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给全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www.stanchina.com

 

"整体上市"第一股诞生

辽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任慧英:  
上市给全行业提供重要借鉴  

本报见习记者 徐炜旋 北京报道

今后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整体上市的公司,能否和辽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下简称“出版传媒”,601999.SH)一样,既保证社会效益,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1月13日早上出版传媒董事长任慧英就该公司IPO最新进展情况、整体上市的经验,及新闻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21世纪》:作为国内第一家被批准把编辑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新闻出版机构,在进行IPO路演的时你向投资者推荐的最主要投资价值是什么?
任慧英:主要推广的价值就是文化产业除了作为精神产品之外同时还是物质产品。出版物既是商品,更是文化,是生活需求的产品,和其他普通产品有不同的价值。
投资者也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被誉为全球最后一个黄金产业。“十六大”以来我国正式开始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产业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21世纪》:新闻出版行业有特殊性,出版传媒从改制到整体上市,相对于一般上市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哪些?
任慧英: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再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我们必须适应体制和机制的快节奏变化。
其次,在出版行业,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转制企业,这个行业的特殊属性是不能改变的。这需要我们在重组改制、设立上市公司的具体方案、制度、设计上必须保证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国有资产必须保证控股;二是要保证出版导向和文化安全;三是必须寻求发展,取得最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几条如果做不到,试点就算失败了。
同时,还要严格按照资本市场的准则运作;既要保证社会效益,同时必须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是我们上市试点和给全行业提供重要借鉴意见。今后哪一家公司上市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顺利推行。
《21世纪》:作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家未来对出版传媒试点成功与否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任慧英:国家现在对出版传媒考核的层面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产品内容要严格地按照要求,另一方面也需遵守上市公司的条例。这些标准都是在上市试点前就确定的。
变成上市公司使我们有更强的资本实力。我觉得这种路径给新闻出版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传统的出版业发展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About StanChina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04 stan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北路107号院7号楼1602 邮政编码:100025
TEL:010-58626851/58626852  FAX:010-58626853
E-mail:sksstan@263.net  media@stanchina.com