都来自于音乐载体的改变,音乐的承载经历了从钢丝、胶片、磁带、CD到现在的无线下载过程。除了在线收听音乐作品之外,未来手机将会成为音乐的主要载体。黄次南认为,新经济对于传统唱片业的改变将是全面的,对于音乐制作流程、音乐作品发布形式以及商业运营模式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宋柯描绘了未来唱片公司的运作模式:唱片公司旗下歌手出一首新的作品,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积累到15首再发行,而是可以马上让消费者在线试听。如果喜欢,消费者立即用手机下载,整个环节不到5分钟,款项也可以马上汇到唱片公司。消费者只需要为其喜爱的歌曲付费,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为15首歌付费。
传统唱片公司选择与无线、网络音乐门户的合作成了达成这一未来理想目标的路径。黄次南表示,创盟音乐与A8的合作将致力于提供一个平台,将大量的原创音乐及流行音乐转化为电媒音乐,并完成从内容端到客户端的整条价值链的打造。
A8音乐去年年底推出音乐服务品牌、提出了“Telemusic”,即电媒音乐的概念,全球无线首发《敦煌》,并于不久前展开了每年两届的电媒音乐原创歌曲大赛,启动与中国移动、MTV的战略合作,推出音乐流媒体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电媒音乐门户之一。
原创音乐梦想
新经济给唱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作为积弱已久的国内唱片业、音乐界也在寻求依托唱片业与新经济的融合来实现国内原创音乐的崛起。
即便全球唱片业在多种因素的挤压之下呈现出连年的颓势,但是,国内唱片业依然占据了相当小的份额。根据IFPI的统计,2004年全球唱片业销售额为320亿美元,而国内唱片业的销售额仅约2.5亿美元,即便算上盗版唱片,也不超过5亿美元。
据预测,2005年无线音乐业在全球市场的收入将达50亿美元,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将超过20亿元人民币,而全球市场的收入预计到2009年会接近100亿美元。黄次南表示,新经济将为电媒音乐的高速成长和国内原创音乐的崛起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从民间崛起的音乐力量开始在新经济中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刀郎的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而从网络中爆发出的《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两只蝴蝶》等歌曲数以千万计的下载量几乎覆盖了人们的所有听觉神经。在原创音乐几度沉沦之后,散播于民间的具有表达欲望、具有表达潜能的音乐人、音乐作品可能成为原创音乐最大的发源地。
“互联网、无线下载——电媒音乐为发掘原创音乐人、音乐作品提供了可能,并为原创音乐的迅速商业化提供了可能。”黄次南说。 宋柯认为,唱片业、中国原创音乐正在与网络、无线下载融合并形成巨大的商业利益。而3G的到来和手机音乐播放功能的不断加强则预示着未来更大的希望,但关键问题是还需要来自运营商的推动,确立数字音乐版权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